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前程加速超分割治疗食管癌放疗疗效及放射反应。方法 :对 96例食管癌随机分为前程加速超分割组 (前超组 )和常规组 ,每组 4 8例 ,全部经病理证实。男性 6 3例 ,女性 33例 ;年龄 4 1岁~ 70岁 ,中位年龄 5 7岁 ;病变部位胸上段 2 1例 ,胸中段 6 3例 ,胸下段 12例。病变长度 :<5cm 2 9例 ,5 0cm~ 7 0cm 5 7例 ,>10cm 10例。全部采用 6MVX线外照射 ,常规组 1次 /天 ,2 0Gy/次 ,5次 /周 ,总剂量 6 4Gy~ 6 8Gy ,4 4~ 4 5天完成。前超组 2次 /天 ,1 5Gy/次 ,间隔 6小时以上 ,总剂量 6 4~ 6 8Gy ,35~ 37天完成。 结果 :随访率 96 9%。 1、3、5年生存率前超组为 81 15 %、4 4 1%和 2 6 8% ,常规组为6 1 7%、2 5 1%和 16 9%。前超组 1、3年生存率高于常规组 (u值为 2 97及 2 6 4 ,P <0 0 1) ,5年生存率无显著意义 (u =1 71,P >0 0 5 )。前超组和常规组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 2 7 16和 16 7% (χ2 =1 5 2 ,P =0 2 0 ) ;放射性气管炎发生率前超组为 18 8% ,常规组为 12 5 % (χ2 =0 71,P =0 4 0 )。结论 :食管癌前程加速超分割治疗的 1年和 3年生存率高于常规组 ,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患者对前超组放疗副作用与常规组相比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中国每年约有80万新发创伤性脑损伤(TBI)患者,其中重度患者死亡率约为27%,是青壮年死亡和致残的首要原因,为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影响。TBI按病理、生理机制分为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原发性脑损伤是机械性致伤因素的直接结果,而继发性脑损伤是在原有脑损伤基础上,颅外损伤与颅内物理、生化变化的总和,与TBI预后有重要关系。其中神经炎症反应所引起的一系列分子、细胞、组织器官水平级联反应在继发性脑损伤形成中有重要作用。目前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SC-Exo)作为脑损伤极具前景的治疗方式,可有效减轻神经炎症反应,改善TBI预后。该文就MSC-Exo抑制TBI后神经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前景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现代的一些美容仪器大多采用的是电子探头,这些美容治疗仪器所产生的光波的单一性不好,稳定性差,祛斑美容不彻底,甚至会造成皮肤的损伤。基于这种情况,研究设计出了祛斑美容效果更好的光子晶体美容仪。方法:本文利用传输矩阵法,通过Matlab编程仿真,甄选出合适的光子晶体介质材料、周期数和厚度,确定出光子晶体的镀膜结构。仿真结果显示,该光子晶体镀膜结构能实现仅让755nm的光波通过,并且缺陷模的透射率98%以上,达到了祛斑美容的要求。结论:该光子晶体美容仪弥补了一般美容仪现存的缺点,其安全性强、结构性能稳定,所发出的光均为单一波长的光并且工作效率高,能够快速的深入到皮肤深层,迅速瓦解色素细胞,大大缩短了美容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9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入院后立即给予依达拉奉30mg,溶入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2次,疗程14d,其他用药同对照组。对照组45例,只给予基础治疗。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d、14d的血清CRP水平,并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标准评分。结果两组CRP水平在梗死后第7天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在治疗前,第14天血清CRP水平和治疗前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7天治疗组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但第7天、第14天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CRP水平,有利于减轻炎症反应,改善脑梗死部位缺血缺氧和缺损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2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改变。方法对22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构音障碍、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眼球震颤、Honer征、共济失调、交叉性感觉障碍等。头部CT检查未发现延髓病变,17例头部MRI示延髓背外侧梗死。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及MRI。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将72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红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对照组仅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4d后评定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9.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第7天、第14天时神经功能缺损均较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卒中疗效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钙。  相似文献   
7.
大蒜素(allicin)又名大蒜新素,化学名二烯丙基三硫化物(CH2=CH-CH2-S-S-S-CH2-CH=CH2),是从蒜的球形鳞茎中提取的挥发性油状物,为大蒜的主要有效成分,被誉为天然广谱抗生素。近年来,大蒜素以其来源广、结构简单、生物活性作用明显、不易产生耐药性、价格低廉等优点,在防治心血管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脂康、辛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血脂康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辛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辛伐他汀片,血脂康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脂康胶囊,3组治疗前后分别测血脂、hs-CRP水平浓度。结果治疗后血脂康组、辛伐他汀组TG、TC、LDL-C、hs-CRP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脂康组、辛伐他汀组TG、TC、LDL-C下降水平无明显差异(P>0.01),血脂康组、辛伐他汀组hs-CRP下降水平有明显差异(P<0.01),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脂康、辛伐他汀能有效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TG、TC、LDL-C、hs-CRP水平浓度,在降低hs-CRP方面血脂康优于辛伐他汀,血脂康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及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缺氧/复氧对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的大鼠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分成两组:正常对照组和缺氧/复氧组.缺氧8 h后复氧.根据复氧时间不同,又分为复氧0、4、6、8、12、24 h 6个亚组.于各时间点以检测细胞存活率、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率,Western blot法检测AQP4的表达.结果:缺氧8 h后随着复氧时间的延长,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至复氧12 h时,达最低,仅有对照组的81.3%,至复氧24 h,又有轻度增加;LDH的漏出率逐渐增多,至复氧24 h达最高峰.AQP4表达随着复氧时间延长而逐步增多,至复氧12 h时达最高峰,为正常对照组的(2.52±0.35)倍,24 h时略有下降.结论:缺氧/复氧过程能对体外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产生损伤作用的同时,发生了AQP4的表达时程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面罩固定整体挡铅技术在鼻咽癌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方法利用鼻咽+颈部CT/MR,采用面罩固定同中心照射,模拟定位摄颈部X线照片,根据鼻咽病灶侵犯的范围勾画照射靶区,制作低溶点挡铅,并在治疗机或模拟机上验证挡块。从2005—2006年收治的62例鼻咽癌病人利用整体挡铅治疗并分析疗效。结果①第一步计划常规面颈联合野及下颈部切线野。第二步计划面颈分野+颈部切线野,口咽侵及时,采用小面颈联合野,后界前移到颈椎椎体前缘,避开脊髓,其颈部后三角区采用电子束补偿照射。②根据鼻咽CT/MR侵及范围相应扩大局部照射野。③整体挡铅治疗的病人一、二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8.4%。结论①面罩固定同中心整体挡铅技术可根据鼻咽癌侵及范围勾画个体化照射野计划。②通过精确适形设野,使鼻咽、口咽、颅底、颈部包在一个照射野内,靶区设计更合理,剂量分布更均匀,并能有效遮挡附近重要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