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目的分析糖尿病患者颅脑损伤后脑积水发病率高以及预后差的原因。方法对480例Ⅱ级以上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Ⅱ级以上颅脑损伤后脑积水的发生率是24%(18/75),而无糖尿病的患者脑积水的发生率是2.96%(12/405),两者差异显著(P<0.05)。伤后1年按GOS评分,合并糖尿病的脑积水患者18例中,恢复良好5例(27.8%),轻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6例(33.3%);无糖尿病的脑积水患者12例中,恢复良好5例(41.7%),轻残2例,重残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例(8.33%),两者恢复良好率及死亡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颅脑损伤后脑积水发生率高于无糖尿病患者,并且死残率较高,应早期控制血糖及对症综合治疗,可降低死残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作用于牛蛙球囊的噪声是否能够增强它的功能。方法在周期性信号(频率为100Hz)上加不同强度的白噪声电信号,驱动压电陶瓷(PZT),对5只浸入在外淋巴液中的牛蛙球囊直接使用该机械刺激,并记录第八对颅神经的球囊末梢的传人活动。结果在所有被测试的有反应牛蛙中,通过加纳米水平的白噪声(2.3纳米),能使得周期性刺激引起的神经活动的信噪比提高(平均4.1dB)。结论纳米水平的噪声能使周期性刺激引起的神经反应的信噪比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在基层医院诊治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在基层医院的早期诊断和后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8月间收治的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其他损伤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按照GOS评分,56例中恢复良好32例,残疾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5例。结论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多发伤患者在基层医院需要首诊医师早期明确诊断,切勿过多依赖一过性的初检结果(包括特殊检查),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积极生命支持,保命在先,先重后轻,全面兼顾,多科合作,后续综合治疗包括病情允许转往上级医院,尽力防止和减少漏诊或误诊,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50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的治疗及疗效分析。以探讨对DAI的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致残及致死率。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1999-2005年收治50例DAI患者的治疗经过及预后转归。结果本组50例患者中死亡18例,植物生存3例,重残8例,轻残7例,良好14例。结论对DAI患者经过及时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即去大骨瓣减压术、大剂量脱水、冬眠疗法、高压氧治疗、早期预防各种并发症、后期康复治疗等综合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病6个月后按GOS标准评价,20例患者中死亡6例,重残3例,中残1例,良好10例。结论重型脑外伤术后应积极保持脑灌注压、维持血压及血氧,降低颅内压,改善脑血管痉挛,早期扩管改善微循环,有利于降低脑梗死的发生和死残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颅脑外伤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的救治经验。方法:对61例具备手术指征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伤后1年按GCS评分,其中恢复良好9例(14.8%),轻残4例(6.6%),重残7例(11.3%),植物生存8例,死亡33例(54.1%)。结论:颅脑外伤伴双侧瞳孔散大患者病死率高,对具备手术指征者,积极、尽早手术治疗,防治并发症,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听觉的随机共振效应。方法:测试在不同的噪声水平时听力正常的11名受试者感知听阈附近纯音的能力。结果:当纯音强度远高于或低于被试者的听阈时,增加噪声并不能改善被试者的检测能力;当纯音强度等于或略低于被测试的听阈时,某种水平的噪声能提高感知能力。对于所有11名受试者,噪声都显示了对接近听阈的弱小纯音信号的听力有增强效应。结论:在特定的噪声水平,噪声对听阈附近的纯音感受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8.
<正>垂体脓肿比较罕见,影像学检查很难与垂体腺瘤以及拉克氏囊肿相鉴别。我科最近收治1例垂体脓肿误诊为垂体腺瘤患者,现报道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1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乏力伴轻微视物模糊1周入院,无发热。入院体格检查: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正常。左眼视力0.3,右眼视力0.4,双眼视野正常。垂体性激素检查正常,血常规正常。头颅MRI检查见鞍区囊性占位性病变(图  相似文献   
9.
目的:试图明确作用于牛蛙球囊的噪声是否能够增强它的功能。方法:对牛蛙球囊直接使用机械刺激,并记录第八对颅神经的球囊末梢的传入活动。结果:在所有被测试的有反应样品(或标本)中,通过加纳米水平的噪声到周期性刺激,神经活动的信噪比提高了。大约2、3nm的机械噪声把球囊神经的反应提高。结论:纳米水平的噪声增加到周期性的刺激能使神经反应的信噪比得到实质性的改善(平均4.1dB)。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引流液化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应用与疗效。方法对52例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采取微创置管技术,以CT片为导引图四点测量法定点,锥颅后置入12F带侧孔硅胶管予以引流和液化冲洗。结果治疗急性硬膜外血肿30例,急性硬膜下血肿5例,亚急性硬膜下血肿6例,脑挫伤并脑内血肿11例,均行2~4次液化冲洗,2~5d拔管,平均住院8d出院,无1例继发出血和颅内感染等并发症,临床症状改善或消失快,血肿清除率90%以上。结论对有相应适应证的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采用微创置管手术治疗,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费用,简单易学,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