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观察文拉法辛对抑郁症患者脑脊液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26例(患者组),并选择48例无精神疾病的一般手术者作对照(对照组),患者组单用文拉法辛治疗8周,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8周末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周末用液相色谱法检测脑脊液5-HT和NE含量,将治疗前的5-HT、NE含量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比较患者组治疗前后的5-HT、NE含量并与HAMD量表总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患者组治疗前脑脊液5-HT和NE含量分别为(136±112)μg/L和(421±125)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249±141)μg/L和(673±158)μg/L(P均小于0.01);治疗前5-HT、NE含量与HAMD量表总分均呈显著负相关(r为-0.689和-0.761),治疗后第8周末5-HT和NE均增加,分别为(154±99)μg/L和(449±128)μg/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均小于0.01),NE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5-HT含量仍低于对照组(P<0.05)。第8周末的5-HT、NE含量升高值与HAMD量表减分率均呈高度正相关(r为0.724和0.661)。结论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随精神症状的好转,脑脊液5-HT和NE含量均显著升高,且与HAMD量表减分率均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增生性脊椎炎是临床常见病。1991年4月至1993年4月笔者采用挑治贴姜疗法治疗增生性脊椎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此间的62例总结如下。 一、一般资料 本组、62例均为门诊患者,男42例,女20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74岁,平均46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8年;颈椎炎40例,多发生于颈3—6椎,腰椎炎22例,多发生于腰3—5椎。  相似文献   
3.
不同年龄段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参考值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不同年龄段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参考值。方法 采用ABC-ELISA法检测了100例正常男性血清PSA的浓度。结果 年龄与血清PSA显著相关(P〈0.01),随年龄的增加;PSA浓度逐渐增加(P〈0.05)。不同年龄段的第95%百分位数分别为:〈50岁者的3.80μg/L,50~59岁者为4.40μg/L,60~69岁者为6.77μg/L,≥70岁者为7.73μg/L。结论:不同年龄  相似文献   
4.
<正> 过氧化氢(H_2O_2)很不稳定,久置后会分解为水和氧,使浓度逐渐下降,致使隐血试验的灵敏度下降。为求其适当的浓度,我们选用0.1—4.0%九种浓度H_2O_2,用邻甲苯胺法对H_2O_2浓度进行了实验探讨。 一、实验材料 1、不同浓度H_2O_2:利用经密度法标定的30%H_2O_2,稀释成4.0、3.5、3.0、2.5、2.0、1.5、1.  相似文献   
5.
氯氮平、氯丙嗪对血沉及白细胞的影响对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氯氮平对血沉(ESR)、白细胞(WBC)的影响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将入组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氯氮平组(观察组)和氯丙嗪组(对照组),对ESR、WBC的变化进行为期五周的检测。结果观察组ESR异常率71.88%,WBC异常率53.13%;对照组ESR异常率6.7%,WBC异常率3.33%,(ESRχ2=26.83,P<0.005,WBCχ2=20.05,P<0.005);观察组ESR、WBC均于一周内增高至最高值以后逐渐下降,且二者的升降呈高度相关。结论氯氮平可引起ESR、WBC的改变,可能与个体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以阳性症状为主 (以下简称阳性 )或阴性症状为主 (以下简称阴性 )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用氯氮平治疗前后血清一氧化氮 (NO)含量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 对 32例阳性患者、30例阴性患者均用氯氮平 (30 0mg/d)治疗 8周。用阳性症状评定量表 (SAP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 (SANS)评定其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第 8周末分别检测血清NO含量 ,并与 2 8名健康志愿者 (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前阳性组、阴性组及对照组血清NO含量分别为 :(5 9± 16 ) μmol/L、(2 6± 7) μmol/L和 (38± 11) μmol/L ,三组间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治疗前阳性组血清NO含量与SAPS总分呈显著正相关 (r =0 6 92 ,P <0 0 1) ;阴性组血清NO含量与SANS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 0 916 ,P <0 0 1)。治疗第 8周末阳性组血清NO含量降低至 (39± 8) μmol/L ,其NO降低值与SAPS减分率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r=0 86 8,P <0 0 1) ;阴性组血清NO含量升高至 (32± 8) μmol/L ,显著高于治疗前 (P <0 0 5 ) ,但仍低于对照组 (P <0 0 1)。NO升高值与SANS减分率呈负相关(r=- 0 916 ,P <0 0 1)。结论 以阳性症状为主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NO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 ;患者血清NO含量变化与疗效之间高度相关。氯氮平可能  相似文献   
7.
口服麦迪霉素肠溶片出现血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麦迪霉素肠溶片出现血尿1例董占华,息沛兴,韩攸村(山东省滨州地区复退军人医院,滨州256612)关键词麦迪霉素;扁桃体炎;血尿;过敏症麦迪霉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种多组分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不良反应偶有肝毒性、耳鸣、听觉障碍、局部刺激等。但导致血尿...  相似文献   
8.
氯氮平与氟哌啶醇对血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氯氮平与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对12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氯氮平组和氟哌啶醇组,并分别再分为阳性症状为主(阳性组)和阴性症状为主(阴性组)。分别用氯氮平或氟哌啶醇治疗8周。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末分别检测血清NO含量,并观察各组之间NO动态变化。选择30名健康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前血清NO含量两阳性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两阴性组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两阳性组之间和两阴性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两阳性组血清NO含量均逐渐下降,到第8周末接近正常水平,与对照组相仿。而氯氮平组的阴性组逐渐上升,与治疗前比较,第4、8周末差异显著,第8周末与对照组相仿;氟哌啶醇组的阴性组逐渐上升,但与治疗前比较,到第8周末差异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显著。治疗后两阳性组差异无显著性;两阴性组,第2、4周末差异无显著性,第8周末有显著差异。结论:氯氮平和氟哌啶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NO含量有影响,阳性症状为主患者的血清NO含量降低,阴性症状为主患者血清NO含量升高,且氯氮平升高以阴性症状为主患者血清NO含量的作用较氟哌啶醇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含量及其与精神病理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32例(患者组)与30例正常儿童作对照(对照组),采用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的NSE100RLA试剂和上海产SN682型全自动r记数仪,测定其血清中NSE和MBP含量。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儿童精神分裂症患儿的精神症状。结果患者组NSE[(20.6±7.2)μL/L]和MBP[(8.1±4.8)μL/L]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8.2±3.0)μL/L和(4.4±0.4)μL/L],(经t检验,P均0.01)。在患者组中,血清NSE与MBP呈正相关(r=0.69,P0.01);血清NSE和MBP与PANSS总分均呈正相关(NSE:r=0.66,MBP:r=0.68,P均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儿血清NSE和MBP含量均升高,并与精神病理性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唾液酸含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唾液酸(SA)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利培酮治疗6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3、6个月末采取血液标本进行血清SA含量测定,同时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并与32名健康者(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逐渐下降,到第6个月末最明显,且与PANSS总分的降低值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期间血清SA含量增高,可能与精神病理学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