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扩张延长症(VBD)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VB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分析。结果2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均有动脉粥样硬化,均有后循环缺血症状,均行CT血溶造影或DSA确诊。1例患者DSA检查后突发意识更新丧失、呼吸停止,抢救无效死亡;另1例CT血管造影确诊后9个月,病情突然恶化,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检查可以明确诊断该病,目前对该病没有特殊的治疗手段,但影像学证实椎基底动脉管壁有附壁血栓者,均应进行抗凝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相似文献   
2.
豆纹动脉动脉瘤(LSAs)是一种较为少见的颅内动脉瘤,其破裂出血是导致深部脑出血的罕见原因,可表现为基底节实质内出血(IPH),易误诊为非动脉瘤性高血压脑出血(HICH)而延误治疗。近年来由于影像学检查技术手段的快速进步,LSAs检出率逐渐提高。LSAs的发生发展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其具体的病因及自然病程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对于LSAs的治疗主要采用开放手术夹闭、血管内治疗(EVT)以及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GKS)。然而大多数关于LSAs的报道都是通过个案或小病例系列来阐述的,不同治疗方式效果、预后等仍存在较大的争议。该文对LSAs及其治疗策略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3, 50(6): 84-91]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00年6月至2010年7月以来收治的13例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患者仅行开颅探查术,其余11例行手术切除,肿瘤均完全切除,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视力改善者3例,5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其中3例伴有外展神经麻痹,4例出现手术同侧面部麻木.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成功切除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并减少神经损伤的并发症.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eatment of 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 Method The clinical data of 13 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 patients from June 2000 to July 2010 were analyzed. Results Exploratory craniotomy was used for 2 patients,the tumor was totally removed in 11 patients. There was no postoperative death. There were 3 patients having improved eyesight.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cluded oculomotor nerve palsy in 5 patients including abducens nerve palsy in 3 patients, and facial paralysis of ipsilateral side in 4 patients. Conclusions Through reasonable approach,cavernous sinus hemangioma could be totally removed with low complication rate.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破裂7例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术中发生破裂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2004年7月至2008年7月期间161例动脉瘤在接受栓塞治疗过程中7例动脉瘤再次发生破裂。通过对动脉瘤栓塞过程中破裂的处理,分析动脉瘤破裂的原因、预防及治疗。结果术中再破裂的发生率占动脉瘤介入治疗的4.3%,1例破裂由导丝引起,5例发生于弹簧圈栓塞过程中,1例由弹簧圈过度填塞引起。6例恢复良好,1例死亡。结论动脉瘤栓塞术中破裂出血与手术操作、动脉瘤形态及术中血压波动有关。一旦发生术中破裂,应继续对动脉瘤进行填塞,处理得当,多数术中动脉瘤破裂的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5.
<正>颈内动脉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BBA)位于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床突上段前壁、前内侧壁或前外侧壁,发出于ICA主干,通常与ICA分支无关。在颈内动脉的动脉瘤中血泡样动脉瘤占0.9%~6.5%~([1]),在所有颅内动脉瘤中占1.0%~([2])。血泡样动脉瘤多为小动脉瘤或微小动脉瘤,瘤壁薄而脆弱,瘤体呈半球形凸起,出血后易在短期内进展为囊状动脉瘤,因此BBA在早期复发率及术后出血率相当高,且手术风险较高,到目前为  相似文献   
6.
黄兴  朱东  杨钟熙  邬巍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3):3103-3104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指颅内出血积聚于硬脑膜下腔,伤后3 w以上出现症状者.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100~300 ml.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较为突出,部分有痴呆、淡漠和智力迟钝等精神症状,少数可有偏瘫、失语和局灶性癫痫等局灶性神经症状.多好发于中老年人,因其外伤史不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等原因,极易被忽视而危及生命.如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手术,效果满意.疗效欠佳或病死者,多因未及时诊治、病情危重或伴有并发症者.头部CT是诊断此病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ertebrobasilar dolichoectasia,VBD)是一种以椎-基底动脉显著扩张、延长、扭曲或成角为特征的少见的脑血管异常性疾病。普通人群发生率为0.06%~5.8%~([1])。该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特征。VBD的治疗尚无疗效肯定的方案,临床主要侧重于内科对症治疗和外科手术干预处理扩张血管,现将我院双支架套叠植入术治疗三叉神经痛起病的VBD 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tSAH),多与脑挫裂伤、硬膜下血肿等并行发生.老年人因为劳动及活动量减少,摔伤及交通事故是老年患者多见的致伤原因.tSAH患者的症状缺乏特异性,故临床上很容易被忽视,尤其在老年患者.临床上tSAH后尽管部分老年患者血肿量不大,但仍有部分神经功能受损情况出现.本研究通过对tSAH老年患者预后因素的分析,探讨老年患者神经功能受损的病因.  相似文献   
9.
岩斜坡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岩斜坡区脑膜瘤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生存期及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总结1998年3月至2010年5月的32例岩斜坡区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0例采用颞下经小脑幕入路,9例采用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13例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结果肿瘤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11例,围手术期死亡l例。结论针对肿瘤不同的生长位置采用合适的入路可提高手术切除的治愈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中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具有副损伤小、且能够显露整个斜坡区的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岩斜坡区脑膜瘤的切除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