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及其风险预测模型的价值。方法 选取192例老年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使用微型营养评估法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并据此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和非营养不良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192例老年急性期脑卒中患者中有59例(30.73%)出现营养不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低体质量指数(BMI)、焦虑、认知障碍、低血红蛋白水平、低白蛋白水平均是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发生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6项指标建立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其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2.852,P=0.943;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97,灵敏度为0.831,特异度为0.820。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年龄增加、低BMI、焦虑、认知障碍、低血红蛋白水平、低白蛋白水平均是老年脑卒...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评价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用于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CBM、CNKI、万方和VIP数据库,搜集QCC用于康复护理健康宣教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各数据库建库至2020年1月。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9项试验,共362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QCC组脑卒中患者健康宣教护理工作满意度、知晓率优于非QCC组(non-Quality control circle, non-QCC)[RR=0.73,95%CI(0.58,0.91),P=0.008];[RR=0.57,95%CI(0.43,0.76),P0.001]。结论本系统评价结果显示,QCC可提高脑卒中患者健康宣教护理工作满意度、知晓率。但由于纳入文献质量较低,尚需要高质量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3.
神经损伤重症患者因意识不清或吞咽功能障碍不能经口进食,需要依靠鼻饲提供营养支持。鼻饲是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热量及治疗所需药物的重要手段与途径。鼻饲肠内营养可改善重症患者胃肠道的功能,对促进患者康复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21个队列研究确定中国缺血性脑卒中(IS)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并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中国IS患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同时验证其预测效能。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公开发表的关于IS患者复发影响因素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并手动检索相应参考文献。由2名具有循证护理学习经验的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Stata 20.0软件进行Meta分析。采用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分析报道IS患者复发影响因素的文献的发表偏倚。基于Meta分析结果构建中国IS患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回顾性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IS患者348例作为验证集。采用ROC曲线、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评估中国IS患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验证集IS患者复发的效能。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饮酒、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是IS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规律运动、抗血栓治疗是IS患者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结果显示,报道IS患者复发影响因素的文献无发表偏倚(P值均>0.05)。根据Meta分析结果,构建中国IS患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国IS患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验证集IS患者复发的AUC为0.909〔95%CI(0.838,0.980)〕。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9.892,P=0.195。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中国IS患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预测验证集IS患者的复发率与实际复发率基本相符。结论本研究基于21个队列研究构建的中国IS患者复发风险预测模型由11个变量组成,包括年龄≥60岁、饮酒、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房颤动、TIA、HHcy、规律运动及抗血栓治疗。其对IS患者复发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和区分度,可以为临床医护人员筛选、管理IS复发高危患者提供循证支持,并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浙江和山东为例,选取反映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的销售指标和处方指标,以价格变化率为横坐标,其他指标变化率为纵坐标,运用四象限法分析各个指标的分布情况和变化强度,以此评价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效果。结果显示,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良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药品价格,用药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系统评价血栓心脉宁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CNKI等电子数据库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提取包括样本量、疗程在内的RCT基本特征和以总体疗效为治疗指标的数据。取优势比(OR)和95%可信区间(CI)衡量效应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8个RCT,合计1 024例患者。在总体疗效"有效"定义下OR为3.19[95%CI(1.92,5.29)],在"显效"定义下OR为2.15[95%CI(1.45,3.17)],在"基本痊愈"定义下OR为1.80[95%CI(1.37,2.38)]。结论分析结果表明血栓心脉宁胶囊对脑梗死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掌握真实世界中初始使用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ucagon-like Peptide-1 Receptor Agonists,GLP-1 RAs)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基本特征和用药模式。方法:基于2015-2019年间天津市10家三级医院的信息系统数据库,通过疾病诊断与药品处方信息识别2016-2018年间初始使用 GLP-1类药物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统计入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随访期间的用药模式,包括用药依从性、持续性、平均日剂量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等。结果:研究共识别到初始使用GLP-1类药物的患者1705 人,由于利拉鲁肽使用者占95%以上,为保证样本人群的同质性,仅纳入利拉鲁肽用药患者1624人。患者入组时的平均年龄为52.5±12.8岁,男性占比56.8%。患者在入组后一年内使用GLP-1类药物的依从性(处方覆盖天数比例)为0.54,依从性好、依从性一般和依从性差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5.4%、21.2%和 43.5%;患者平均持续用药天数为201.9±170.0天,在入组后一年内停止用药的患者比例为49.3%;平均日剂量为0.70 mg·d-1;有46.7%的患者在GLP-1类药物基础上联合使用其他降糖药。结论:在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中,GLP-1类药物的用药依从性有待提高,应加强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用药教育和管理,以提高患者对药品使用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取中国卫生体系视角,计算40周治疗期间司美格鲁肽和度拉糖肽达到治疗目标的控制成本。方法:达到与血糖控制、体质量、低血糖结局相关的单一和复合终点的患者比例(数据)来自SUSTAIN7研究。成本测算包括药品费用、针头和不良反应成本。控制成本的计算方法是将每位患者使用每种药物的总成本,以2 022元人民币(CNY)表示,除以达到每个临床治疗终点的患者比例。结果:每周一次皮下注射0.5 mg司美格鲁肽(0.5 mg/周司美格鲁肽)在使患者达到治疗目标上更有效,且在各临床终点下显示出更低的控制成本。对于每名患者达到三联复合终点的成本,0.5 mg/周司美格鲁肽为7 321.3元,1.5 mg/周度拉糖肽为10 477.4元,1.5 mg/周度拉糖肽较司美格鲁肽高出43.1%。对于HbA1c≤6.5%、HbA1c<7%、HbA1c降低≥1.0%且体质量减轻≥3.0%、体质量减轻≥5%、体质量减轻≥10%而言,使用1.5 mg/周度拉糖肽相较使用0.5 mg/周司美格鲁肽的成本分别增加35.2%、31.6%、96.4%、90.2%和127.0%。结论:对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而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