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对我中心194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以便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6~11岁子女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6~11岁子女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山东省11所精神病医院(科)1999年6月~2000年6月间住院,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2版修订本精神分裂症诊断的患者6~11岁子女(研究组)217名及正常人群子女(对照组)191名,采用自编心理卫生相关问题调查表(包括50个项目),Achenback儿童行为问题问卷(CBCL),进行登门调查,对照研究。结果研究组男、女童CBCL总分为(10.05±7.83)及(11.26±14.07),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男女童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0)。CBCL因子得分及家庭环境、教养情况,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6~11岁子女行为问题较多,受生物、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3.
4.
脑卒中后焦虑及其心理干预的前瞻性对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影响因素,并评价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6例首次脑卒中的住院病人,随访机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一系列神经、心理评定、分别在病后第三、六、十二个月时随访。结果:206例脑卒中病人急性期(一个月内)焦虑症状发生率为18.4%,三次随访心理干预组焦虑减分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期焦虑症状的发生及随访期间的持续存在(SAS减分少)与心理社会因素(治疗依从性差、家庭负担重、人均收入少,生活事件多或重,社会支持少、病前健康状况差)、人口学资料(女性、年龄较小)、病情(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着、智能相对完好)有关。结论:脑卒中后焦虑症状并少见,其发生以及持续存在不仅与疾病本身有关还与多种病前或病后的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心理干预有助于焦虑的减轻。  相似文献   
5.
AIDS 的发生不仅使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受到严重损害,而且也为社会及家庭等带来诸多问题。健康、声誉、经济及亲情的丧失,心灵深处难以弥补的创伤,使生活中各种希望都变得难以料定,他们必须面对生活的不稳定性和心理调整之间的紧张关系,因而引发出强烈的心理矛盾,出现威胁生命的心理危机。因此适时地进行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对帮助求询者渡过心理危机,调适应对水平、改变行为模式、保护自己和他人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了解山东省≥18岁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5个地级市的5个区和15个县的10个街道和30个乡镇,共计20个居委会和60个行政村,抽取≥18岁人群23987人,由精神科护士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组,然后由精神科医生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不同比例的高、中和低危人群进行调查,作出有无精神障碍及具体诊断。结果:完成调查22718人,调整后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最近1个月)为19.48%(95%CI:17.48%~21.64%)。各类精神障碍现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心境障碍(5.93%)、物质使用障碍(5.62%)、焦虑障碍(5.50%)、精神病性障碍(1.28%)。男性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22.78%)高于女性(16.17%)(OR=1.53)。城市居民精神障碍的现患率(18.88%)与农村(19.68%)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依次为酒精使用障碍(5.55%)、心境恶劣障碍(1.99%)、重性抑郁障碍(1.50%)和精神分裂症(1.12%)。有精神障碍者中仅10.53%曾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但仅7.69%曾在精神科就诊。结论:精神卫生问题,特别是酒精使用障碍、重性抑郁障碍、心境恶劣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已成为山东省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睡眠问题及其相关因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小学生睡眠行为特点、睡眠问题的现患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儿童睡眠习惯量表(The Children's Sleep Habits Questionnaire, CSHQ)、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社会能力部分以及自编调查问卷,对517名小学生进行家长问卷调查.结果:517名小学生平均在晚上9时10分上床,早晨6时30分醒来,夜间平均睡眠时间9小时10分钟.CSHQ总分为41.62±7.33分,男女生间差异无显著性.以CSHQ总分49分(±1s)作为划界分,则有13.5%的小学生存在睡眠问题.睡眠问题与母孕期暴露不良因素、儿童饮食习惯与体质状况、入学年龄、父母教养方法、家庭住房条件以及儿童社会能力等因素有关.结论:学龄儿童中的睡眠问题并不少见,睡眠问题与多种因素相关,对儿童睡眠问题进行早期筛检与干预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9.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干预前瞻性对照研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患者的抑郁症状、影响因素及心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对206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对照方法进行随访一年的前瞻性研究。结果:脑卒中急性期抑郁症状发生率为49.5%,经一年随访,有抑郁症状者研究组为54.7-20.4%,对照组为44.7-39.8%。多因素分析提示卒中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包括病情、负性生活事件、家庭负担、不吸烟、病变部位、职业及有配偶、配偶文化、心理干预。结论:脑卒中后的抑郁症状常见,并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心理干预有助于减轻其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氟西汀的抗抑郁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治疗18例抑郁障碍病人。氟西汀组10例(男性5例,女性5例,年龄39±s13a),给予氟西汀20mg,po,qd。阿米替林组8例(男性4例,女性4例,年龄44±14a),给予阿米替林75mg,po,bid。疗程6wk。结果:治疗期间各周末评定2组疗效相同,氟西汀组副作用明显低于阿米替林组(P<0.01)。结论:氟西汀抗抑郁作用肯定,疗效与阿米替林相当,副作用明显低于阿米替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