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2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目的 研究伴有癫痫发作的脑内病灶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本组24例病人中,EEG示13例有局部痫样波,5例局灶慢波,6例正常。在皮质脑电图(ECoG)监测下手术.11例痫灶位于病灶表面或紧邻其边缘,行病灶 痫灶切除;8例痫灶距病灶10mm以上,其中6例位于非功能区,行病灶 痫灶切除;2例位于功能区,行病灶切除及热凝痫灶皮质;2例痫灶位于前颞叶深部,行前颞叶及病灶切除。3例ECoG正常,仅行病灶切除。结果 21例痫灶切除病人中,15例(71%)术后癫痫完全消失,2例(10%)发作显减少,4例(19%)发作减少。结论 对伴有癫痫发作的脑内病灶病人,术中ECoG及深部电极有助于精确定位痫灶;切除病灶、痫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脊髓血管性肿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脊髓血管母细胞瘤和1例毛细血管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后正中切口入路。手术前后以吲哚菁绿行脊髓荧光造影,并依照造影显示先行肿瘤供血动脉烧灼切断术,然后切除肿瘤,再阻断引流静脉。结果全切除3例,次全切除1例。术后下肢肌力均有好转,下肢感觉障碍加重,闭目或暗路行走比较困难。术后复查MRI显示脊髓空洞消失。术后3个月随访,MRI示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脊髓血管性肿瘤,荧光造影辅助下行显微外科手术切除有助于肿瘤全切。  相似文献   
4.
1对象与方法 1991年6月~2008年2月,我科采用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485例,其中男232例,女253例;  相似文献   
5.
1 病历患者男 ,4 6岁 ,头部外伤后头晕伴言语缓慢 2 0d入院 ,右利手。查体 :右侧肢体轻瘫试验 (+ ) ,轻运动性失语。头颅CT示 :左侧额颞顶部月牙形占位病变 ,容积约 80ml,均匀、密度略高 ,最大厚度 15mm ,中线右偏。诊断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于 1998年 11月 13日在局部麻醉下行颅骨钻孔血肿引流术。术中选择在左侧顶结节部钻一颅孔 ,孔径 8mm ,以尖刀挑开硬膜一小口后见硬膜下薄壁血肿包膜。撕开血肿包膜见陈旧性血肿液喷出 ,血肿腔厚度迅速减少至 5mm。以导尿管头端置入血肿腔 ,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至流出液清亮后置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6.
自1992年3月~1996年5月,作者设计鼻小柱正中切开经中隔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20例,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6例,女性14例,年龄28~63岁,平均45岁,主要症状体征: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18例,其中视神经原发性萎缩6例,头痛6例,肢端肥大6例,第二性征发有异常及性功能障碍4例,糖尿病1例。病理分型:嫌色细胞瘤14例,嗜酸性细胞瘤2例,混合性垂体腺癌4例,肿瘤体积CT测量在8cm×3.8cm×3cm~1.2cm×1.3cm×2cm之间。1.2手术方法:常规经蝶窦入路准备病人,检查鼻腔,剪鼻毛并清洁鼻腔,滴呋麻液3…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早期施行眉弓锁孔入路对破裂前循环动脉瘤的疗效。方法我们对88例破裂前循环动脉瘤患者早期实施眉弓开颅手术,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入选早期眉弓手术者中,Hunt-HessⅠ-Ⅱ级75例(85.2%),Ⅲ级13例(14.8%)。多发动脉瘤2例。小型动脉瘤21个,中型70个。81个动脉瘤(89%)被完全夹闭。11例(12.5%)患者在施行眉弓入路时额窦被打开。78例(88.6%)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对破裂前循环动脉瘤应进行个体化分析,根据患者的Hunt-Hess分级、动脉瘤的大小和复杂性、动脉瘤的指向、M1段的长度、脑内血肿的位置、以及手术医师的习惯和经验,决定是否选择眉弓锁孔入路并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明胶-硅氧烷多孔支架材料混合多种材料用以原位诱导兔颅骨再生的效果。方法:采用可降解、具有双孔径的明胶-硅氧烷多孔支架材料,并复合BMP2和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去骨瓣减压手术时将材料置于骨窗上,同时采用空白对照来探讨兔颅骨原位诱导再生。用高速螺旋CT扫描颅骨并三维重建来测量颅骨缺损的愈合情况,并作出比较。结果:支架材料+BMP组动物的颅骨修复率与支架材料+红骨髓组动物的修复率相当(P=0.43);支架材料+红骨髓组动物的颅骨修复率高于单纯支架材料组动物的修复率(P=0.01);单纯支架材料组动物的颅骨修复率与空白对照组动物的修复率无明显差别(P=0.18)。结论:明胶-硅氧烷-Ca(NO3)2多孔复合支架材料分别与BMP以及红骨髓混合使用能够明显提高颅骨缺损的骨愈合速度以及修复率;而单纯使用支架材料并不能促进实验动物的颅骨修复。  相似文献   
9.
积水性无脑畸形22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增强对积水性无脑畸形的认识,探讨积水性无脑畸形的CT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积水性无脑畸形的临床表现、CT特点和手术结果。结果22例积水性无脑畸形根据CT表现分为:幕上型17例,半球型2例,大脑发育不全型2例和后颅窝型1例。脑脊液分流术后因颅内感染死亡1例。12例幕上型病例在3-24个月内失去随访。随访超过2年的病例有4例,均为非幕上型病例,除后颅窝型病例外,生存质量都很差。结论积水性无脑畸形的CT分型可分为4型,即幕上型、半球型、大脑发育不全型和后颅窝型。脑脊液分流手术不能改善本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