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儿期HD手术病例的重要x线征象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共20例患者的腹部平片和钡灌肠资料,对其影像学征象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病理类型构成中,长节段类型比例高,略占25%.(2)新生儿HD表现为肠动力性改变、结肠梗阻和低位小肠梗阻,以肠动力改变和结肠梗阻更多见(共15例).肠穿孔发生率高,本组2例.(3)除开2例胎儿型结肠,其余13例钡灌肠中,多数病例出现典型的狭窄段(12例)、移行段(13例)和扩张段(12例),重要征象有直肠痉挛切迹(12例)、扩张段的高张力征(10例)和痉挛收缩征(12例)、24h钡残留(13例)和钡便混合征(10例).结论:新生儿期HD的临床表现、构成类型和影像学表现具有不同于其他时期的特点,各种影像征象主要集中在狭窄段和扩张段,对扩张段的功能变化规律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2.
小儿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穿剌活检技术在国外已为临床诊断方法之一。在国内部分医院于成人科室已有开展,但儿科尚未见报道。自1985年3月至1987年12月,我们对6例不易确诊的肺部疾患儿住院患,进行肺穿刺活检,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一、检查对象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8月~12(?)岁。经断层摄影、痰涂片和/或细菌学培养等多次查检不能确诊肺部病变性质的病例。根据胸片:病变位于右中下叶、左上叶各2例,右上、右下叶各1例。块状病灶4例,球形和浸润病灶各1例。病灶范围2~8cm。  相似文献   
3.
儿童急性白血病改变的探讨:附93例X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提高对儿童急性白血病骨改变及其诊断价值的认识。对93例经实验室确诊不同部位的骨片作回顾性分析。骨改变总的性率为75.3%,其中急淋的骨改变高于急非淋者,4种传统的X线征象为:普遍性骨质稀疏69.1%,干骺端低密度带35.8%,灶性骨质破坏34.5%,骨膜反应28.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如何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合理运用手术技巧,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并发症的临床体会。方法回顾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外科开展1680例LC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就病例选择及手术技巧的运用与并发症预防进行总结探讨。结果本组1680例LC术,中转开腹6例,中转率4.2‰。全组病例无胆道损伤、术后出血及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LC术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病例筛选及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熟悉胆道解剖及变异。只要重视手术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其并发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搜集30例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患儿的骨骼X线片和临床资料,分析其X线表现。结果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的X线表现主要包括:(1)四肢长骨对称性的干骺端炎、骨膜炎和骨干炎。干骺端炎主要表现为临时钙化带增浓、模糊或增宽,骨质破坏和骨质缺损;骨膜炎主要表现为骨膜增厚;骨干炎表现为虫蚀状骨质破坏。30例中干骺端炎29例,骨膜炎12例,骨干炎3例。(2)其他如髂骨、锁骨、椎骨、肩胛骨和手足小骨均有干骺炎或骨皮质下透亮带和皮质虫蚀样破坏,以髂骨(10/23)和手足小骨(17/27)改变最为常见。(3)6例有四肢软组织肿胀,为对称性,其程度与骨破坏不一致。结论早发型先天性骨梅毒X线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可作为先天性梅毒的诊断手段之一,对诊断为先天性骨梅毒的患儿,应常规行四肢长骨及骨盆和手足等X线摄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儿童结核性(TP)与非结核性(NTP)纵隔淋巴结的CT表现,初步探讨纵隔淋巴结肿大组数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6例经临床或细菌学检查证实的胸膜炎患者(17例TP,19例NTP)进行CT检查。全部CT片由3位医师盲法观察,不同意见由3人讨论后决定。结果:TP的纵隔最大淋巴结短径为(13.3±4.8)mm,NTP为(4.8±4.9)mm(P<0.01)。TP病例的最大纵隔肿大淋巴结中短径最小者为7.7mm,NTP为5mm。除1例外,其余NTP病例的最大淋巴结短径均在10.7mm以下,而TP仅5例。NTP中,无1例出现3组或3组以上纵隔淋巴结肿大,而TP组有11例,占73%(P<0.01)。淋巴结环状强化或/和钙化、融合见于7例TP患者(64%、63%),NTP中无1例(P<0.05)。结论:除淋巴结环状强化、钙化和融合以外,纵隔淋巴结短径超过10.7mm及3组或3组以上纵隔淋巴结肿大均高度提示TP;反之,最大淋巴结小于7.7mm时,则提示NTP。纵隔淋巴结肿大组数是一颇有价值的新征象。  相似文献   
7.
先天性膈疝文献报道发生率1/2000,与消化道常见畸形如食道闭锁,幽门肥厚性狭窄,巨结肠等发生率近似,临床较多见.本病诊断全赖临床警惕,故特对我院90年以后收治的8例新生儿病例作一报告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 ,3岁 8个月。发热、腹痛、黄疸 1个月入院。体检 :精神萎靡 ,面色苍黄 ,皮肤巩膜中度黄染 ,结合膜苍白 ,腹稍胀 ,右上腹压痛 ,肌紧张 ,无反跳痛 ,未扪及包块 ,肝脾扪诊不清 ,叩诊呈鼓音 ,未叩及移动性浊音。体温 3 9℃。实验室检查 :血白细胞 15 8×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85 ,淋巴细胞0 14,血红细胞 2 3 9× 10 12 /L ,血红蛋白 5 9g/L ,总胆红素15 3 μmol/L ,直接胆红素 10 8μmol/L ,碱性磷酸酶 43 2 5U/L ,血清淀粉酶 73U/L。肝、肾功能检查正常。B超检查 :肝门处门静脉前方探及一囊性肿块 ,似与肝内…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先天性假关节病理、X线表现及诊断的认识.材料与方法:总结11例先天性假关节的X线表现.发生于胫骨10例,其中8例合并同侧腓骨假关节;发生在尺桡骨1例.结果: 先天性假关节的X线特点为假关节近端稍张开呈浅杯口状或变细变尖,远端变细变尖呈锥状,局部无骨痂.患骨有骨质增生硬化,可伴有囊性病变.结论:根据其X线特点,结合临床作出本病诊断并不困难,对于有骨质硬化或囊性变的胫骨前外方弯曲应定期X线检查,警惕有假关节形成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结核误诊误治一例报告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630014]徐天鹤,余世才,沈犁,吴仕孝【病例】男,足月头位顺产,出生体重3.5kg,生后反应好,吃奶可。生后14天,因咳嗽、腹泻于1992年10月10日入院。拒食,呕吐,大便黄而稀,无便血,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