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血性脑梗塞(简称HI)可分栓塞性出血和血栓后出血两大类,前者主要为心源性栓子所致,后者为血栓形成后所致。从病理上观察它们都是在白色梗塞的基础上成为红色梗塞;所以,HI为缺血性脑梗塞区存在大片坏死脑组织,其中夹杂点状融合的小量出血,有时也能形成血肿,发生脑疝。一、栓塞性出血:Schwarz将风湿性心脏病和SBE的患者在突然发生或反复发生脑卒中,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缺氧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变化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传至第3代以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星形胶质细胞,采用三气培养箱分别调节温度,缺氧12 h。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常温(37.0 oC)缺氧组、亚低温(32.0 oC)缺氧组。用锥虫蓝染色法测定各组缺氧后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应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测定缺氧12 h荧光黄染料在缝隙连接间的扩散距离;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验缺氧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的主要缝隙连接蛋白成分Cx43表达水平。结果常温缺氧组部分细胞边缘皱缩;亚低温缺氧组经亚低温干预后大部分细胞轮廓较清晰,胞周光晕明显,细胞存活力较常温缺氧组增加;对照组、常温缺氧组及亚低温缺氧组死亡细胞数分别为(6.19±0.29)个、(8.54±0.99)个和(6.89±2.41)个,对照组死亡细胞数最少,组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缺氧组荧光黄染料仍可在细胞间进行扩散,扩散距离和Cx43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亚低温缺氧组与对照组和常温缺氧组比较,荧光染料扩散距离减少、Cx43荧光强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可以减轻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缺氧损伤;降低Cx43表达而抑制缝隙连接功能,可能是亚低温干预的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发生的脑血管痉挛(CVS)是造成脑缺血及迟发性神经功能缺失的原因,高血容量血液稀释疗法(HVHD)被认为能有效地减轻这种神经功能的缺失。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监测多种血液流变学及血液动力学参数来评价HVHD治疗SAH后CVS病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RFID技术在医疗中的应用情况,重点研究了手术室物联网平台的建设以及通过该平台提高资源利用率,规范手术行为,保障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介入法动脉溶栓与周围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介入法动脉灌注尿激酶与周围静脉药物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比较2种方法在脑梗死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发病24h内的62例脑梗死病人,22例病人行介入法动脉溶栓,40例病人行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并在溶栓治疗后2h、第7天、第28天分别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介入法溶栓组在溶栓后2h的疗效评定明显优于静脉组(P<0.05),但在第7天及第28天的疗效评定,2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2种治疗脑梗死的溶栓疗法脑梗死的远期预后无明显差异。其所造成的出血等并发症无差异,而静脉溶栓由于其简便、易行及价格较低更易为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我院通过一体化结算平台的建设推动医院与医保互联互通工作的进行,使得医院服务范围,服务质量均得到较大提升,切实减轻患者资金垫付的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7.
有关缺血性白质疏松症的神经病理学改变的资料 ,目前只能在尸检中获得 ,故有关该病早期组织学改变的资料很少。弥散张量MRI(diffusiontensorMRI)可以测定弥散的方向性 ,它在白质束的走向上最大 ,因此这一技术可用于显示白质疏松症的各向异性 (anisotropy) ,即弥散方向的缺失 ,从而可以在活体组织学的水平对该病进行探讨。9例缺血性白质疏松症患者 ,男 6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6 2 (4 4~ 74 )岁 ,均经CT和 (或 )常规MR扫描证实存在腔隙卒中和白质疏松症。另选 10例年龄与病人组相当的健康男性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 E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通心络胶囊加常规药物治疗组(治疗组)32例,常规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ET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显效率为81.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P<0.05)。治疗前急性脑梗死患者E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值(P<0.05),经治疗后两组ET水平均有改善,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汉字认知过程中大脑的偏侧化效应。方法在16名年龄20~36岁健康男性右利手受试者中,进行了汉字形、音、义分类匹配的事件相关电位(ERPs)研究。结果受试者ERPs的N400成分在音、义分类作业时,两侧波幅不对称现象较为明显,均表现为右侧大于左侧,而在字形分类作业时,其左右两侧波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汉字音、义的加工具有明显的脑偏侧化效应,但字形的加工过程中脑偏侧化效应并不明显。提示字形的加工和音、义的加工可能具有不同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被认为是卒中先兆。有统计表明,TIA发作后第1年卒中危险性是12%~13%,其后5年中则为6%。为了避免TIA带来的危害,许多病人住院进行检查和治疗,以求达到提前预防卒中发生的目的。因此,这也导致了住院费用上升所致的一系列经济负担。作者对1994年1月1日~1996年12月31日因TIA住院的110例病人的年龄、性别,住院费用,出院后去向及卒中复发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所有病人至少行1次CT,58%~68%的病人作了TCD检查,24%~40%的病人作了脑血管造影,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