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3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报告分析了宁夏5160名35岁以上市区居民的高血压干预实验结果。分干预组2552人和对照组2608人。对干预组人群实施多种形式的防治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分级管理,定期随访,督促治疗等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观察变化,不采取干预措施。结果显示:①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复查比基线时有所下降,而对照组都有所上升。②干预组确诊高血压的比例从基线时的19.47%降至复查时的16.66%,而对照组则从18.84%上升至24.21%。③在基线血压正常且以往无高血压史患者中,干预组确诊高血压的发病率分别为1.41%和0.7%,都低于对照组的1.99%和1.07%。④干预组高血压控制率,总有效率达92.2%。⑤干预组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低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WHO/IEM/ILAE全球抗癫痫运动-宁夏农村癫痫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宁夏农村癫痫病人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治疗缺口。方法:利用统一的调查表,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宁夏吴忠市利通区杨马湖乡逐家逐户进行癫痫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1630人,确诊癫痫病人99人,癫痫病患病率8.51‰,发病率25.8/100000人。从未接受治疗的病人数45人,占45.5%,不正规治疗的病人数22人,占22.2%,正规治疗的病人数32人,占32.3%,1周内接受过西药治疗的人数19人,占19.2%。结论:宁夏农村地区癫痫病患病率较高,治疗缺口较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银川市老城区癫痫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调查方法系利用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统一的调查表,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136,385人口之限定的样本人群中进行逐户家访调查。共调查10,641例,发现癫痫患者44例。患病率(每10万人口/年)及世界调整率、发病率(每10万人口/年)及世界调整率、死亡率(每10万人口/年)及世界调整率分别为413.5及390.4、18.8及35.2、9.4及7.3,与世界调整率相比,患病率大致相符,发病率偏低,而死亡率偏高。本文还就本症进行了病例配对对照分析,显示发热的惊厥是本症的一个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全国21省(区)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人群中颅脑损伤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描述和分析,246812名被调查者中颅脑损伤病人占1092例,患病率442.44/10万人口,发病率64.02/10万人口/年,死亡率9.72/10万人口/年。其患病率、发病率均远较国外及中国六城市居民调查结果为低,但死亡率则较高。男女患者之比为2.5:1,发病年龄高峰为25~50岁。致病原因以坠落伤为主,其次为跌伤及交通事故。受伤类型以脑震荡居多(74.5%),活愈率占91.7%。并与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初步预防措施,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银川市两个自然人口社区流行病学调查死亡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86年~1989年脑卒中危险因素干预试验组因各种疾病死亡者132人,总死亡率505/10万,男女之比为1.7:1。对照组因各种疾病死亡者173人,总死亡率611/10万,男女之比为1.5:1。干预组1989年比1986年死亡率(调整)下降22.6%,对照组1989年比1986年死亡率(调整)上升47.49%。死因顺位两组变化显著,脑血管病,干预组1986年~1989年由第3位退居到第5位,对照组由第5位上升到第3位,显示了干预措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卫生宣传教育是脑卒申危险因素干预措施之一。为了评定实施效果,本文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在两杜区干预组抽出246人,对照组抽出269人进行统一问卷测试。结果表明:不论从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各方面分析,干预组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本课题已报道的干预组脑卒中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相一致。说明卫生宣传教育可以提高人们对脑卒中的防治知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在脑卒中发生(死亡)的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了我国七城市(北京,上海、哈尔滨,长春,郑州、长沙、银川)9757名60岁以上市区居民的高血压干预实验与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关系的前瞻性研究结果。干预组4589人;对照组5168人。对干预组人群实施多种形式的防治高血压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合理饮食,药物治疗等干预措施,而对照组只观察变化,不采取干预措施。干预和观察时间三年。研究结果显示:1.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干预后比干预前下降;而对照组却有所上升;2.干预组确诊高血压和临界高血压的比例,干预后比干预前均有下降,而对照组略有上升;3.脑卒中发病率随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的增高而上升;4.干预组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通过干预措施防治高血压是降低脑卒中二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按标准化方法调查了中国七城市居民37661人(≥35岁)的脑卒中发病情况,探讨了以高血压为单因素与吸烟、饮酒、心脏病、糖尿病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效应在脑卒中发病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①脑卒中发病率与高血压水平增高呈正相关;②高血压者随着吸烟量增加,脑卒中发病率增高;③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吸烟、饮酒的联合效应在脑卒中发病中起着较强的协同作用.以上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本文为防治脑卒中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9.
男患,12岁,汉族,因反复突然发作性脐周剧痛三周,于1976年5月20日来诊住院。患者初次发病时突然脐周剧痛,伴恶心呕吐,发作时先尖声叫喊或翻身打滚,而后面色苍白,持续半小时左右,骤然消失,每周发作3~4次,曾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肠蛔虫症,服驱虫剂无效。入院后发作  相似文献   
10.
报告银川市老城区居民发热的惊厥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方法系以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统一调查表,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136,385人口之限定的样本人群中进行逐户家访调查。共调查10,641例,发现发热的惊厥患者140例,患病率(每10万人口)及国际调整率分别为1315.7及1434.3,首次发病年龄在2岁前占82.9%;94.4%的患者在6岁以后停止发作。根据对13岁以下76名曾患本症儿童的随访调查和病例-对照配对分析,预后多数良好,少数转为癫痫或智力下降;配对研究的结果提示,发热的惊厥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母亲孕期呼吸道感染史及母亲难产史对本症的发生也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