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专学生网络使用情况及与社会心理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网络成瘾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中专学生231人作为研究对象,收回有效问卷229份(有效率为99.13%)。其中男生97人,女生134人,平均年龄18±1岁。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网络成瘾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对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判断为轻度网络成瘾者占受试的6.98%,判断为网络使用过度占受试的14.41%。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与男性、计算机专业相关,与SCL-90各因子之间均成正相关,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男性、计算机专业、精神病性因子和敌对性是影响网络使用的危险因素。结论中专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与心理社会因素关系密切,预防网络成瘾应从性别和个体的心理特点出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s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5例临床已确诊为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中,有缺血性ST-T.改变85例,占总数的89%.85例中共检出465阵次缺血发作,其中384阵次(83%)为SMI发作,81阵(17%)为有症状发作,ST段压低0.1~0.4mV.结论动态心电图明显提高了冠心病的检出率,是临床监测无痛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评估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诊断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作珍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0):971-972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无痛性心肌缺血(S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95例临床已确诊为心肌缺血的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5例中,有缺血性ST—T改变85例,占总数的89%。85例中共检出465阵次缺血发作,其中384阵次(83%)为SMI发作,81阵(17%)为有症状发作,ST段压低0.1~0.4mV。结论:动态心电图明显提高了冠心病的检出率,是临床监测无痛性心肌缺血的重要手段,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评估及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当代中学生在智力成就领域的控制与责任信念.方法:对6个年级6个班的298名中学生进行了智力成就责任(IAR)问卷测查.结果:在自我责任和认为成功来源于内部责任两个方面,初中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中学生;女生高于男生;父母文化程度及职业对此无明显影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自我责任以及认为成功来自于主、客观诸方面差异不明显.独生子女内部,仅女生的自我责任和认为成功来自内部责任两方面得分高于男生.其余差异不具显著性.结论:年龄越小,其可塑性越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并无特别之处.  相似文献   
5.
李作珍 《现代保健》2010,(22):10-11
目的 探讨阿立哌唑与氯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影响的差异.方法 将10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氯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阿立哌唑和氯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电图均有影响,但阿立哌唑组所致心电图改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组(P〈0.01),异常程度轻,以ST-T改变和窦性心律失常为主.结论 阿立哌唑可引起心电图发生改变,但发生率低,心电图改变程度轻,安全性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缺陷型、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脑电图(EEG)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国产ND-82B型八道EEG机对6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标准EEG描记,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的EEG异常率明显高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提示缺陷型与非缺陷型患者相比,有更明显的病理性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精神分裂症两个不同亚型(缺陷型与非缺陷型)患者在脑电图(EEG)方面的差异.方法 采用国产SOLAR1814型16道数字EEG仪对10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标准EEG描记,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异常脑电图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缺陷型精神分裂症的EEG异常率明显高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且异常程度重,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提示缺陷型与非缺陷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相比,缺陷型患者有更明显的病理性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病程相对稳定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变化,我们对长期维持治疗的慢性分裂症患者的智能情况进行5年的随访观察。对象 为 1998年 8—12月住本院 3个月、病情基本稳定且经过认知功能评定至 2003年 8—12月仍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排除精神发育迟滞、物质依赖或酒依赖、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及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共 28例,均为男性;年龄 28 ~52 ( 37±6 )岁;受教育年限 5 ~12(7±3)年;病程 5~24(16±6)年。用药情况:单一用药 15例(氯氮平 12例,奋乃静 3例),合用 2…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智力成就责任问卷(IAR)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294名中学生进行了智力成就责任问卷的测试.结果重测信度系数为0.660;I+与I-的相关系数为0.166(P<0.01);总分与I+的相关系数为0.730;与I-的相关系数为0.749.与期中考试成绩的相关系数仅高中二年级较高(0.729),其它年级不具相关性.结论测查结果与文献中介绍的结果相似,提示IAR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我国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长期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定期回归家庭社会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住院精神病患耆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在患回归前后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录取定期回归与家庭社会干预措施后。BPRS,SANS,IPROS的总分及部分因子分均显低于定期回归前(P=0.05-0.001)。结论:定期回归家庭社会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的症状改善和社会功能的恢复有显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