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5月—2010年6月间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的14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患者142例,治疗5 d后观察总有效率81.7%;10 d后观察总有效率90.1%。局部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的同时应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或玻璃酸钠疗效佳。结论:局部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采用Rigidfix可吸收横穿钉和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系统固定重建后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6月,对17例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关节镜下重建时采用Rigidfix固定移植肌腱股骨侧,Intrafix固定移植肌腱胫骨侧,对患者手术前后行后抽屉试验及Lysholm评分。结果随访时间22~46个月(平均33.7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不稳感均消失,关节活动度均达120°以上,Lysholm评分从术前(53.62±4.28)分增加到术后(88.5±3.4)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采用Rigidfix可吸收横穿钉和Intrafix膨胀挤压螺钉固定系统重建后交叉韧带,固定可靠,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尿病肾脏损伤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糖尿病肾脏病大鼠肾组织表达PAI-1的关系,并探讨其引起肾损伤可能的机制。方法38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糖尿病组。用链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于第4、8、12周末收集24h尿测定UAER,并处死大鼠,心脏采血,ELISA法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生化分析仪测血糖、血肌酐等生化指标。取肾脏称重,免疫组织化学法测肾组织中PAI-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①糖尿病组大鼠肾肥大指数(肾质量/体质量,KW/BW)、UAER显著增加(P〈0.05);②糖尿病组大鼠血浆Hcy浓度明显升高(P〈0.01),且随病程延长而逐渐增加,肾组织表达PAI-1明显增强(P〈0.05);③相关分析表明,血浆Hcy水平与肾组织表达PAI-1强度及UAER呈显著正相关(r=0.641,r=0.684,P〈0.01)。结论血浆Hcy参与了糖尿病肾损伤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其造成内皮损伤,引起纤溶系统失衡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腰椎脊柱结核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96例胸腰椎脊柱结核的病例,72例合并腰大肌脓肿,37例有神经根或脊髓刺激症状,经抗痨治疗后给予手术治疗,术后抗痨1年。结果: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缓解,无神经症状加重,3月后复查神经功能有Frankel一级以上改变者22/37,半年后植骨融合率72/96,无植骨块移位和内固定断裂,术后8例出现术后并发症,经处理后痊愈,复发3例,2例经处理后痊愈,1例放弃治疗。结论:胸腰椎脊柱结核因发病部位、破坏程度不同,且合并症多样,应选择个体化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摘要 背景:小范围研究显示,低剂量、间歇性应用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能有效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但其存在着易变性、半衰期短、价格昂贵等缺陷,因此研制应用缓释系统控制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的释放速度,提高其生物利用效率极为必要。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纳米载药颗粒,探讨其对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的包封及体外释放特性。 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季铵盐纳米载药颗粒,用傅里叶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进行表征,检测纳米颗粒的包封及体外释放特性。 结果与结论:在常温磁力搅拌条件下,当壳聚糖季铵盐与三聚磷酸钠投药量为5︰1~2︰1时可形成纳米颗粒,粒径100~ 180 nm,为规则球形,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投药质量浓度越高时包封率增大但载药量有所减少,体外PBS溶液中纳米载药颗粒表现出缓慢释放特性。 关键词: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纳米粒子;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肽;体外释放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1.03.019  相似文献   
6.
背景:聚醚酮类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在玻璃化转变温度后其模量、力学强度下降严重,不能为骨骼生长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 目的:评价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作为全髋假体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力学性能。 方法:以MTT法、溶血试验、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热原试验评价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浸提液的体外生物相容性;将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接骨板植入兔体内,观察骨板周围包膜形成情况和一般组织情况;对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试件行应力测试。 结果与结论: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材料的细胞相对存活率大于75%,溶血率小于5%,说明其血液相容性较好;植入兔肌肉内未引起明显炎症反应,早期有少量淋巴细胞聚集,植入体为纤维组织包裹,随着时间的延长,淋巴细胞逐渐减少直至消失,纤维包膜逐渐稳定,周围肌肉组织始终保持正常结构,表明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材料无任何毒性,组织相容性好。应力测试显示短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材料符合人体髋关节的生物力学强度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比较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经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月收治的57例颈椎病手术的病例,其中19例行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38例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结果]置换组术后颈部生理活动度得到保持,JOA评分由9.6±3.5升至14.3±4.6(6个月)、16.1±3.2(3年),Odom评定满意率100%;融合组术后颈部活动由48.6°±6.1°降至36.6°±3.5°(单节段融合)和48.4°±4.1°降至27.3°±5.3°(双节段融合),Odom评定满意率97.3%.[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早、中期疗效满意,前者不加速相邻节段的退变,显著减少由融合导致的多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对腰椎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38例行MED患者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18例),试验组在术前3 d即开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每日2次),术后禁食6 h后继续使用(术后当天首剂400 mg,随后1~5 d每次200 mg,每日2次);对照组不服用塞来昔布。两组术后均不限制使用镇痛泵、肌注或口服阿片类药物。观察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阿片类药物用量等。结果试验组术后第1、2、3天手术切口疼痛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当天、术后第4、5天,两组VAS评分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 d内试验组使用阿片类药物的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MED围手术期使用塞来昔布对患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分析2009年5月—2010年6月间使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的142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前后症状的改善情况,评价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结果:患者142例,治疗5 d后观察总有效率81.7%;10 d后观察总有效率90.1%。局部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的同时应用硫酸氨基葡萄糖或玻璃酸钠疗效佳。结论:局部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屈戍关节(滑车关节).可以承受约为体重5倍的重量,在人们的日常活动中其稳定性和灵活性起着重要的作用.踝关节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的3.9%[1],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常伴有韧带损伤,治疗不当易导致创伤性关节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