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医院重点部门的消毒质量现状,为下阶段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和微生物室工作人员一起,对重点部门的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透析液、透析用水等进行采样监测。结果 2014年1-6月共采集标本175份,合格167份,总合格率为95.4%。结论开展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及早发现消毒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措施,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院神经外科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情况,为预防多重耐药菌院内感染提供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对本院2013年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进行细菌监测和耐药性分析。结果神经外科共监测多重耐药菌阳性菌株124株,其中鲍曼不动杆菌66株,占53.2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32株,占25.81%;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株,占12.9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占8.06%。感染部位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占78.23%;其次为颅内感染,占8.87%。结论神经外科多重耐药菌感染以肺部感染为主,这与神经外科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患者昏迷时间长容易引起坠积性肺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相关因素。方法抽取2013-06—2016-02我接收治的24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22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为研究组,123例非血管性痴呆患者为对照组。CT扫描检查2组脑白质疏松情况、梗死病灶特征及位置等基本信息。比较2组基本资料、血管性疾病情况、生活习惯、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及脑梗死发病部位。结果 2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文化程度、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及吸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史及多发性脑梗死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丘脑、枕叶、顶叶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基底节、颞叶及额叶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文化程度、年龄、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饮酒、吸烟、脑卒中史、多发性脑梗死、基底节、颞叶及额叶脑梗死均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临床应了解患者是否具备以上指征,从而制定有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特点及规律,分析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防控措施。方法分析1463例高危新生儿医院感染的临床资料,对新生儿下呼吸道感染自身因素、侵入性操作等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患儿1463例,发生医院感染35例,感染例次率为2.39%,共22例患儿发生VAP,VAP发生率为18.98‰。其中≤1000 g体重组患儿8例,VAP发生率为47.62‰;1001-1500 g体重组患儿79例,VAP发生率为27.52‰;1001-1500 g体重组患儿392例,VAP发生率为18.06‰;〉2500 g体重组患儿984例,VAP发生率为17.06‰。22例VAP患儿的痰标本共培养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3株,占79.31%;革兰阳性菌6株,占20.69%。结论随着NICU患儿出生体重的增加,VAP发生率明显呈下降趋势,医院应针对高危新生儿的危险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其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病原菌分布和药敏实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86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的脑脊液标本,行病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进行多重耐药菌筛查及耐药情况分析。结果 86份脑脊液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8株,占40.43%,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氏阳性菌56株,占59.57%,以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92.86%)、磺胺甲噁唑(78.57%)耐药率较高;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100%)、头孢噻肟(91.67%)耐药率较高,对环丙沙星(8.33%)耐药性低;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100%)耐药率较高,对氨苄西林、万古霉素、环丙沙星及庆大霉素无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100%)耐药率较高,对庆大霉素、万古霉素、头孢噻肟及氯霉素无耐药性。结论 细菌性脑膜炎患儿感染的病原菌情况较复杂,不同病原菌对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敏感性,临床可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对症给药,规范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新生儿脓疱病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进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新生儿脓疱病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6-8月的疑似医院感染暴发的新生儿脓疱病的感染率进行调查分析,将其作为对照组,分析导致新生儿脓疱病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在对实施相关预防控制措施之后的2013年10-12月间的新生儿脓疱病的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将其作为观察组。结果导致出现新生儿脓疱病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多种多样,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病区的建筑布局及工作流程、医院消毒隔离制度的执行情况、母婴同室的管理工作、新生儿的管理、室内环境、抗生素的使用情况等都会对新生儿脓疱病的医院感染暴发产生一定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之后,新生儿脓疱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与控制之前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导致新生儿脓疱病医院感染暴发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医院在新生儿管理工作中,要积极做好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有效预防新生儿脓疱病的发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目标检测对于肝移植术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行肝移植术后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125例,对患者实施目标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给予患者针对性干预,并对患者临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共计21例患者确诊为VAP,发生率为16.8%,其中3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14.3%;患者的平均通气时间为(7.2±3.8) d,其中61.9%的患者于术后5-14 d 发生VAP,3例死亡患者均为术后7 d发病。结论采用目标监测对肝移植患者的日常临床数据进行前瞻性分析,有助于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对于提高肝移植手术效果,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脑梗死并发肺部感染炎症细胞因子基因多态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脑梗死患者180例,根据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n=50例)和无肺部感染组(n=1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IL-6基因-572 C/G基因多态性,分析其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肺部感染组的血清IL-6、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PLT)水平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两组谷丙转氨酶(ALT)、尿素氮(BUN)、血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肺部感染组基因型GG频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P<0.05),两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GC、CC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GG基因型患者的IL-6、WBC水平高于CC+CG基因型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侵入性操作、合并基础疾病、既往肺部疾病、IL-6-572 C/G为影响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IL-6基因-572 C/G的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患者肺部感染有关,基因G可能是易感基因,基因型GG可能是易感基因型,CC基因型是保护基因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和药敏试验结果。方法抽取南阳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VAP新生儿152例, 均采集患儿痰液标本进行菌株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统计病原菌分布情况和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 152例VAP新生儿中共分离出152株病原菌, 其中革兰阴性菌110株(72.37%, 110/152), 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8株(25.00%, 38/152)、肺炎克雷伯菌28株(18.42%, 28/152)、肺炎链球菌23株(15.13%, 23/152);革兰阳性菌42株(27.63%, 42/152), 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25株(16.45%, 25/152)、溶血葡萄球菌8株(5.26%, 8/152)、表皮葡萄球菌7株(4.61%, 7/152)。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耐药率均为100.00%(38/38), 对头孢他定、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13.16%(5/38)、10.53%(4/38);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氨曲南耐药率较高, 分别为100.00%(28/28)、89.29%(25/28), 对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脑梗死老年患者8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有氧运动,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抗阻运动。观察两组患者自主神经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心率变异性指标总功率(TP)、高频功率(HF)及归一化高频功率(HFn)均较干预前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低频功率(LF)、归一化低频功率(LFn)及LF/HF 均较干预前下降,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指标TP、HF、HFn、LF 及LFn 均较干预前降 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研究组低频压力反射敏感性高于对照组。结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可有效调节老年脑梗死患者交感神经以及迷走神经张力,使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趋于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