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例1 女,48岁,经CT(图1)、核磁共振(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纵隔肿瘤伴上腔综合征。术前血压正常,左、右颈内静脉压分别为22、27cmH2O(1cmH2O=0.098kPa)。2005年6月手术。术中经股静脉输液。选18min PIFE血管,制成“Y”形血管。全身肝素化后(1mg/kg),行人工血管、右心耳吻合。阻断左无名静脉远端,左颈内静脉压43cmH2O,人工血管、左无名静脉吻合并开放后,静脉压18~21cmH2O。[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通过时柳穿鱼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及理化鉴别的分析研究,找到了鉴别特征,为该药材的使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蒙药多叶棘豆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多叶棘豆地上部分和根进行了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试验,结果根的反应不明显。同时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地上部分的总黄酮含量,为该药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颅内浅表肿瘤应用磁共振头皮定位法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3-05—2015-02间收治的25例颅内占位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25例患者术前均应用磁共振头皮定位,对颅内浅表肿瘤于头皮处进行投影和标记,并实施在投影点将头皮切开进行颅内肿瘤切除手术。结果 25例患者病灶定位准确,手术时间为(64.2±5.5)min。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明显缓解,经MRI对复查病灶全部切除,未出现切口感染及死亡病例。结论术前应用磁共振头皮定位法确定颅内浅表肿瘤在头皮最近投影点,选择合理开颅位置,可提高颅内肿瘤清除率,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并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70岁,左侧股骨颈头下型骨折,既往慢性支气管炎及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史.否认恶性肿瘤及家族肿瘤病史.因左侧股骨颈骨折予我院行左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患者左髋关节功能基本正常.术后8个月患者因左髋部疼痛,局部肿胀再次入院.查:左髋部压痛,局部肿胀,皮温稍高,左髋关节活动轻度受限,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X线示假体位置良好,未见松动及下沉,粗隆间可见骨质溶解、破坏.血沉56mm/h,CRP18.6 mg/L,乳酸脱氢酶355U/L,羟丁酸脱氢酶322 U/L,余生化检查大致正常,胸片及血常规大致正常,无发热.术前考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可能性大,但不能排除肿瘤可能,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与既往常规DA方案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择153例老年AML患者,近年的78例采用CAG方案,既往75例采用标准DA方案化疗。结果 78例患者中CR 66例,PR 4例,余8例未缓解,总有效率为89.7%,CR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常规DA方案治疗。CAG方案治疗组骨髓抑制与感染率较常规方案治疗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疗效确切,是有效、安全的诱导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
乔俊缠  朱庆玲 《中药材》1997,20(3):132-135
对歪头菜生药性状、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98例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按照急性脑损伤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入生理盐水注射液100ml中静滴,bid,共14d。2组在治疗后3、7、14、28d做头部CT检查,根据脑CT显示脑水肿最大层面的长×宽测算脑水肿面积表示脑水肿的程度,观察脑水肿的变化。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8d分别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2组病人伤后脑水肿均逐渐加重而至第7d达高峰期,在第7d前2组脑水肿变化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第14~28d2组病人均明显减轻,但治疗组脑水肿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在第28dGCS评分均有提高,但治疗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可以减轻颅脑损伤病人脑水肿,并能改善预后,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单纯皮质动脉破裂导致急性硬膜下血肿,不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皮质挫伤和挫裂伤者较为罕见,本院自1999-2007年收治经手术证实的脑皮质动脉破裂出血致急性硬膜下血肿15例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5(男9,女6)例,年龄14~65(平均50)岁,发病至就诊时间1~76(平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