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对脑梗死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份收治的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个组别各3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血栓通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各项临床指标相对于对照组患者更具有显著优越性,二者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梗死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进行治疗,不但能够收到有效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接受治疗后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后果,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急性脑血栓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与奥扎格雷的效果.方法:收集急性脑血栓患者106例,根据随机化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3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奥扎格雷,观察组并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将两组疗效、生活能力评分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生活能力评分而言,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急性脑血栓治疗过程中,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与奥扎格雷并用能获得更佳疗效,显著提升生活能力,而且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抑郁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1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焦虑与抑郁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将纳入患者分为焦虑组(n=58)与无焦虑组(n=102),抑郁组(n=38)与无抑郁组(n=122)。比较组间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地、疾病分期、并发症、治疗方案、知情程度等临床资料。结果:焦虑组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5万元/年、完全知情患者比例显著低于无焦虑组的(χ~2=6.660,10.282,11.254;P=0.010,0.001,0.001),女性、在职、未婚或离异、居住在城镇或农村、疾病分期Ⅲ~Ⅳ期、发生并发症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焦虑组(χ~2=4.380,5.849,6.411,11.304,12.782;P=0.036,0.016,0.011,0.001,0.000)。抑郁组高中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5万元/年、完全知情患者比例显著低于无抑郁组(χ~2=6.355,10.451,6.635;P=0.012,0.001,0.010),女性、在职、未婚或离异、居住在城镇或农村、疾病分期Ⅲ-Ⅳ期、发生并发症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抑郁组(χ~2=5.372,4.420,4.523,10.744,10.815;P=0.020,0.036,0.033,0.001,0.001)。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易出现焦虑、抑郁情绪,以轻度焦虑、抑郁为主。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婚姻状况、疾病分期、并发症、知情程度等8个因素对多发性骨髓瘤并发抑郁焦虑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液相芯片技术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美国Luminex公司研制,是集合流式细胞、激光、数字信号处理及传统化学技术为一体的新型生物分子检测技术.该技术使用荧光编码的聚苯乙烯微球作为特异性反应的固相载体,通过偶联试剂的作用,将蛋白质、寡核苷酸、小分子肽类及脂肪偶联到微球的表面构成不同的检测探针.  相似文献   
5.
小儿高血压危象属儿科相对罕见的急症,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需及时、安全、有效的治疗以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脏器损害,提高生存质量并降低病死率.虽然许多抗高血压药物在小儿高血压危象的治疗中被应用了数十年,但该类药物的临床研究资料多来源于成人,小儿高血压危象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较少,且多为小样本研究,科学性及说服力不足,故临床上小儿高血压危象的药物选择仍然是一大难题.本文旨在结合文献对抗高血压药物在小儿高血压危象中的应用进行简介.  相似文献   
6.
重症肌无力(MG)是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异常胸腺与MG的发生关系密切[1].我们前期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比较了MG患者增生型胸腺和正常胸腺组织的蛋白表达,筛选16个异常表达蛋白点,其中蛋白4.1R表达明显差异[2].我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MG非增生型胸腺组织进行检测,探讨该蛋白在MG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替罗非班和双抗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并评价其临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07—2016-10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6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且1周内病情进展,神经功能缺损较前加重。其中28例采用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后接受双抗治疗为实验组,32例仅接受双抗治疗为对照组。治疗3d、7d后,比较2组NIHSS评分、BI指数、血小板计数、各项出凝血指标及出血等并发症。结果治疗3d后2组NIH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2组间NIHSS评分及BI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治疗进展性脑卒中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可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需住院或留院观察的颅脑外伤(TBI)患儿的致伤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于急诊科就诊且需留院治疗的126例TBI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致伤因素及部分临床特点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TBI患儿中,男95例,女31例,年龄2.8(0.8,5.5)岁,以 < 1岁者最多(48/126,38.1%),死亡26例。TBI类型前2位是硬膜外血肿(54.0%)、蛛网膜下腔出血(50.8%),入院24 h内有83例(65.9%)患儿Glasgow昏迷量表评分≤ 8分。不同年龄组TBI致伤因素、发生场所各不相同。TBI最常见的前2位致伤因素为坠落/摔伤(51.6%)和道路交通伤害(42.9%)。与其他年龄段相比,< 1岁患儿最易发生坠落/摔伤(46%,P=0.023)。道路交通伤害所致TBI高发年龄段为3~6岁(35%,P < 0.001)。伤害发生场所集中于家中(47.6%)和公路/街道(45.2%);所有家中致伤患儿中,< 1岁组所占比例最高(48%,P=0.002),3~6岁患儿主要受伤地点为公路/街道(53%)。造成TBI患儿死亡的首位致伤因素是道路交通伤害(69%);死亡病例中,以 < 1岁患儿最多(62%)。结论 不同年龄组TBI患儿的致伤因素和发生场所不尽相同。1岁以下儿童发生TBI比例高、死亡人数最多,多为家中发生坠落/摔伤所致。3~6岁儿童易因道路交通伤害发生TBI。道路交通伤害最易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RP和尿酸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80例脑梗塞患者,将其中40例不存在糖尿病的脑梗塞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4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作为观察组,80例患者均行血清超敏CRP和尿酸检查、头颅MRI、颈动脉的彩超检查,统计2组的血清超敏CRP和尿酸水平,以及观察组不同斑块性质和不同梗塞面积患者的超敏CRP、尿酸对应数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超敏CRP和尿酸水平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偏高(P0.05),不稳定斑块患者的超敏CRP和尿酸水平比稳定斑块和无斑块患者明显偏高(P0.05),大面积梗塞和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超敏CRP和尿酸水平比小面积梗塞患者明显偏高(P0.05)。结论血清超敏CRP和尿酸水平和Ⅱ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斑块稳定性及梗塞面积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或单用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负荷剂量组(104例)、联合常规剂量组(116例)和阿司匹林负荷剂量组(118例),比较各组总有效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结果联合负荷剂量组总有效率88.5%,高于联合常规剂量组的72.4%和阿司匹林负荷剂量组的6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再次应用NIHSS进行评估,3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负荷剂量组与联合常规剂量组、阿司匹林负荷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负荷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满意,可提高患者预后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