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三种神经元谱系相关转录因子(Ascl1-Brn2-Ngn2,ABN)脑内转移治疗帕金森病(PD)的疗效。方法采用SD大鼠单侧纹状体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法建立PD模型并分为高剂量治疗组(n=11)、低剂量治疗组(n=11)和空载病毒PD模型组(空载病毒组,n=8),另设PBS阴性对照组(n=6)。应用立体定向仪将携带ABN基因的慢病毒(LV)注射至PD模型大鼠纹状体,观察行为学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黑质内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多巴胺(DA)及二羟苯乙酸(DOPAC)含量。结果 PBS阴性对照组大鼠未出现明显旋转行为;所有PD模型大鼠自术后第7~10d左右开始出现偏侧PD症状,动物自发向右侧旋转,肌内注射APO后出现快速向右侧旋转(10~17次/min)。基因治疗前空载病毒组大鼠与两治疗组相比,平均旋转圈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空载病毒组大鼠在空载慢病毒注射前后未见有明显旋转行为改善(P0.05);而两ABN基因治疗组在治疗后3周有显著的旋转行为改善(均P0.05),其中高剂量治疗组在治疗后2周出现平均旋转圈数减少,趋势较低剂量治疗组更加明显。PBS阴性对照组术侧黑质内TH表达最高,空载病毒组大鼠TH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经ABN基因治疗后的两组大鼠TH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空载病毒组,但仍低于PBS阴性对照组。移植后12周,空载病毒组DA及DOPAC水平均显著低于PBS阴性对照组(均P0.05);而ABN基因高低剂量组中DA及DOPAC含量均明显高于空载病毒组(均P0.05),但仍低于PBS阴性对照组。结论 ABN基因脑内转移可显著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再生、增加纹状体多巴胺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
建立参芪扶正注射液2种中间品中6种药效成分的HPLC-UV-ELSD分析法,并探讨在不同检测器上建立一测多评分析法的可行性。选取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黄芪甲苷分别作为黄酮类成分和皂苷类成分的内标,计算芒柄花苷、9,10-二甲氧基紫檀烷-3-O-β-D-吡喃葡萄糖苷、2'-羟基-3',4'-二甲氧基异黄烷-7-O-β-D-吡喃葡萄糖苷、黄芪皂苷Ⅱ相对于各自内标的相对校正因子,最后将样品一测多评法测定结果与外标法相比较。在黄酮类成分的UV检测中,14份样品一测多评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外标法近似,相对偏差绝对值总体在5%以内。对于皂苷类成分的ELSD检测,2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对偏差绝对值为0.48%~23.17%。在UV检测器上所建的一测多评方法较稳定,能够作为替代法起到节省对照品的作用,而在ELSD上所建一测多评方法准确度不如外标法,其原理与适用范围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颈侧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腔镜辅助)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 年9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甲状腺恶性结节患者共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30 例。观察组采用颈侧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腔镜辅助)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手术。对照组采用颈前切口颈白线入路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切口疼痛评分、美容满意度、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美容满意度、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颈侧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腔镜辅助)实施甲状腺癌根治手术要明显优于传统的颈前切口颈白线入路,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及实施。  相似文献   
4.
罗雨  李文龙  瞿海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6,41(19):3515-3519
近红外光谱分析法以其快速、无损、样品几乎无需处理、信息丰富等优点在制药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方法开发的生命周期中,分析方法需要经过规范的验证才能投入使用,而目前对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法的具体实验性验证尚无明确的标准与判别指标,各类文献报道中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法进行了评估与验证。该文对药学领域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法的验证进行综述,对现有的相关标准文件内容与主要的验证思路进行分析、讨论,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药学领域的规范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儿童期起病的成人生长激素缺乏症(Co-AGHD)的病因分布、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矮小门诊定期随诊的42例Co-AGHD患者出生情况、病因、临床特点、影像检查及治疗情况。根据是否接受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替代治疗,分为治疗组(n=12例)和未治疗组(n=30例),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男性患者的比例高于女性。先天性病因39例,其中垂体发育不良20例,合并空泡蝶鞍3例,部分空泡蝶鞍1例,其他病因不详。获得性病因3例,均为颅咽管瘤术后患者。两组rhGH替代治疗在改善肝功能异常和血脂异常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o-AGHD病因多是先天性,其中大多患者出生史异常并伴有垂体发育不良。AGHD易合并多种代谢相关疾病。rhGH替代治疗在改善肝功能异常和血脂异常方面的有效性仍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探讨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存质量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湖南省新宁县少数民族地区482名居民,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全部482名居民生存质量得分生理领域(58.42±14.73)分,心理领域(57.37±13.39)分,社会关系领域(60.20±15.05)分,环境领域(52.40±13.92)分;生理、心理、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生存质量高文化程度居民高于低文化程度居民(F=23.235、24.222、19.602、16.838,P<0.05),非农业劳动者高于农业劳动者(t=-3.838、-3.723、-3.139、-3.154,P<0.05),高收入居民高于低收入居民(F=15.400、15.953、5.988、18.042,P<0.05),未婚居民高于已婚居民、离婚和丧偶居民(F=15.400、15.953、5.988、18.042,P<0.05),年龄越大,生存质量得分越低(F=31.191、14.614、12.146、11.211,P<0.05);社会关系领域生存质量其他少数民族居民高于瑶族居民和汉族居民(F=4.514,P<0.05);不同性别居民生存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民族、文化程度是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存质量自我综合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湘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文化程度、民族、收入水平等。应从教育、民族交流、经济发展等方面提高少数民族居民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罗雨  钱易  黄海 《肿瘤学杂志》2019,25(6):498-502
摘 要:[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联合5-氮杂胞苷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增殖、侵袭能力及miR-124、miR-7、白细胞介素-11(IL-11)水平的影响。[方法] 计算硼替佐米和5-氮杂胞苷的IC50值,检测硼替佐米(Bor组)和5-氮杂胞苷(5-Aza组)单独和联合使用(5-Aza+Bor组)对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ARO细胞活力、凋亡率、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检测各组miR-124、miR-7、IL-11水平。采用CCK-8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分析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采用qPCR法检测miRNA和mRNA水平,WB法检测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硼替佐米和5-氮杂胞苷的IC50值分别为110ng/ml和5.5μmol/L。培养24h后Bor组和5-Aza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低于Control组,而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Control组,且5-Aza+Bor组细胞活力(0.44±0.08)显著低于Bor组和5-Aza组(F=5.142,4.456;P均<0.001),而凋亡率(19.78%±1.67%)显著高于Bor组和5-Aza组(F=6.664,6.582;P均<0.001)。作用24h后,5-Aza+Bor组的迁移(31.78%±2.28%)(F=10.455,9.832;P均<0.001)和侵袭率(28.74%±2.15%)(F=11.135,10.739;P均<0.001)均显著低于Bor组和5-Aza组。5-Aza+ Bor组的miR-124、miR-7水平显著高于Bor组和5-Aza组(P<0.01),Bor组和5-Aza组IL-11显著低Control组(P<0.01),5-Aza+ Bor组的IL-11显著低于Bor组和5-Aza组(P<0.01)。[结论] 硼替佐米与5-氮杂胞苷联合使用与单独使用相比,可进一步的抑制甲状腺未分化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可能与其可上调miR-124、miR-7水平和抑制IL-1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15例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利多卡因注射液0.1 g+25%硫酸镁注射液1.25 g静脉滴注1 h,每周一次,根据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决定治疗次数,一般为1~3次。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2月、4月、末次随访疼痛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9.7(8~35)月。治疗前NRS评分为(8.9±0.7)分,治疗后1周(6.1±1.9)分,2周(2.6±1.3)分,4周(2.1±1.7)分,2月(2.2±1.6)分,4月(2.1±1.7)分,末次随访(2.1±1.8)分。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周、2周、4周、2月、4月、末次随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00%、100%、100%、100%、93%。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除治疗后1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15例患者在静滴过程中,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不适。结论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15例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2%利多卡因注射液0.1 g+25%硫酸镁注射液1.25 g静脉滴注1 h,每周一次,根据患者疼痛缓解情况,决定治疗次数,一般为1~3次。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2月、4月、末次随访疼痛情况。结果 1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9.7(8~35)月。治疗前NRS评分为(8.9±0.7)分,治疗后1周(6.1±1.9)分,2周(2.6±1.3)分,4周(2.1±1.7)分,2月(2.2±1.6)分,4月(2.1±1.7)分,末次随访(2.1±1.8)分。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2周、4周、2月、4月、末次随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100%、100%、100%、100%、93%。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除治疗后1周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患者在静滴过程中,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等不适。结论 利多卡因联合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顽固性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妊娠期、哺乳期至成年前饮水氟铝联合暴露对子代大鼠骨组织中mi RNA-133a及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只健康清洁级SD妊娠大鼠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对照(自来水)组和氟化钠(60、240 mg/L)、氯化铝(600、1 000 mg/L)染毒组以及氟化钠+氯化铝染毒组,每组4只。采用自由饮水方式染毒,母鼠染毒时间为妊娠第0天至仔鼠出生后第21天(断乳);断乳后,从每组随机选取8只仔鼠(雌雄各半),继续以同组浓度和方式染毒至出生后第90天。测定尿、骨中氟、铝的水平及血清B-ALP水平以及骨组织中mi RNA-133a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除单独氯化铝染毒组和6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外,其余染毒组仔鼠的尿氟浓度均升高(P0.05),氟铝联合染毒对不同性别仔鼠尿氟浓度的影响在各浓度Na F+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均表现为拮抗作用(P0.05);除单独Na F染毒组和240 mg/L Na F+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外,其余染毒组仔鼠的尿铝浓度均升高(P0.05),氟铝联合染毒对尿铝浓度的影响在6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表现为协同作用,在其余各浓度Na F+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均表现为拮抗作用(P0.05);除单独氯化铝染毒组和6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外,其余染毒组仔鼠骨氟含量均升高(P0.05),氟铝联合染毒对不同性别仔鼠骨氟含量的影响在各浓度Na F+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均表现为拮抗作用(P0.05);单独氯化铝染毒组和24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仔鼠的骨铝含量均升高,氟铝联合染毒对骨铝含量的影响在各浓度Na F+氯化铝联合染毒组中未见交互作用(P0.05)。与对照组比较,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和6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24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仔鼠血清中B-ALP的水平均降低(P0.05),氟铝联合染毒对血清中B-ALP水平的交互作用以拮抗为主(P0.05);60 mg/L Na F染毒组、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和60 mg/L Na F+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60 mg/L Na F+1 000 mg/L氯化铝染毒组、240 mg/L Na F+600 mg/L氯化铝染毒组仔鼠骨组织中mi R-133a的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氟铝联合染毒对骨组织中mi R-133a表达水平的交互作用以拮抗为主(P0.05)。结论氟铝联合暴露可能通过升高骨组织中mi R-133a表达和降低血清中B-ALP水平,从而抑制妊娠期、哺乳期至子代大鼠成年前仔鼠骨组织中成骨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