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利用化学发光方法和细胞筛选模型,检测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 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HDACi)JZ005的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的活性;建立氯化钴损伤的心肌细胞缺氧模型,初步探讨JZ005对缺氧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含有p21启动子元件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I-p21-Luc转入到人胚肾细胞293中,用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单克隆细胞系;采用已报道的HDACi曲古抑菌素A( trichostatina A,TSA)为阳性对照,检测细胞筛选模型的稳定性;用HDACi化学发光检测试剂盒及上述细胞筛选模型测定JZ005抑制HDACs的活性;用不同浓度的JZ005处理氯化钴缺氧损伤的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MTT法检测JZ005对缺氧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免疫印迹法检测JZ005处理后正常及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JZ005对H9c2细胞缺氧损伤后凋亡的影响。结果建立含p21启动子元件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HDACi细胞筛选模型;JZ005能够显著抑制HDACs的活性,浓度50~400μmol/L,抑制率>50%。对缺氧损伤的心肌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对照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提高38.33%、56.00%和35.20%,同时能够上调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拮抗缺氧损伤心肌细胞的凋亡,细胞凋亡数目从对照组的12.89%分别下降到给药组(25,50和100μmol/L)的6.63%、10.56%和8.89%。结论成功建立了HDACi的细胞筛选模型;JZ005作为一种新型的HDACi ,具有明显的保护心肌细胞拮抗缺氧损伤的作用,提示JZ005有可能开发成一种治疗缺氧损伤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研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外周血中滤泡辅助性T(Tfh)细胞的表达,探讨Tfh细胞与NMOSD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53例NMOSD急性发作期患者(NMOSD组)和20名健康对照(对照组)的外周血中不同表型的Tfh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及其三个亚群Tfh1、Tfh2、Tfh17占CD4+CXCR5+T细胞的比例。结果 NMOSD组CD4+CXCR5+Tfh细胞、CD4+CXCR5+PD-1+Tfh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22.80±6.78)%vs.(18.94±3.84)%,t=3.042,P=0.003;(9.54±3.29)%vs.(4.21±1.31)%,t=9.914,P=0.000]。在CD4+CXCR5+T细胞中,NMOSD患者组Tfh17细胞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30.70±4.56)%vs.(27.33±2.89)%,t=3.071,P=0.003],Tfh1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26.41±4.42)%vs.(30.26±3.66)%,t=-3.474,P=0.001],Tfh2细胞比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Tfh2细胞比例+Tfh17细胞比例)/Tfh1细胞比例的比值高于对照组(2.41±0.65vs.1.88±0.39,t=4.264,P=0.000)。结论 NMOSD急性发作期患者外周血中Tfh细胞比例增高,同时存在着Tfh细胞的三个亚群的比例失调,尤其是Tfh17细胞比例显著增高,推测Tfh细胞与NMOSD的发病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 HDACi)JZ004对结肠癌细胞系HCT-8和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抗癌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JZ004分别处理HCT-8和HT-29细胞, 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停滞、细胞凋亡;若丹明(rhodamine)123和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 DCFH-DA)测定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及活性氧(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产生的变化;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乙酰化组蛋白H3、p21、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DK)4、Bcl-2、Mcl-1、Bax等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MTT结果显示,JZ004对结肠癌细胞系的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与时间、剂量呈正相关;流式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凋亡率随JZ004浓度提高而增加;JZ004处理72 h后,p21表达水平上调,CDK4蛋白表达下调,细胞周期停滞于G0/G1期而抑制细胞的生长,细胞内ROS产生增多,且线粒体跨膜电位显著下降,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呈上调趋势,而抑凋亡蛋白Bcl-2、Mcl-1表达则受到抑制。结论 JZ004作为一种新型的HDACi对结肠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抑制生长和诱导凋亡作用,凋亡诱导机制可能与Bcl-2家族蛋白表达水平变化有关。提示JZ004具有成为结肠癌临床化疗药物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黑青稞籽皮提取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取大鼠胚胎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H/R组)、缺氧/复氧+低、中、高剂量药物组(H/R+L、M、H组)。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Aaltm)和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情况;Westernblot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tAkt)和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变化。结果药物组[H/R+L)组至(H/R+H组)】细胞凋亡比例为(26.7±2.9)%至(6.1±1.1)%,较H/R组[(57.3-+10.4)%1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R组比较,药物组△ψm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ROS水平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l-2及pAkt表达升高,Bax及tAkt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黑青稞籽皮提取物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其可能与Bcl一2/13ax调控和激活磷脂酰肌醇一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1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5.
眼外伤是常见的眼科疾患,能引起急性视力减退甚或失明。防治眼外伤不仅是眼科工作者的首要任务,而且是一项重要而广泛的社会工作,必须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现将我院1973年1月~1981年12月眼外伤住院患者1049例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欧其××,男,53岁,彝族,因患BL型麻风住乐山市金口河区皮肤病防治院。1988年10月,患者开始出现右眼视物模糊、疼痛、畏光、流泪,曾用氯霉素眼液和醋酸可的松眼液滴眼。1989年1月20日,自觉右眼疼痛难忍,在卧床休息时听见眼内“咔嚓”一声,即见右眼内掉出一个豌豆大小,呈胶质状的透明椭圆形物体,市皮防院诊断为晶体。一周后,请乐山市医院眼科检查发现:患者右眼无光感、眼球萎缩、结膜明显充血、水肿、角膜不完整,未见晶体,玻璃体混浊,眼底窥不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anti-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 anti-NMDAR)脑炎预后不良和复发的危险因素。采用单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抗NMDAR脑炎患者44例。结果显示, 单因素分析表明, 预后不良组发病到免疫治疗间隔时间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t=2.045, P=0.047), 预后不良组的病程显著长于预后良好组(t=4.127, P=0.000 2), 临床表现有运动障碍的患者预后不良显著增多(Fisher精确检验:P=0.014), 预后不良组脑MRI异常者显著多于预后良好组(Fisher精确检验:P=0.017), 预后不良组脑电图慢波>50%者显著多于慢波<50%者(Fisher精确检验:P<0.001)。首次发病免疫治疗时间<3个月、病程长、颅内压高、脑脊液蛋白高的患者易复发。二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 患者有运动障碍、脑MRI异常、脑电图慢波大于50%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4.687、4.978和24.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