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CT定位及多靶点组合治疗强迫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多靶点组合对强迫症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立体定向方法,运用CT定位和多靶点组合,射频热凝治疗强迫症例.采用Yale-Brown强迫症量表、Hamilton抑郁、焦虑量表对照评估.结果 42例强迫症中显效 25 例,进步 12 例.结论 双侧扣带回 双侧内囊前肢多靶点组合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强迫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术中实时超声导航在椎管内病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导航在椎管内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椎管内病变患者施行术中实时超声导航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所有手术均采用后正中入路、传统椎板切除术,利用超声影像对病变部位进行术中定位,并在实时超声导航辅助下开展显微外科手术处理病变。结果术中实时超声导航准确定位了椎管内病变及其范围。对于24例占位性病变.手术全切21例,大部分切除3例,病理诊断包括髓内胶质瘤3例、脂肪瘤2例、脊膜瘤2例、神经鞘瘤13例、骶管囊肿3例、结核瘤1例。另有12例脊髓空洞症无病理报告。术后2周症状体征改善者22例,稳定者11例,手术后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或者加重者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椎管内病变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术中实时超声可以实现实时神经导航,有助于提高椎管内病变手术的精确性和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大黄素对骨折愈合过程骨痂中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活性的的影响,探讨大黄素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选用40只新西兰白兔,建立桡骨中下段骨折模型,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大黄素组腹腔注射大黄素,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分别于骨折后4、7、14、21d收集骨痂,通过HE染色行形态学观察,采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骨痂中NOS蛋白表达量,采用NOS酶活性分型试剂盒检测NOS酶活性。结果:大黄素组和对照组骨痂存在明显的形态学差异;大黄素组eNOS表达及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iNOS表达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大黄素通过对eNOS活性表达调控,可以使骨折断端血管增生和成骨能力增强,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4.
自从70年代初医学家将新城疫病毒(NDV)试用于治疗人类肿瘤以来,无论是动物实验,还是临床应用的研究报告,其抗肿瘤疗效肯定而正为国际医学界所重视。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对NDV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体内外实验与临床试验显示出NDV治疗肿瘤的良好效果,将会带来极其光辉的应用前景。为了在临床上获得更好的疗效,我们将NDV不同剂量与时间治疗小鼠H_(22)腹水瘤,对其生存期进行了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18~68岁,平均42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28个月。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对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进行评估,通过离断肿瘤供应血管、缩小肿瘤体积、分离肿瘤与毗邻血管及神经间隙等方法,最终彻底切除肿瘤。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肿瘤全切20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2例。术前视力明显减退的20例患者,术后12例明显好转,6例无改善,2例恶化。术后2例不全偏瘫,6例动眼神经麻痹,全部患者无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4年,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Ⅰ、Ⅱ级者(共27例)术后未见复发,SimpsonⅢ级者(2例)切除后均行放疗或γ刀治疗,其中1例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术中精细评估肿瘤与毗邻重要结构的关系,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分离、切除肿瘤是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彻底切除的关键,且积极切除肿瘤对恢复视力及控制肿瘤有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神经导航辅助下采用个体化入路切除大型侵袭性垂体瘤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4-2009年收治的HardyⅣ级以上大型侵袭性垂体瘤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年龄22~78(39.8±9.2)岁,术前均在神经导航辅助下进行个体化的入路设计,采用翼点入路、额下硬膜外入路、经蝶窦入路以及两两联合入路,在神经导航的指引下,充分利用自然解剖间隙,切除向多方向侵袭生长的垂体瘤。术后3d复查头颅CT,术后1~3个月复查头颅MRI,随访6~72个月,综合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结果评价手术切除范围及手术疗效。结果术后复查显示全切15例,次全切1例,大部切除1例;术后短暂性尿崩8例,电解质紊乱2例,脑脊液漏2例,嗅觉减退2例,视力损害加重1例,术侧动眼神经及外展神经功能障碍l例,枕顶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1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根据肿瘤生长方向采用神经导航辅助下的个体化手术入路,可帮助术者了解入路路径中的血管分支及神经,从而选择最佳入路,有助于提高大型侵袭性垂体瘤的全切率和安全性,降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7.
噻唑蓝(MTT)可被哺乳动物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还原成蓝紫色的甲月替颗粒(Formazan),且甲月替颗粒生成量与活细胞数量及细胞活化状态呈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的MTT比色法,快速简便、能同时处理大量样品,并可定量检测,已广泛应用于细胞毒测定、淋巴因子活性、肿瘤细胞药敏试验等多个方面。MTT比色法中,甲月替溶剂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二甲基亚砜(DMSO)较传统酸化异丙醇等溶剂溶解力强、溶解甲月替颗粒时间短,仅需10min左右,有很强的应用前景。然而有报道[1],DMSO与MTT有颜色反…  相似文献   
8.
86例地震中颅脑损伤,以轻中型颅脑损伤多见,合并伤有64例,治愈85例,死亡1例。总结其特点及教治经验,认为在治疗时除注重颅脑损伤救治外,还应联合相关科室对合并伤进行相应处理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四川地区三城市阿片类药物依赖人群生命质量,找出影响生命质量的因素。方法用SF-36量表和PSSS量表来评估阿片类药物依赖人群的生命质量和社会支持,同时用自编量表调查该人群的一般特征及其与药物依赖相关的因素。用t检验、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和多元线形逐步回归等统计分析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阿片类药物依赖人群的生命质量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人群(P<0.001);该人群的社会支持在PSSS量表所测的不同领域均低于对照人群(P<0.001)。②单因素分析时,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收入、吸烟、患有慢性病、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吸毒方式、共用针管、家庭成员吸毒、吸毒时间、吸毒剂量、戒毒方式及复吸次数等17种因素与研究人群生命质量的各领域或部分领域均有关系。③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对研究人群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吸毒时间、吸毒剂量、家庭外源性社会支持、全部社会支持、共用针管和收入。婚姻状况、家庭内源性社会支持、吸毒方式、患有慢性病、吸烟、家庭成员吸毒、戒毒方式及复吸次数等因素则对个别领域有影响。结论四川地区三城市阿片类药物依赖人群生命质量较低,且缺乏足够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对穿通支血管的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总结26例颅内动脉瘤术中暴露动脉瘤及夹闭动脉瘤后进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观察动脉瘤、载瘤动脉及周围穿通支血管在夹闭前后的分布及显影情况,据此调整动脉瘤夹及评价手术满意与否.结果 术中共进行吲哚菁绿血管造影48次,3例各造影3次,夹闭后造影发现有穿通支被阻断,术中及时变换动脉瘤夹位置.术后全部复查头颅CT,没有出现穿通支血管损伤导致的缺血性脑梗死或功能障碍.结论 对穿通支血管的走行、分布、供应范围的深入理解及术中有效保护的同时,辅以吲哚菁绿血管造影,能够直观、即时、快速的判断穿通支血管是否通畅,有效保护穿通支血管,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