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多元文化社会背景下的上海女性产前抑郁的特点,以及音乐心理治疗对产前抑郁的干预及效果.方法 该研究使用贝克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半结构式访谈对上海某妇幼医院的孕妇800人进行调查.选出46名抑郁程度轻度及以上的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3名,对实验组进行音乐心理治疗,采用量表前后测与跟踪回访的形式对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 上海浦东地区轻度抑郁及以上的孕妇占所调查孕妇总数的13.6%.在上海,三个高抑郁的孕妇群体为:高学历孕妇、独生子女经产妇及非上海籍孕妇.实验组孕妇经音乐心理治疗后,抑郁情绪获得了改善;跟踪回访中,实验组孕妇表现出生活满意度和自我评价的提升,已分娩的妇女对自己的育婴表现感到满意.结论 音乐心理治疗对改善孕妇抑郁确有疗效,且具有长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5-羟色胺(5-HT)转运体基因多态性与女性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首发抑郁障碍的关联,以探索此时期抑郁障碍发生的遗传易感基因。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纳入63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首发抑郁障碍汉族女性患者为病例组,131例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健康汉族女性为对照组,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5-HT转运体基因启动子区域(5-HTTLPR)功能三等位多态位点及其第2内含子上的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多态位点Stin2的基因分型。结果:5-HTTLPR功能三等位多态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等位基因和LALA基因型为此时期抑郁障碍患病的危险等位基因和基因型。Stin2位点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病例组及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TTLPR与Stin2位点构建的单体型中L12单体型与患病存在关联。结论:5-HTT基因多态性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抑郁障碍的发生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抑郁障碍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先填写量表和再进行访谈的二阶段调查法。第一阶段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的7所小学中3~5年级的共3 68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全部学生需填写儿童流调用抑郁评定量表(CES-DC)、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一般情况调查表,完成有效问卷的学生共有3 628名。第二阶段对CES-DC量表总分≥20分(判断有抑郁症状)的学生应用学龄期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问卷目前版进行一对一面谈,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第四版手册(DSM-IV)为金标准做出诊断。共有55例符合DSM-IV“抑郁障碍”诊断的儿童作为抑郁障碍组与对照组(54例正常儿童)进行儿童少年生活质量量表的比较研究。结果 抑郁障碍组儿童的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及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自我概念、躯体感觉、负性情绪、作业态度、生活便利性、活动机会性、运动能力、自我满意度因子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抑郁总分与生活质量总分呈负相关(r=-0.303,P=0.026)。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儿童生活质量的因子按重要性依次为:抑郁总分、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氛围、居住条件、与父亲关系、与母亲关系、父亲文化程度、健康状况、性别。结论 抑郁障碍儿童的生活质量较差,需引起多方关注。  相似文献   
4.
背景围绝经期的激素水平变化常常与躯体症状和心理症状相关,因而这一阶段的妇女发生抑郁症状的风险高。但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绝经期抑郁症状发生中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尚未完全清楚。目的评估围绝经期和绝经后期妇女抑郁症状的发生比例,以及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在上海某妇幼保健院就诊的 45 ~55 岁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 287 例。所有对象完成 3 个问卷: 一般社会人口学资料问卷、Beck 抑郁量表(Beck's Depression Inventory,BDI) 以及 Kupperman 绝经指数量表(Kupperman Menopausal Index,KMI) .结果根据 KMI 的结果,最常见的绝经症状为潮热出汗(84.0%) 、肌肉骨关节痛(83.3%) 、疲乏无力(81.5%) 以及心悸(74.9%) 。以 BDI 总分 5 分为界限,104 例(36.2%,95% CI = 30.6% ~ 41.8%) 入组的妇女存在抑郁症状(即 BDI≥5) .与非抑郁组相比,抑郁组中哺乳史的比例低,绝经期相关症状家族史的比例高,未婚、离异或丧偶的婚姻状况较多,平均居住面积小。排除 KMI 中与抑郁症状相关的 4 项条目后,抑郁症状组 KMI 剩余 7 项的调整后总分高于非抑郁症状组[分别为 14.7(6.5) 分,11.6(5.5) 分,t =4.11,P 〈0.001]。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绝经期相关症状家族史(OR =2.43,95%CI =1.15 ~5.12) 、调整后的 KMI 总分高(2.79,1.49 ~5.26) 、未哺乳(2.64,1.47 ~4.75) 、非在婚(3.72,1.23 ~11.21) 是临床抑郁症状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在专科医院妇科门诊的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的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上述妇女在该时期发生抑郁症状的独立危险因素如下: 绝经期相关症状家族史、绝经期症状严重、从未哺乳以及非在婚。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多因子降维法(MDR)模型探讨雌激素α受体(ESRl)基因与5-羟色胺转运体(5-HTT)基因多态位点的交互作用对围绝经期首发抑郁障碍的影响.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通过对在妇科门诊就诊的围绝经期汉族女性人群进行抑郁障碍筛查及诊断,最终共纳入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患者63例(病例组),围绝经期健康女性131例(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法对5-HTT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5-HTTLPR)位点、第2内含子上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多态位点(Stin2)及ESR1基因第1内含子上限制性内切酶PvuⅡ(rs11155815)和Xba Ⅰ (rs11155816)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应用MDR软件对两基因交互作用与围绝经期首发抑郁障碍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对照组5-HTTLPR位点各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2),患病与L/L基因型呈正相关(OR=3.52,95%CI为1.36~9.09);而两组间Stin2位点、PvuⅡ位点及XbaⅠ位点各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5.HTT基因及ESR1基因上的4个多态位点的交互作用与抑郁障碍存在关联(P<0.05),其中最优模型为5-HTTLPR与Xba Ⅰ多态位点交互作用与疾病的关联模型(x2 =9.24,p =0.010).结论 5-HTT基因与ESR1基因多态交互作用可能增加女性围绝经期抑郁障碍患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6.
背景国内对儿童期焦虑及其与生活质量的关系的报道较少。目的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小学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儿童焦虑症状与生活质量的横断面研究。方法分层随机整群抽取上海市浦东新区的7所小学的在校3-5年级学生共3685名,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the Screen of Child Anxiety Related Emotional Disorders,SCARED)和儿童生活质量量表(th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Quality of Life scale,CAQOL)进行评定。结果在完成SCARED评估的3628名学生中,864例(23.8%,95%可信区间=22.4%-25.2%)报告了具有临床显著意义的焦虑症状(SCARED总分≥23)。SCARED总分与CAQOL总分及大部分因子分分(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亲子关系、学习能力与态度、自我意识、生活便利性、活动机会性、运动能力和自我满意度)呈负相关;但SCARED分量表分与3个CAQOL因子分-躯体感觉、负性情绪及对家庭作业的态度呈正相关。校正了多重变量模型中的其他因素后,女生的生活质量高于男生,年长学生的生活质量高于年幼学生,父母有较高教育程度的儿童的生活质量较高,有较多广泛性焦虑或学校恐惧的儿童的生活质量较低。结论有较高比例的上海小学生报告了具有临床显著意义的焦虑症状。年龄、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自评的焦虑症状的严重程度与儿童自评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浦东新区8~12岁儿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方法采用先填写量表再进行访谈的二阶段调查法。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市浦东新区的7所小学所有3~5年级共3685名学生进行调查,第一阶段应用儿童流调用抑郁评定量表(CES-DC)进行筛查,第二阶段对CES-DC量表总分≥20分的学生应用学龄期儿童情感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问卷目前版(the Schedule for Affective Disorders and Schizophrenia for school-age children present version,K-SADS)进行面谈,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为金标准做出诊断,共有94.8%的学生完成K-SADS面谈。对于CES-DC〈20分的儿童抽取了1%的样本(29名),同样使用K-SADS进行一对一的访谈,评估方法为盲法,29名儿童中未发现符合抑郁障碍者。结果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60%[95%可信区间(95%CI)为1.19%~2.00%],男孩的患病率(2.08%,1.61%~2.54%)显著高于女孩(1.09%,0.75%~1.42%),(χ2=5.40,P=0.020)。8~9岁、10岁、11~12岁抑郁障碍的患病率分别为1.23%、1.44%、2.19%,各年龄段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0,P=0.149)。结论儿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不高,男孩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比女孩高;在8~12岁各年龄段儿童抑郁障碍的患病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ESR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绝经期女性严重抑郁症状的发生是否存在关联。方法从前来上海三所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45~55岁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妇女中纳入432人。对其雌激素α受体基因上的PvuII(rs2234693)和Xba I(rs9340799)多态位点进行基因型检测。同时使用Beck抑郁量表对其抑郁症状进行评估。同时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社会人口学及相关妇产科个人史资料。使用Kupperman绝经指数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其绝经期症状及焦虑症状进行评估。结果XbaI位点多态性与抑郁症状数量性状存在关联,携带XX基因型的女性较Xx及xx基因型者存在更严重抑郁症状(Add value=1.85,95%CI=0.21~3.48)。而PvuII位点多态性与抑郁症状数量性状无关联。结论 ESR1基因多态性与汉族围绝经期及绝经后期女性严重抑郁症状的发生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