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慢性硬膜下血肿42例改进术式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传统的钻孔引流术常导致颅内积气、蛛网膜损伤后硬膜下积液、严重脑损伤继发血肿的并发症,本文将探讨新术式在减少并发症和提高疗效方面的效果。方法 42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均采用局麻下钻孔,具体钻孔点依血肿最大层面而定,钻开骨孔约1cm大小,于骨孔最高及最底处分别切开硬膜孔约引流管直径大小,留置2根引流管然后缝合头皮,从上管持续9.0%NS冲洗,从下管引流清亮后停止冲洗,注入尿激酶,闭管,结束手术。结果 手术后症状缓解100%,手术后3天复查头颅CT血肿消失40例(95.2%),2例(4.8%)少量残余自行吸收;仅2例颅内少量积气(4.8%)系操作不当导致空气逸入颅腔;1例蛛网膜破裂导致硬膜下积液;1例因引流管刺激脑皮层诱发癫痫,拔除引流管后缓解;无一例继发血肿及脑损伤或其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无一例复发。结论 本手术方式可明显减少传统手术方式的并发症,缩短了住院周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运用显微手术治疗9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疗效和复发影响因素。结果所选患者使用显微外科手术肿瘤全切74例,占77.1%,次全切19例,占19.8%,部分切除3例,占3.1%;出院时恢复良好57例(59.4%),基本好转26例(27.1%),显效8例(8.3%),进步5例(5.2%),无1例死亡;随访1~3年,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恢复正常者58例,占60.4%,38例复发,其中19例再次手术,死亡3例(非手术死亡),15例拒绝再次手术,死亡6例;低级别胶质瘤复发的发生率为15.4%,明显低于高级别胶质瘤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于等于40岁的发生率为29.2%,明显低于大于40岁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的复发发生率为16.2%,明显低于次全切、部分切除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可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使手术疗效大大提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且术后的复发率与肿瘤组织分型、年龄、手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标准大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8例重型颅脑损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减压,术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评定标准对其进行评定,并观察其并发症。结果:术后出现迟发血肿9例,切口脑脊液漏2例,对侧硬膜下积液5例,肺部感染3例,癫痫1例。术后6个月78例均获得随访,恢复良好16例,中残17例,重残15例,植物生存12例,病死18例;术后因继发颅内高压而再次手术患者5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但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特征,出现并发症时要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压性脑出血(HCH)患者IL-17、MMP-9水平的影响,探讨IL-17、MMP-9在脑出血病程进展和恢复中的意义.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58例HCH患者分别行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常规开颅手术,并利用ELISA方法检测术前、发病后48 h、7d、14d的血清IL-17、MMP-9水平,分析不同术式对IL-17、MMP-9水平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IL-17、MMP-9水平随疾病进展在术后48 h达峰值,随后分别开始下降,微创组IL-17、MMP-9下降速度明显比手术组更快(P<0.05).微创组治疗后7、14d的CS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组(P<0.05).手术前后IL-17表达与CSS评分、CRP水平正相关.结论 早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开颅手术,可显著降低IL-17、MMP-9、CRP等炎症因子水平.IL-17与CSS评分、CRP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作为脑出血术后恢复较好的生物学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颅脑损伤(TBI)患者兴奋性毒性指数(EI)的影响。方法 48例急性TBI患者按GCS评分分为轻型组(MI组)、中型组(MO组)及重型组(SE组),根据治疗方法每组又分为两亚组,即常规治疗组(c组)及低频rTMS治疗组(r组),每亚组8例患者。治疗7 d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Glu)、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的浓度并计算出兴奋性毒性指数(EI)=[Glu]×[Gly]/[GABA]。结果对于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与c组相比,r组脑脊液Glu、Gly、GABA浓度及EI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于中型颅脑损伤患者,与c组相比,r组脑脊液Glu、GABA及EI均明显降低(P〈0.05)。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与c组相比,r组脑脊液Glu、Gly、GABA及EI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低频rTMS可以减轻中、重型TBI患者的兴奋毒性,从而起到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正>ChiariⅠ型畸形是一种颅颈交界区常见的先天性发育畸形,主要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常合并颈髓空洞症[1]。其最佳检查手段是颅颈交界区MRI[2]。手术治疗上虽取得一定的共识,但术式上仍有细微的差别。我院2004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合并颈髓空洞ChiariⅠ型畸形33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枕大孔区膜下减压,下疝扁桃体切除或电凝、第四脑室出口的显微手术处理。对此取得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大脑镰及矢状窦旁是脑膜瘤好发部位[1,2],中央区巨大肿瘤常侵犯上矢状窦或中央沟静脉,使其部分或完全闭塞,与下矢状窦、皮层静脉及重要皮层关系密切,增加了全切肿瘤的难度,是否必须全切与重建矢状窦仍存争议[3]。我院于2003年7月2012年12月共收治中央区矢状窦镰旁脑膜瘤30例,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交通破裂动脉瘤破裂早期显微手术治的疗效。【方法】对本院50例前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在48 h内经翼点入路行显微手术治疗,探讨其影像学特点、手术方法。【结果】50例前交通动脉瘤术中诊断与术前一致,其中多发动脉瘤5例,合并后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位于同侧,1次手术夹闭。合并双侧颈内动脉C2段动脉瘤1例,一次夹闭主侧两动脉瘤,位于对侧C2段动脉瘤,继续观察。出血动脉瘤均为中小型动脉瘤。术后6个月GOS分级Ⅴ级43例,Ⅳ级2例,Ⅲ级1例,Ⅱ级2例,Ⅰ级2例。【结论】前交通破裂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注意细节,个体化处理是成功治疗的关键,早期显微手术清除积血,夹闭动脉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伽玛刀(γ-刀)治疗后C—myc蛋白在复发胶质瘤中表达的变化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9例复发胶质瘤患苦(γ-刀治疗组12例,非伽玛刀治疗组17例)在初发肿瘤组织和复发肿瘤组织中C—myc蛋白的表达。结果非γ-刀治疗组中,C—myc蛋白在初发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其在复发胶质瘤中的表达(P〈0.05)。γ-刀治疗组中,C—mye蛋白在初发胶质瘤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复发胶质瘤中的表达(P〈0.05)。γ-刀治疗组肿瘤复发时间的中位数为10.5个月,非γ-刀治疗组肿瘤复发时间的中位数为6个月,两组复发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别。结论γ-刀治疗胶质瘤,可能通过抑制C—mye的表达产生作用,并延长肿瘤的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