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3篇
  2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了解上海市市民对口腔实习门诊认知度和认可度的现状,探讨口腔临床实习教学的改进方案.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5个区县各一个大型卖场,分别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共502份,回收498份,其中有效卷475份,有效率为94.62%.对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结果:10.32%的被调查者知晓并了解实习门诊,56.84%的被调查者愿意对其加以了解;40.21%的被调查者会选择专家门诊就医,但也有37.68%的被调查者愿意接受实习医师的诊治;对实习医师的总体满意度为65.43%.结论:市民对口腔实习门诊的认知度和认可度均有待提高,医院、学校应加大宣传力度,在提升实习门诊认知度的同时提高认可度,推进实践教学的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联合使用抗真菌药物对镰刀菌体外抗真菌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M27-Ed4及M38-A3方法测定伏立康唑(voriconazole)、那他霉素(NAT)和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 B)及氟康唑(FLU)对22株镰刀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棋盘法测定四种抗真菌药物单独及联合环孢素A使用抗真菌作用。

结果:那他霉素、伏立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对镰刀菌(22株)MIC范围分别是2~8、1~8、1~8和8~512μg/mL。体外联合用药时,环孢素A与氟康唑对64%菌株(14/22)有协同效应,与两性霉素B对41%菌株(9/22)有协同效应,对所有菌株无拮抗效应。联合使用环孢素A后,镰刀菌对两性霉素B药物敏感性由4.5%提升至68.2%(P<0.001)。

结论:镰刀菌在体外对那他霉素敏感,对伏立康唑部分敏感。与环孢素A联合应用时,可与氟康唑及两性霉素B产生协同效应,并显著提高镰刀菌对两性霉素B药物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青岛地区葡萄球菌属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了解青岛地区临床分离的葡萄球菌属细菌特点及耐药状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青岛地区4所医院临床分离的1286株葡萄球菌属,采用ATBExpression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对菌种进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和克林霉素诱导试验,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葡萄球菌属1286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580株(45.1%),居第1位;表皮葡萄球菌382株(29.7%),位居第2;其他如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沃氏葡萄球菌等均占有一定比例;1286株葡萄球菌属中共检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954株,占74.2%;384株红霉素耐药而克林霉素敏感的葡萄球菌中,D试验阳性181株,占47.1%;MSS对青霉素和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1.3%~81.9%和45.1%~52.3%;MRS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和利福平等敏感性高,对其余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结论临床分离菌中的葡萄球菌属日益增多,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增高,应重视MRs的检测和药敏试验,临床医师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有效地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5.
外阴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不高,但时有发现。我院自1957~1987年收治并经病理证实者303例。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讨论。一、临份资料 1.发病年龄:最小25岁,最大86岁,平均61.17岁。40岁以上273例(90.04%),39岁以下仅30例(9.96%)。随年龄增长,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1.前言:中国的人体科学研究肇始于1979年的唐雨“耳朵认字”,经过国内报纸以科学珍闻的形式广为转载后,很快发现各地都有近似的人。尤其是据哈尔滨、昆明、北京的研究者发现,这类“特异功能”可以在儿童中普遍诱发。这个发现为各地的爱好者提供了足够的受试对象,研究得以在全国范围铺开。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1985年中国人体科学学会在北京成立,这是个具有半官方色彩的民间机构,1997年学会会员已达700多人。二十年来,社会就“特异现象”问题曾出现过多次争议,最近,最严峻的挑战是在1995年,反对者借着95年全国科技大会的召开,批…  相似文献   
7.
头低位卧床对眼内压、近视力、视野的影响及其中药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头低位卧床模拟失重对人体眼压、视野、近视力的影响 ,及中药对抗模拟失重的效果。方法 1 0名被试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中药组 ,用头低位 - 6° 2 1d卧床模拟失重 ,分别于卧床前、中、后测量两组被试者眼内压、近视力及视野。结果眼内压及近视力在卧床期间呈波动下降趋势 ,两者间存在一定相关性 ;中心视野变化无显著性 ;服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近视力下降。结论 1 )头低位卧床可引起眼压、近视力下降 ;2 )服中药可在一定程度上对抗模拟失重对近视力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脑出血模型大鼠脑组织中伊文斯蓝含量变化,分析大鼠急性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损伤及中药复方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6-01/2006-04在青岛大学医学院急诊研究室完成,选用SPF级Wistar雄性大鼠80只,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中药复方组,每组各20只。中药复方组成:钩藤、黄芩、丹参、川芎。购于青岛山大天源药业公司,均为地道药材,钩藤产自广东,黄芩、丹参产自河北,川芎产自四川,水提醇沉,配成浓度1g/mL。伊文斯蓝为美国进口分装,福州麦新公司提供。脑内注血法制备急性脑出血大鼠模型,中药复方组,造模后即予以6.3mL/kg中药复方灌胃(相当于6.3g/kg的生药)治疗,2次/d。各组大鼠均于术后6h,4,7,14d开颅取出血侧脑半球(每组每个时间点各5只)。杀检前采用舌下静脉注射伊文斯蓝,观测伊文斯蓝在脑组织中的含量以反映脑血管通透性的变化,从而评价急性脑出血后血脑屏障的损伤及中药复方对其影响。结果:实验大鼠80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6h,4,7,14d模型组脑组织伊文斯蓝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175.88±19.73),(10.15±1.65);(237.41±15.48),(10.62±1.84);(210.44±12.25),(10.11±1.95);(160.75±20.8),(10.27±1.77)μg/g;P<0.01]。②术后6h,4d中药复方组脑组织伊文斯蓝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68.54±18.87),(240.24±17.66)μg/g;P>0.05],术后7d,14d中药复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18.88±5.95),(12.35±2.34)μg/g;P<0.01]。③术后14d中药复方组与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急性大鼠脑出血后6h至14d持续存在血脑屏障损伤,中药复方治疗脑出血可能与促进血脑屏障损伤的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9.
泌尿系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现状及体外耐药性,为临床提供诊断与治疗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ATB Expression及配套试剂,对我院2005年1月1日~2006年6月30日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561株病原菌进行细菌鉴定和体外耐药性监测。结果大肠埃希菌是引发泌尿系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占42.1%;其次为肠球菌属(14.2%)、直菌(13.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1%)、肺炎克雷伯菌(4.5%)、奇异变形杆菌(2.9%)及铜绿假单胞菌(2.1%);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株检出率分别为37.7%和40.0%,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和高水平庆大霉素耐药肠球菌(HLGR)检出率分别为66.7%和72.5%;体外耐药监测表明;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酶烯类保持100%敏感性,对β-内酰脑酶抑制剂复合物和阿米卡星敏感性较强(76%),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但尚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结论泌尿系感染最主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假丝酵母菌分离率显著上升;病原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临床医师应积极送检,根据尿培养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gene,PLAU)基因近端启动子区变异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根据NINCDS-ADRDA年标准收集98例AD患者,以101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结合直接测序的方法,筛查PLAU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位点,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PLAU启动子区多态位点分型,采用病例-对照相关性研究方法 ,研究其与AD发病的关系。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的比较及它们与疾病的关联分析。结果中国人群中的PLAU近端启动子区存在两个多态性位点-25C/T(rs2227579)和43G/T(rs2227580)。-25C/C基因型增加了AD发病风险(校正后OR=1.671,95%CI:1.098~2.577,P=0.018),43G/G基因型增加了AD发病风险(校正后OR=1.773,95%CI:1.15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