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BBA)位于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床突上段前壁、前内侧壁或前外侧壁,发出于ICA主干,通常与ICA分支无关。在颈内动脉的动脉瘤中血泡样动脉瘤占0.9%~6.5%~([1]),在所有颅内动脉瘤中占1.0%~([2])。血泡样动脉瘤多为小动脉瘤或微小动脉瘤,瘤壁薄而脆弱,瘤体呈半球形凸起,出血后易在短期内进展为囊状动脉瘤,因此BBA在早期复发率及术后出血率相当高,且手术风险较高,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保留骨膜对体内保存颅骨骨瓣生理活性的影响。方法 2012~2013年去骨瓣减压骨瓣均行体内皮下保存。2012年无骨膜组32例,颅骨骨瓣均未保留骨膜;2013年保留骨膜组35例颅骨骨瓣均保留骨膜,均于术后4~8周内早期行颅骨成形术,术后60个月内定期行CT检查,以观察自体颅骨愈合及骨吸收情况。结果 35例保留骨膜修补术病人颅骨均存活,骨愈合率高,修补术后1、6、12和24、60个月颅骨愈合率分别为0、54.3%、80%、100%、100%;术后颅骨吸收率均为0。无骨膜组修补术32例病人颅骨均存活,骨愈合率低,修补术后1、6、12和24、60个月颅骨愈合率分别为0%、18.8%、56.3%、81.3%、84.4%;术后5年随访有5例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颅骨吸收及颅骨塌陷,有3例病人再行钛网颅骨修补。结论保留骨膜颅骨骨瓣体内保存并早期原位回植能够保证回植颅骨骨瓣的生理活性,术后出现自体骨吸收几率低。  相似文献   
3.
正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以椎-基底动脉显著扩张、延长、扭曲或成角为特征的少见的脑血管异常性疾病。普通人群发生率为0.06%~5.8%~([1])。该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特征。VBD的治疗尚无疗效肯定的方案,临床主要侧重于内科对症治疗和外科手术干预处理扩张血管,现将我院双支架套叠植入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起病的VBD 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