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骨斑点症的影像学认识.方法:对6例患者均行全身骨X线检查,4例行CT与MRI检查.结果:6例患者发病均较广泛并双侧对称,病灶呈大小不等的圆形,类圆形硬化结节.大部分病灶位于骨松质内,并与骨小梁走行一致,少部分位于骨皮质内.相邻关节软骨无异常改变.结论:骨斑点症X线、CT、MRI表现均具有特异征象,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 CT 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和30例无任何症状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进行多层螺旋 CT 检查。测量阑尾外径,观察阑尾位置,阑尾腔内液体密度、气体密度,阑尾周围脂肪密度改变及腹膜增厚、腹腔积液等并发表现。结果急性阑尾炎平均阑尾外径为(9.78±2.33)mm,健康成年人平均阑尾外径为(5.05±0.53)mm,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5,P <0.01)。阑尾周围组织脂肪密度增高、毛糙25例,占83.33%,CT 值约-40~20 HU;阑尾周围有渗出性改变伴腹膜增厚13例,占43.33%;阑尾管壁增厚、水肿29例,占96.67%;阑尾腔内高密度粪石9例,占30.00%;阑尾炎合并肠梗阻1例(占3.33%);阑尾炎患者并发有腹膜增厚,占80.00%;合并有腹腔积液,占23.33%。结论多层螺旋 CT 全腹部平扫可应用于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当阑尾外径 CT 表现为≥6 mm,阑尾腔积液、腔内粪石、周缘脂肪密度增高、腹膜增厚、腹腔积液等征象,可提示阑尾炎诊断。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地甲病监测质量,尽快寻求较为客观、简易的监测指标,经实验观察我地区初步确立缺碘性地甲病区达标后监测指标及判定标准(试行)如下: 1.户盐含碘量定性、定量。每年四次,每次定性20份,定量10份,以四次监测的平均有碘率,平均含碘量判定; 2.尿碘含量:定量。每年一次,成年男女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BA)开口的定位价值.方法:对8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BA-CTA),利用容积显示(VR)融合技术,将动脉像(含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主动脉及肺癌原发肿块)、支气管像及胸廓像三者融合在一起,以气管分叉下缘为圆点建立坐标系,对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开口位置进行冠状三维立体定位;再以BA开口所在横断图像逆时针倾斜45°角建立坐标系,明确开口所在血管壁位置.结果:86例中有78例106支BA能显示清晰,通过VR融合像能直观显示出开口所在冠状位的坐标位置以及横断面所处血管壁的位置.其中72支BA开口于第一象限,3支开口于第二象限,31支开口于第四象限;25支发自降主动脉前壁,58支发自降主动脉右侧壁,7支发自降主动脉后壁,12支发自降主动脉左侧壁,2支发自右侧锁骨下动脉,1支发自左侧颈总动脉,1支发自右侧甲状颈干.结论:MSCTA能清楚显示肺癌供血支气管动脉及其分支,明确了支气管动脉开口的位置,为支气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肺癌提供准确而有价值的定位信息.  相似文献   
5.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CT与MRI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影像学表现,比较CT与MRI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同时进行CT与MRI检查,分析其影像学特点,并应用配对X^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70例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患者的CT和MRI表现存有不同差异。对椎间盘早期退变、中度及重度突出的椎间盘与硬膜囊分界的清晰度MRI优于CT;对椎间盘膨出和/或突出、椎间隙狭窄的诊断价值和轻度突出的椎间盘与硬膜囊分界的清晰度MRI同CT差异不大;对椎间盘积气、髓核钙化、椎间盘突出分型的诊断价值CT优于MRI。结论CT与MRI2种检查方法对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诊断有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猪宰后检疫是宰前检疫的继续和补充。是整个肉品卫生检疫工作的重要一环。而心、肝、肺、肾的检疫又是宰后检疫重要组成部分和着眼点。这些实质性器官的检疫可以作为我们综合检疫的主要依据,对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1 心脏1.1心脏检查:检查心包及心肌并沿动脉剖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晚期肺癌介入治疗前后MS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9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行MSCT灌注成像,采用电影技术对瘤体中心层面进行动态灌注扫描,计算瘤体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测量并比较介入治疗前后各项灌注参数的变化,并在介入治疗3个月后行常规CT检查观察肿瘤形态变化。结果:24例肺癌介入治疗后,肿瘤BF、BV降低,MTT显著升高,PS变化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随访观察瘤体组织出现不同程度缩小;5例肺癌BF、BV、MTT、PS均无明显变化(P0.05),3个月后随访观察瘤体显示不同程度增大或无明显变化。结论:肺癌介入治疗前后MS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变化在肿瘤疗效预测方面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脑病变的CT、MRI表现,旨在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8例小脑病变患者的CT、MRI影像学特点.结果:18例中,脑梗死10例,急性期血肿1例,亚急性期血肿1例,病毒性脑炎1例,脑转移瘤2例,室管膜瘤1例,星形细胞瘤1例,髓母细胞瘤1例.结论:MRI具有多平面直接成像的特点,对小脑病变的诊断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黄韧带厚度与椎管斜径的比值对黄韧带肥厚致椎管狭窄诊断的优越性。方法:对71例腰腿痛患者行CT与MR检查,以MR双旁正中矢状面图像上硬膜囊后方是否出现黄韧带压迹为依据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同时对50例无腰腿痛志愿者行腰椎CT检查;再以CT轴面分别选取L3~4、IA~5、1.5~S1椎间盘下缘层面,测量其黄韧带厚度与椎管斜径比值(简称厚度斜径比值),分析其与MRI阳性符合率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关系。结果:阴性组(35例)共210条黄韧带,厚度为(3.014±0.72)mm,厚度斜径比值为0.19±0.04;阳性组(36例)共119条黄韧带,厚度为(3.944±0.84)mm,厚度斜径比值为0.284±0.06;对照组黄韧带厚度为(3.164±0.85)mm,厚度斜径比值为0.194±0.04,阳性组黄韧带厚度与阴性组或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厚度斜径比值与阴性组或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厚度斜径比值〉0.24为标准,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8%、89.6%、73.6%;黄韧带厚度、厚度斜径比值与临床症状均呈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72、0.86,P值均〈0.05);黄韧带厚度、厚度斜径比值两种测量方法对临床症状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测量厚度斜径比值较单纯测量黄韧带厚度对判断黄韧带肥厚致椎管狭窄更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