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7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细胞变形性或变形能力(Deformation)是血液流变学行为重要构成因素之一。我科实验室对急性脑梗塞患者48例和正常成年人30例进行了红细胞变形性的测定,并就有关问题略加讨论。 对象和方法 检测对象为我科1989年11月~1990年8月间发病2周内的脑梗塞住院患者。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27~74岁,平均58.5岁。所  相似文献   
2.
<正> 一、概念自 CT 问世,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infarction,LI)的诊断率在临床日趋提高,最近我们也有报告。但实际上,其可为梗塞,也可为出血所致,故未明确前,以脑的腔隙综合症(Lacunar Syndrome,LS)命题似更适宜。本文以 LI 为主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脑干缺血动物模型并观察大鼠脑干缺血后早期组织学病理的超微结构。方法:应用两点电凝基底动脉的方法制作鼠脑干缺血动物模型。结果:病理学观察发现脑干缺血2小时即可出现超早期病理变化,并随时间的延长缺血性损害逐渐加重。结论:两点电凝基底动脉后可以造成稳定的脑干缺血,对急性脑干缺血的病理学研究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关于急性脑梗塞溶栓治疗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对急性脑梗塞治疗方法甚多,目前看来溶栓疗法有望成为最有效、最有前途的方法之一,也是当前医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溶栓治疗的目的在于溶解血栓,快速恢复梗塞区微循环,从而获得脑血管的早期重灌注,减轻缺血损伤程度和范围,限制神经细胞及功能的损害。溶栓疗法在本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一度因导致出血频发而停用,但随着新型溶栓药物的出现、实验方法的改进、对脑梗塞病理生理研究的深入、心肌梗寒溶栓的成功,又唤起了同道们的再次关注,国内外已有众多报道(包括大规模溶栓研究)。一些报告中溶栓疗法溶通率可达21—93%,使1/3的患者获得生活完全自理的可喜疗效。现就有关问题将本人近期查阅的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做好医疗设备档案管理,为医院的发展建设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院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系统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康复、急救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有开放床位618张,31个临床科室和15个医技科室,拥有包括直线加速器、核磁共振(MRI)、螺旋CT、数字减影仪(DSA)等在内设备1445台件,总价值达14350.9万元,设有医疗器械科和医学工程部负责管理和维修器械。1990年6月,我院档  相似文献   
6.
<正> 脑囊虫病(Cysticercosis of theBrain)是人类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寄生虫病之一,我国以西北、东北、华北地区为甚。对本病长期无有效的疗法,近年来用吡喹酮、丙硫咪唑治疗取得相当满意疗效。本文总结我科1983年~1988年应用吡喹酮治疗12例资料完整的住院脑囊虫病患者,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7~40岁。病程6天~19年(其  相似文献   
7.
<正> 近3年来,我院神经科病房通过头颅CT扫描(CTs)确诊的脑梗塞344例,其中22例为神经系统无定位体征的腔隙性脑梗塞(占6.4%),现报告如下并略加分析。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本组22例中男17例,女5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34岁,平均年龄62.1岁。有高血压史14例,糖尿病史4例。 2、临床表现:2例为饮酒后急性起病,余20例均为慢性起病。诉述肢体麻木无力11例,头晕8例,头痛2例,语言不利1例。神经系统检查22例均无明显定位体征。 3、实验室检查:血流变学测定,红细胞压积增高5例,纤维蛋白元增高3例,全血粘度增高2例,血糖增高4例,血脂增高  相似文献   
8.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一般资料 脑血管病住院患者30例,年龄60~75岁,平均66.23±5.86岁。其中脑梗塞22例,脑出血8例,诊断均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三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体外研究方法对40例脑梗塞患者血小板计数及血小板粘附率进行测定,并与30例正常对照作了比较.结果发现两者之间血小板粘附率有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计数无差异,此结果更进一步说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小板功能异常活跃.为此我们建议可将血小板粘附率测定作为诊断及判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和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大鼠基底动脉闭塞对脑干血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大鼠基底动脉闭塞后对脑干血流变化的影响。方法:两点凝闭基底动脉,应用激光多普勒技术测量基底动脉闭塞前及闭塞后30、60、120分钟血流值。结果:基底动脉闭塞后脑干局部血流较闭塞前显著降低。结论:两点闭塞基底动脉效果可靠,激光多普勒可用来观察局部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