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1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4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以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为特征的疾病,其代表性疾病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临床一般采用免疫抑制疗法治疗此病,其依据是此类患者体内往往有自身免疫反应亢进,治疗目的是抑制这一自身免疫过程。但常用免疫抑制剂如糖皮质激素类(氢化考的松,地塞米松)及细胞毒类药物(环磷酰胺、硫唑嘌呤等)的作用范围极为广泛,对各类免疫活性细胞及其它正常组织细胞均有杀伤作用,选择性较差,影响了治疗效果。自身免疫病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免疫调节紊乱过程,是体内辅助性细胞与抑制性细胞及其相关因子相互作用的一个调节失常过程。有的细胞处于功能超常态,有的则处于抑制态,理想的疗法应是选择性  相似文献   
2.
The effect of Panaxatriol Ginsenoside (PTGS) on Immune functions in bone marrow suppressed mice induced by injection of cyclophosphamide (CY) has been studied. Bone marrow suppressed mice were made by injection of CY (150 mg/kg) parenterally.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PTGS three days earlier partially restored the number and the activity of bone marrow cell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production of IL-1, IL- 3 and IL- 6 like substances and promoted the reactivity of murlne spleen cells to Con-A In bone marrow suppressed mice.  相似文献   
3.
<正> 氯化铬—鞣酸法是进行抗体球蛋白致敏红细胞效果较好的方法。但该法应用于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的效果如何,尚未见报道。我们在研究猪囊虫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试用了氯化铬—鞣酸法,证明该法是单克隆抗体致敏红细胞较好的方法,并对其实验条件进行了初步观察。 1 Cr~剂量的影响:微量铬离子(Cr~)作为蛋白质与血球表面结合的联接剂,可使二者非特异的结合,作  相似文献   
4.
自1995年以来,中国免疫学杂志编辑部每隔1—3年,多为2年举办一次有关免疫学问题的研讨会,至今已有八届。其目的在于使作者、读者、编者有个面对面零距离沟通的机会,特别是为年轻免疫学工作者营造一个交流有关学术研究、展示个人的平台,推荐自己,学习他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只有在群体中才能有比较,在比较中认清自己,开拓自我。在学术讨论中,不乏激烈争论的场面,但是,思想碰撞的火花,孕育了新思想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以一个CD4+T细胞克隆(EL-4,克隆OUrBUr)和PMA、rIL-2做为多克隆刺激系统,应用酶联斑点(ELISPOT)技术从单细胞水平检测了类风湿性关节炎(RA)、非类风湿性关节炎(Non-RA)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中Ⅱ型胶原特异性抗体产生细胞频率。发现RA患者外周血及滑膜液中Ⅱ型胶原反应性B细胞频率明显高于Non-RA患者。提示单纯软骨结构的破坏并不能解释Ⅱ型软骨胶原在免疫病理损伤中的作用,因为Non-RA患者关节局部也存在着严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回首12载——中国免疫学杂志的成长杨贵贞(白求恩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长春130021)杨贵贞教授作者简介:杨贵贞,白求恩医大免疫学教研室(国家教委免疫学重点学科点)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免疫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免疫学杂志主编斗转星移,四季交替,中...  相似文献   
7.
观察了抗CD4抗体(anti-CD4)在体外对CD4T淋巴细胞亚群CD4,45RA ̄+和CD4,45RO ̄+T细胞的辅助性功能及T细胞受体调节的细胞内Ca ̄(2+)信号的影响。anti-CD4主要是通过影响T-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早期而影响CD4,45RO ̄+T细胞的辅助性功能;anti-CD4对TCR/CD3调节的T细胞增殖反应的抑制是由于抑制了细胞内Ca ̄(2+)信号的传导,并且与CD45的分子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自1974年Jerne提出网络学说以来,人们由开始不熟悉逐渐对其有所认识.近几年来,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很快,也提出了许多新的看法.独特型是存在于抗体或淋巴细胞受体上的独特型抗原决定簇.早已证明,独特型存在于完整的抗体分子的Fab段,轻、重链构成的完整天然构象对独特型  相似文献   
9.
地塞米松诱导大鼠免疫细胞凋亡机制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报道了地塞米松诱导大鼠胸腺、脾细胞凋亡机制的初探。结果表明,地塞米松与这些器官的细胞共同培养不同时间,其糖皮质激素受体(GCR)量发生变化,胸腺细胞GCR量在培养1.5h组为67.72±15.21(fmol/106细胞),显著高于对照组30.57±8.25及5h组36.91±9.17(P<0.05),脾细胞GCR量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抑制因子(ρ16)实验中,观察到P16阳性细胞数在1.5h组多于对照组及5h组。在形态学及生化实验中,对照组及1.5h组,胸腺、脾细胞Giemsa染色形态一致,其DNA未见断裂带;而5h组,胸腺:脾细胞可见核固缩、深染、核碎裂、体积小的凋亡细胞,其DNA电泳可见典型“梯状”条带。由此,推测地塞米松通过GCR的作用,影响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进而诱导免疫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免疫学杂志》作为中国免疫学学术交流的主要媒体,借庆祝杂志创刊20周年之际,特约中国著名免疫学专家们撰写纪念文章,旨在全面介绍中国免疫学的历史、现状、未来趋势以及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情况,向多年热心杂志工作的读、作者们献上一份新春贺礼。本刊将在2004年各期中陆续刊出纪念文章。同时本刊创刊20周年接到许多编委专家及兄弟期刊不同形式的祝贺,在此一并表示诚挚的谢意并致以新春的祝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