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支架取栓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经甘肃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因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而行支架取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66例,其中34例患者机械取栓中使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组),32例为单纯支架取栓(单纯支架取栓组)。采用脑梗死溶栓治疗后(thrombolysis incerebral infarction, TICI)血流分级来判断术后血管再通情况。采用海德堡出血分类标准评估术后出血转化情况,并评估术后症状性脑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SICH)。评估术后4小时、24小时、14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作为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依据。采用改良的Rankin评定量表(Modified Rankin Score, mRS)评估患者90天后日常活动中的残疾程度和独立能力。结果 术后替罗非班组TICI3级血流获得率、14天时NIHSS评分、治疗90天后mRS评分明显优于单纯支架取栓组(P<0.05),两组术后血管再闭塞率、SIC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患者支架取栓术中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有助于提高血管再灌注,改善预后,不增加出血风险,疗效良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跨膜四蛋白超家族成员1(TM4SF1)与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生信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TCGA数据库,采用GEPIA分析TM4SF1表达胶质瘤病理分级及生存预后的关系。收集2014年3月至2017年4月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83例[低级别胶质瘤(LGG)35例和高级别胶质瘤(HGG)48例]和23例颅脑损伤内减压术切除的非肿瘤脑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组织TM4SF1表达情况,术后随访4年,记录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生信分析显示:胶质瘤组织TM4SF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P<0.05);而且,HGG组织TM4SF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LGG组织(P<0.05)。TM4SF1高表达HGG病人OS较低表达病人明显缩短(P<0.05);TM4SF1高表达LGG病人PFS、OS较低表达病人均明显缩短(P<0.05)。临床病例分析显示:胶质瘤TM4SF1高表达率[50.60%(42/83)]明显高于非肿瘤脑组织[13.04%(3/23);P<0.01];HGG组织TM4SF1高表达率[60.42%(29/48)]明显高于LGG组织[37.14%(13/35);P<0.05];多因素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分析显示,TM4SF1高表达是胶质瘤病人生存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TM4SF1 高表达病人中位PFS和OS较低表达病人明显缩短(P<0.05)。结论 脑胶质瘤TM4SF1呈高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不良生存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癫痫和神经源性肺水肿的临床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诊治的28例重症脑血管病并发癫痫和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分析起病原因、临床症状等,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结果28例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67.5±273.7)h,存活5例(17.9%),其中2例(7.1%)治愈,1例(3.6%)治疗后植物生存;2例(7.1%)好转;23例(82.1%)死亡,其中16例(57.1%)院内死亡;7例(25%)出院后自动死亡。结论重症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高,且易并发症癫痫和神经源性肺水肿,临床上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病史及相应的实验室指标进行检查,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脑血管系统中,椎动脉是除颈动脉分叉部之外最易发生狭窄的部位.在颅外脑血管狭窄患者中, 25%~40%发生在椎动脉颅外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行血管内治疗(EVT)急性基底动脉闭塞(ABAO)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0年1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确诊为ABAO并成功行EV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发病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评分结果,将51例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应用多变量L...  相似文献   
6.
观察了服用参芪颗粒对游泳大鼠运动能力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游泳结合喂参芪颗粒组大鼠的体重增长率、耐缺氧能力、力竭游泳时间与单纯游泳组大鼠比较显著提高,与游泳结合喂葡萄糖组大鼠比较亦有所提高;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线粒体的三项立体学参数(Vv、Sv、Nv)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小于(P>0.05)单纯游泳组和游泳结合喂葡萄糖组,其中Vv、Nv显著小于单纯游泳组,提示参芪颗粒对于保护线粒体、抗疲劳等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预后的影响。方法 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阿司匹林预处理组以及阿司匹林+尼莫地平预处理组,每组20只。以线栓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大鼠均于模型制作前5 d开始灌胃给药,连续用药5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阿司匹林预处理组灌胃给予阿司匹林50 mg/kg;阿司匹林+尼莫地平预处理组灌胃给予阿司匹林50 mg/kg+尼莫地平10 mg/kg。缺血2 h及再灌注24 h后比较各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用TTC染色测定脑梗死体积,用ELISA法测定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1α的含量,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大鼠Notch1、Jagged1和Hes1 mRNA表达以及通过Western blotting 检测Notch信号通路中Notch1、Jagged1及下游物质Hes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阿司匹林+尼莫地平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降低(P<0.05),脑梗死体积显著缩小;阿司匹林预处理组和阿司匹林+尼莫地平预处理组脑组织SOD及6-酮-前列腺素1α显著高于模型组,MDA、血栓素B2及血栓素B2/6-酮-前列腺素1表达均低于模型组,且阿司匹林+尼莫地平预处理组变化更明显(P<0.05);阿司匹林预处理组和阿司匹林+尼莫地平预处理组的Notch1、Jagged1和Hes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且阿司匹林+尼莫地平预处理组表达量低于阿司匹林预处理组(P<0.05)。结论 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两药合用时明显优于阿司匹林单独给药,可显著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这可能是通过影响Notch信号通路达到脑组织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可吸入细颗粒物(PM2.5)是受广泛关注的环境污染指标之一,其富含大量的有毒物质.PM2.5可经呼吸道吸入肺中,通过气血屏障进入末梢循环和大脑,或经过嗅神经转运途径进入大脑,通过诱导氧化应激、血管炎症反应、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凝血、纤维蛋白溶解功能改变、表观遗传学机制等途径促进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发展,极大威胁患者的健康...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但炎症损伤已被公认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Toll样受体4(TLR4)相关信号通路的激活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后相关促炎细胞因子和抗炎细胞因子的表达, 从而影响着缺血性脑卒中的进展及预后。笔者现围绕TLR4相关信号通路在缺血性脑卒中炎症损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以期为可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靶向TLR4抗炎药物的研发提供一些思路及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支架取栓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至2017年8月经甘肃省人民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收治的因急性前循环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而行支架取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66例,其中34例患者机械取栓中使用替罗非班(替罗非班组),32例为单纯支架取栓(单纯支架取栓组)。采用脑梗死溶栓治疗后(thrombolysis incerebral infarction,TICI)血流分级来判断术后血管再通情况。采用海德堡出血分类标准评估术后出血转化情况,并评估术后症状性脑出血(symptomatic intracranial hemorrhage,SICH)。评估术后4小时、24小时、14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作为术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依据。采用改良的Rankin评定量表(Modified Rankin Score,mRS)评估患者90天后日常活动中的残疾程度和独立能力。结果术后替罗非班组TICI3级血流获得率、14天时NIHSS评分、治疗90天后mRS评分明显优于单纯支架取栓组(P 0.05),两组术后血管再闭塞率、SICH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IS患者支架取栓术中给予替罗非班治疗,有助于提高血管再灌注,改善预后,不增加出血风险,疗效良好,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