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2.
3.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的康复效果。方法 以住院精神分裂症失眠患者为对象,采用双色球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有100例。干预组接受为期8周的认知行为治疗(CBT),每周1次,每次50 min。干预期间原抗精神病药物(含助眠药)治疗方案不变,对照组仍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含助眠药)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心肺耦合分析(CPC)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干预组的PSQI评分为(11.92±2.51)分;CPC指标的睡眠效率、睡眠时间长度、熟睡总时间的评分分别为(68.39±3.76)分、(6.28±0.74)分和(1.99±0.63)分;干预后,干预组的PSQI评分为(7.01±1.91)分,CPC指标的睡眠效率、睡眠时间长度、熟睡总时间的评分分别为(89.72±2.28)分、(7.96±0.49)分和(4.05±0.82)分。干预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干预前后的PSQI与CPC评分没有显著性差异。干预前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减分率(%)分别为(0.16±0.40)分和(-0.13±0.88)分,差异有统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