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嵌甲症简称嵌甲,是临床常见病。嵌甲多因对趾甲护理不当引起的钩状生长,趾甲向深部长入叠盖的甲皱襞,嵌入甲沟内,使两侧甲沟消失。嵌甲多见于第一足趾,因病变比较局限,临床医生对其治疗往往缺乏足够重视,导致复发率高,患者痛苦大。为降低复发率,作者采用部分甲皱襞和甲床切除治疗嵌甲,疗效满意。现将一组病例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创伤后阑尾炎1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腹部遭受创伤后引起阑尾炎发作,临床较为少见,我们两所医院1988~1997年共收治11例,现结合有关文献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共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65岁。本组11例均有明显腹部创伤史,受伤前均无阑尾炎发作和腹痛。其中纯性(闭合性)腹部伤9例,锐性(开放性或穿透性)腹部伤2例。合并其它部位软组织损伤6例,脑外伤3例,下肢骨折2例。外伤至手术时间为3小时至8天。症状与体征:本组11例疼痛性质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胀痛者4例,开始即为右下腹隐痛且呈持续性渐进性加重者5例,另外2例系开放性腹部创伤,…  相似文献   
3.
王金华  任国海  童杰 《骨科》2014,5(3):168-171
目的探讨脊柱过伸位辅助复位后,行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老年人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椎管麻醉下脊柱过伸位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PKP治疗25例(30个椎体)合并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并对术前、术后患者的症状和椎体高度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甚至消失。椎体高度明显恢复,和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明显或严重并发症。结论过伸位下PKP治疗老年人合并骨质疏松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创伤小、较安全、疗效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3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高发的严重创伤,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目前多提倡手术治疗[1].作者自2004年8月至2008年9月,采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3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高发的严重创伤,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预期寿命,目前多提倡手术治疗。作者自2004年8月至2008年9月,采用PFN内固定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33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防腰椎椎弓根置失误的措施。方法:对55例220个腰椎椎弓根钉内固定中失误的10例椎弓根钉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椎弓根钉置因技术因素10例。结论:提高医生的技术,术前精心的准备是避免腰椎椎弓根钉置失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3月诊断为胸腰椎骨折的老年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54.3±8.4)岁。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52.8±9.1)岁。观察组经Wiltse肌间隙入路,对照组经后路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康复时间、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以及疼痛视觉摸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的Cobb’s角和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及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的VAS评分(3.21±0.62)分优于对照组患者的(4.83±0.86)分;其术后的JOA评分(19.3±8.3)分也优于对照组的(14.3±7.2)分。结论经Wiltse肌间隙入路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具有较好的效果,患者术后疼痛减轻,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腹部创伤引起阑尾炎发作较为少见,我们两所医院1988~1997年共收治11例。现结合有关文献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一般资料:本组共11例,男9例,女2例;年龄8~65岁。11例均有明显腹部创伤史,既往无“阑尾炎”或腹部受伤疼痛病史。其中钝性(闭合性)腹部创伤者9例,如交通伤、挤压伤、摔伤、脚踢伤、拳击伤;锐性(开放性或穿透性)腹部创伤者2例,主要为刀刺伤。合并其他部位软组织损伤6例,Ⅰ~Ⅱ级脑外伤3例,下肢骨折2例。外伤至手术时间为3小时~8天。2.症状与体征:本组11例疼痛性质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胀痛者4例,开始即为右下腹隐痛且呈持续性渐…  相似文献   
9.
跟骨骨折是足部的常见损伤,占跗骨骨折的60%-65%,占全身骨折的2%,而关节内骨折占所有跟骨骨折的70%。跟骨骨折治疗方法很多,对于“SandersⅡ、Ⅲ、1V”型骨折,现多主张采用足跟外侧切口、切开复位及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但因跟骨及周围解剖结构复杂,局部软组织覆盖质量差,故治疗后创口边缘皮肤坏死导致钢板外露是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