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的关系。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保守治疗6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于入院第2、5天应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监测脑水肿指数。入院第2、5天清晨空腹抽静脉血检测血清NO、LPO水平。结果6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发生消化道出血80例,发生率为12.2%。入院第2、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越高(P〈0.05)、发生首次出血时间越短(P〈0.05)、出血持续时间越长(P〈0.05)、出血量越大(P〈0.05)。不同脑水肿指数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NO、LPO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入院第5天脑水肿指数越高,血清NO、LPO水平越高(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指数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血清NO和LPO水平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影响消化道出血患者出血时间、出血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大鼠伤后不同时间下丘脑前部和延髓内脏带脑组织突触膨体素(SYN)和突触蛋白I(SYN-I)表达的变化,以及致应激性胃溃疡的变化。方法将40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n=10)、颅脑损伤后1 h组(T1组,n=10)、颅脑损伤后6 h组(T1组,n=10)、颅脑损伤后12 h组(T1组,n=10)。利用液压装置以1.8个标准大气压的压力打击致大鼠颅脑损伤。应用胃溃疡指数评估应激性胃溃疡,利用免疫印迹法观察各组下丘脑前部和延髓内脏带脑组织SYN和SYN-I的表达变化。结果 C组、T1组、T6组、T12组胃溃疡指数分别为0、7.2±0.6、13.8±1.4、29.1±3.0,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C组相比,下丘脑前部脑组织SYN和SYN-Ia伤后6 h内无明显变化(P〉0.05),伤后12 h SYN和SYN-Ia明显升高(P〈0.05);SYN-Ib伤后1 h即明显升高(P〈0.05)。与C组相比,延髓内脏带脑组织SYN伤后1 h即明显升高(P〈0.05),而SYN-Ⅰb明显降低(P〈0.05);SYN-Ⅰa伤后1 h显著增高(P〈0.05),伤后6 h达高峰,伤后12 h逐渐降低,但仍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颅脑损伤导致的应激性胃溃疡随时间延长逐渐加重;还可导致下丘脑前部和延髓内脏中枢发生突触可塑性的改变,其引起的突触传递效率的改变可能与应激性胃溃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100例面肌痉挛患者行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手术前后采用Cohen评分评价面肌痉挛程度,统计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前Cohen评分均≥2分,平均(2.5±0.7)分;手术后Cohen评分均≤2分,平均(1.1±0.4)分.手术后Cohen评分较手术前显著下降(t=16.75,P<0.01).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头痛、呕吐、面部麻木,发生率为47.0%;并发症发生率为13.0%,其中手术侧口唇疱疹9.0%、耳鸣4.0%.结论锁孔手术微血管减压治疗面肌痉挛患者效果显著,痉挛症状得到大幅度缓解,不良反应轻微,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TEN及VEGF与脑星形细胞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寻找抑制脑星形细胞瘤生长和侵袭的有效方法。方法方便选取2012年11月一2015年11月该院收治的49例星形细胞瘤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49例脑星形细胞瘤及正常脑组织中PTEN基因蛋白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并探讨了PTEN与VEGF的相互关系。结果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脑组织(P<0.05),且瘤组织分化程度越低,PTEN阳性率越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EGF蛋白表达在正常脑组织为阴性,且在I~Ⅱ级与Ⅲ~Ⅳ级星形细胞瘤(r=-0.342,P<0.05)、瘤组织与正常组织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蛋白的表达和VEGF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脑星形细胞瘤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的减少或缺失,均可导致VEGF的表达上升,进而生成肿瘤血管,最终为脑星形细胞瘤的生长和浸润提供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31例儿童DAI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5例,保守治疗26例。结果 出院后随访12个月后,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19例,中残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5例。结论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中DAI常见,病情危重,以意识障碍、继发性癫痫为重要临床特征;儿童神经系统修复能力较强,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TBI)合并高血糖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后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重型TBI合并高血糖66例,均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术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胰岛素强化治疗)和对照组(胰岛素常规治疗),每组33例。两组均给予胰岛素持续静脉泵入治疗1周,观察组空腹血糖控制在3.9~6.1 mmol/L,对照组控制在8~10 mmol/L。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胰岛素敏感指数(IS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并发症。结果 治疗1周,两组ISI、HOMA-IR以及血清CRP、IL-6、IL-8、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而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染发生率(21.21%,7/33)明显低于对照组(54.55%,18/33;P<0.05)。结论 对重型TBI高血糖,术后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有利于胰岛功能恢复,减轻炎性反应,降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糖水皮对创伤性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九〇医院2017-01—2019-06收治的创伤性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54例,根据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n=40)、死亡组(n=14)。分析患者入院72 h内平均血糖(GluAve)、血糖标准差(GluSD)、血糖变异系数(GluCV),比较组间差异。将GluAve、GluCV分为不同亚组,比较不同亚组见的病死率。结果死亡组GCS评分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APACHEⅡ评分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GluAve、GluSD、GluCV均较死亡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平均血糖区间的上升,死亡病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变异度越高,病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GluAve的上升,死亡病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uCV越高,病死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应激性高血糖与不良预后具有相关性,是临床治疗策略的重要部分。临床上,我们不仅要采取必要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将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的区间,更要关注血糖的变异性,将血糖波动控制在合理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纤溶方法治疗脑室系统出血的疗效。方法 76例脑室系统出血患者中,40例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脑室内纤溶治疗(A组),36例采用双侧侧脑室外引流+终池持续引流+脑室内及鞘内纤溶治疗(B组)。结果 A组脑室出血清除时间为(9.3±3.8)d,B组为(7.6±2.7)d,两者相较相差显著(P0.05)。A组的有效率为57.5%(23/40),B组为80.6%29/36),两者相较相差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脑室系统出血患者同时给予脑室内与鞘内纤溶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正>颅内感染是神经外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而重度颅内感染一旦发生,其病死率高,治疗代价昂贵,且预后往往不令人满意。笔者所在科于2006年开始对22例严重颅内感染者采用钻颅侧脑室前角穿刺持续冲洗并配合终池引流及经侧脑室引流管间断注射抗生素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外伤所致的弥漫性脑肿胀,伤情重,变化多,进展快,在极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传统单侧去骨瓣减压术,术中出现恶性脑膨出及术后容易出现对侧颅内血肿或原有脑挫裂伤部位血肿形成或加重,致脑疝而需再次手术[1]。笔者所在科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