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醒后卒中(wake-up stroke,WUS)与非WUS患者凝血功能的差异,以探索WUS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2020年5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发病72?h内的首次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同期非卒中入院、既往无卒中病史且性别、年龄(±5岁)匹配的患者为对照组。根据是否为WUS将AIS组分为WUS组和非WUS组。收集入组患者入院第2日的凝血功能检测结果。比较AIS组和对照组以及WUS组和非WUS组间的凝血功能差异。在AIS患者中,进一步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凝血功能与WUS的相关性。 结果 AIS组和对照组各342例,AIS患者中WUS 67例(19.6%),非WUS 275例(80.4%)。单因素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AIS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23.2(20.7~26.3)s?vs.?24.0(21.6~26.8)s,P=0.019)和凝血酶时间[18.4(17.9~19.1)s?vs.?18.9(18.3~19.4)s,P<0.001]缩短,而D-二聚体[270.0(170.0~460.0)ng/mL?vs.?220.0(137.5~352.5)ng/mL,P<0.001]、纤维蛋白原[287.0(243.8~331.0)g/L?vs.?255.0(221.0~292.3)g/L,P<0.001]及纤维蛋白降解产物[1.1(0.6~1.6)μg/mL?vs.?0.7(0.4~1.1)μg/mL,P<0.001]水平升高。在AIS患者中,WUS组较非WUS组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更严重[NIHSS 3(2~6)分?vs.?2(1~4)分,P=0.005]、采血前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比例更高(94.0%?vs.?84.0%,P=0.034),2组的发病到采血时间分布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1)。凝血功能方面,WUS组的APTT较非WUS组延长[24.8(21.5~27.5)s?vs.?22.9(20.5~25.9)s,P=0.004],其余凝血功能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TT延长与WUS独立相关(OR?2.082,95%CI?1.156~3.751,P=0.015)。 结论 WUS患者的APTT较非WUS患者延长,提示WUS患者可能具有更差的内源性凝血活性。  相似文献   
2.
张俊  朱慧芳  王小雅 《河南中医》2022,42(4):571-574
目的:观察补肾化瘀生新方协同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  相似文献   
3.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s,AM)是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一类分子的统称。CD54抗原,即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CD106抗原,即脉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两种粘附分子,本文就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中作用机制进行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塞通胶囊对大鼠梗死脑组织自体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方法参照改良ZeaLonga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40只,另设健康大鼠40只为正常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以血塞通胶囊60、40、20mg/(100g·d)灌胃,正常组和模型组以1ml/(100g·d)生理盐水灌胃,各组均灌胃28天。分别于给药后1、3、7、14、28天取材8只大鼠,检测梗死边缘区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3型β微管蛋白(IIIβ-Tubulin)表达变化。结果正常组偶见BrdU、MAP-2、GFAP、IIIβ-Tubulin表达阳性细胞,模型组和中药高、中、低剂量组各时间点梗死边缘区BrdU、MAP-2、GFAP、IIIβ-Tubulin表达阳性细胞均较正常组显著增加(P0.05);中药高、中剂量组在给药后1、3、7、14天时BrdU、MAP-2、GFAP、IIIβ-Tubulin阳性细胞数较模型组同时间点显著增多(P0.05)。结论血塞通胶囊可促进梗死脑组织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参与损伤脑组织的修复和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记忆的雨水洗去了岁月的铅华.已经远去的往事又欢蹦乱跳地向我走来,已经模糊了的你的影子,在我的脑海里重又变得鲜活起来。这个城市的某些气息唤醒我的记忆,从前世到今生,连绵婉转。其实只要爱过.只要你的生命我曾来过.人生何必相互拥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 (SGLT2)抑制剂(达格列净)联合新活素治疗高血压伴心力衰竭(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Toll样受体4/核转录因子-κB (TLR4/NF-κB)信号通路指标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38例高血压伴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单一组和联合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基础治疗,单一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新活素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接受达格列净联合新活素治疗。治疗7 d后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率(HR)]、运动耐力[6 min步行试验距离(6 MWT)]、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相关指标[TLR4、NF-κB、白细胞介素-1β (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吻合方式对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150例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给予B-Ⅱ+Braun吻合治疗,观察组75例给予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治疗,观察两组胃食管反流情况、胃肠功能、术后营养状态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pH值、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进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红蛋白、体质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66%)低于对照组(12.00%)(P<0.05)。结论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可加快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胃食管反流情况,改善营养状况,同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侧支循环对非急性期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为此类患者临床治疗决 策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09年7月-2015年12月入住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积极药物治疗的非 急性单侧症状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根据美国介入治疗神经放射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and Therapeutic Neuroradiology,ASITN)/介入放射学会(Society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SIR)侧支血流分级系统标准评估每位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分为侧支良好组(ASITN/SIR 分级0~2级)及侧支不良组(ASITN/SIR分级3~4级)。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两组患者责任血 管相关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及相关血管性死亡情况;采用Cox回归法分析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危 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302例患者,其中222例为侧支良好组,80例为侧支不良组,随访2~8年,中位随访时 间为4.0(3.0~5.0)年。随访期间,共45例(14.9%)发生了责任血管相关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侧 支良好组缺血性血管事件2年累积复发率及死亡率均低于侧支不良组(血管事件复发率:14.3% vs 23.8%,P =0.008;死亡率:4.4% vs 10%,P =0.006)。Cox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冠心病史、侧 支循环差(RR 1.86,95%CI 1.03~4.53,P =0.041)和出院时mRS>2分(RR 3.43,95%CI 1.69~6.96, P =0.001)是影响责任血管相关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对于非急性症状性单侧颈内/大脑中动脉闭塞患者,尤其侧支循环不良者,即使经过严格的 药物治疗,2年内仍存在较高的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和血管性死亡风险。高龄、冠心病史、侧支循环差 和出院时mRS>2分是其缺血性血管事件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某医科大学不同专业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和饮食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饮食行为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不同专业学生682人。结果医学相关专业大学生在营养知识最高达86%、态度最高达86%和饮食行为53.25%,均比非医学相关专业高。所有大学生对营养知识掌握均较好、营养态度积极程度较高,但是在饮食行为方面较差。结论医科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应加强营养教育,提高营养知识和态度,促进其改变不良的饮食行为,促进健康。  相似文献   
10.
脑血管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诊断椎动脉夹层的主要依据,是观察动脉夹层形态学改变的重要手段.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例应用基底平行解剖扫描磁共振成像(BPAS-MR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显示血管外轮廓并动态监测血管形态学改变的颅内段椎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通过PubMed数据库以"Basi-parallel anat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