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血管局部突起、囊变等异常改变而出现的脑血管瘤样突起,若动脉瘤不破裂,患者很少有自主症状,即使有,也是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头晕等.但是一旦动脉瘤破裂出血,一般表现是颅内自发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也有并发颅内血肿病例发生,这样的病例多见于大脑中动脉分叉处的动脉瘤破裂.该病有极高的病死率,约1/3的患者发病后来不及到医院就诊即死亡,约1/3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死亡,仅约1/3的患者生存下来.目前治疗颅内动脉瘤主要有两种手段,一种是新兴的介入治疗,一种是经典的开颅动脉瘤夹闭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Ⅰ型前胶原前肽(procollagenⅠCpropeptide,PICP)、Ⅲ型前胶原前肽(procollagenⅢN-propeptide,PⅢNP)、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及层黏蛋白(laminin,LN)在脑积水形成的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我院颅脑损伤及自发性颅内出血(波及到蛛网膜下腔及脑室系统)的患者,入院时不同时间点检查患者脑脊液中TGF-β1、PICP、PⅢNP、HA、LN的水平,同时随访上述患者在半年内发生脑积水的情况,比较出现与未出现脑积水患者脑脊液中TGF-β1、PICP、PⅢNP、HA、LN水平的差异。分析患者脑脊液中TGF-β1分别与PICP、PⅢNP、HA、LN表达的相关性及其时间-浓度关系。结果收集病例83例,随访半年,53例未出现脑积水(A组),30例出现脑积水(B组),结果显示,出现脑积水的患者在脑脊液各个时间点的TGF-β1、PICP、HA、LN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出现脑积水的患者。83例患者脑脊液中TGF-β1与PICP、PⅢNP、HA、LN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248、0.7951、0.9078、0.7572。脑脊液中TGF-β1在7天时达到高峰期,之后逐渐下降,而PICP、PⅢNP、HA、LN在脑脊液中的表达是在TGF-β1达到高峰后快速上升,后缓慢下降。结论脑脊液中TGF-β1、PICP、PⅢNP、HA、LN与脑脊液系统出血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TGF-β1在脑脊液系统出血后的表达可能促进了PICP、PⅢNP、HA、LN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4.
申娟茹  李俊玲 《全科护理》2013,11(5):460-46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高血压病病人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中年人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工作压力大、社会负担重,这又使高血压的发病逐渐趋于年轻化,严重威胁着中年人的健康。现将中年高血压病病人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其护理干预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妊娠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集中管理、团队管理、综合护理干预、营养治疗学手段、健康教育路径、电话随访、个性化护理方面综述了妊娠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提出早诊断、早管理、开发研究适合妊娠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研究工具、关注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加强医院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  相似文献   
6.
申娟茹  李俊玲 《护理研究》2013,(28):3155-3156
高血压脑出血是目前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的血压升高、变化是导致病人脑出血进一步增加的主要因素,有研究资料显示,脑出血早期血压变异是病人预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1]。因此对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早期血压强化控制,可以显著降低出血增加的发生率[2]。收集郑州大学  相似文献   
7.
从集中管理、团队管理、综合护理干预、营养治疗学手段、健康教育路径、电话随访、个性化护理方面综述了妊娠糖尿病护理干预研究进展。提出早诊断、早管理、开发研究适合妊娠糖尿病健康管理的研究工具、关注妊娠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加强医院和社区的联系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介绍糖尿病病人知识掌握情况的测评工具及糖尿病病人健康知识水平现状,指出目前我国糖尿病病人健康管理知识的掌握情况欠佳,建议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强度及频次,给予病人有针对性的个体化的指导,提高病人的糖尿病知识水平,纠正病人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误区,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达到控制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经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治疗脑桥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脑桥出血患者108例,根据治疗方式分成两组,保守治疗组和开颅手术治疗组(经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其中保守治疗组94例,手术治疗组14例,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量、合并症和并发症是否存在差异,若无明显差异,随访3个月,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改良Rankin(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情况和病死率。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出血量、合并症和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随访3个月,保守治疗组和开颅手术治疗组死亡患者分别为49例和3例,两组病死率分别52.1%、21.4%,开颅手术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保守组(χ2=4.600,P<0.05)。改良Rankin评分为保守治疗组4(3,5),开颅手术组为3(2,3),发病3个月后改良Rankin评分比较开颅手术组优于保守治疗组(Z=-2.994,P<0.01)。结论 桥小脑角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治疗脑桥出血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