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药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不同时间窗内静脉溶栓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72例,根据发病-溶栓时间窗差异分为3组,时间窗分别为≤3.0 h(观察A组)、>3.0~4.5 h(观察B组)、>4.5 h(观察C组),对其中合并心房颤动者溶栓疗效进行评估分析。结果3组患者溶栓24 h后出血转化结果、溶栓3个月时神经功能结局良好率、病死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溶栓时间窗>3 h者,心房颤动可显著增加患者发生PH型、HI型出血转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心房颤动可造成溶栓时间窗≤4.5 h患者神经功能结局不良发生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合并心房颤动与不同时间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结局不良发生情况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溶栓时间窗仍是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重要因素,对于溶栓时间窗≤3.0 h者,合并心房颤动不会对溶栓疗效造成影响;对于发病-溶栓时间>3 h者,心房颤动可能造成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及观察组B,每组32例。选取同期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A采用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B在观察组A的基础上另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后对比患者免疫球蛋白G(Ig G)抗体、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三项检测结果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B的Ig G抗体情况在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较另两组明显偏高(P<0.05);心功能方面观察组A与观察组B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B改善幅度更大(P<0.05)。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另加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达到更优治疗效果,改善心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ACI合并T2DM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未合并T2DM患者71例作为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以Rankin修订量表评分(mRS)评价预后。结果:观察组治疗前血清FABP4水平高于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血清FABP4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3个月预后优良者血清FABP4水平低于预后不良者(P<0.05);血清FABP4水平与ACI合并T2DM患者mRS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FABP4水平与ACI合并T2DM患者mRS评分呈正相关,在评估疾病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01—2017-01收治的124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另给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和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7.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9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8,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疗程、2个疗程、3个疗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情况、双侧大脑中动脉峰流速(Vp)及平均流速(Vm)均显著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老年脑梗死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评价,改善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华法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脑血栓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取90例AF患者,根据华法林抗凝治疗强度分为低强度组(n=45)及标准强度组(n=45),2组均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低强度组开始予以华法林1.25 mg,国际标准化比值(standard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达标范围为1.5~2.1;标准强度组开始予以华法林2.5 mg,INR达标范围为2.2~2.7。所有患者均随访1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临床复合终点事件、安全终点事件、INR及华法林维持剂量。结果 治疗后,2组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和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均高(长)于治疗前(P<0.05),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组牙龈出血、皮肤黏膜出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