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检测HOXD10、HOXD12、HOXD13基因内4个已知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rs2593778、rs847154、rs847151、rs13392701在单纯性马蹄内翻足核心家系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各个SNP位点及所构成单倍型与单纯性马蹄内翻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结合测序,分析84个单纯性马蹄内翻足核心家系4个SNP位点基因型;应用ETDT软件统计分析各SNP位点基因型与单纯性马蹄内翻足的相关性;应用TRANSMIT软件构建单倍型并统计分析单倍型频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位于HOXD12基因5′侧翼序列的SNP位点rs847154和位于HOXD13第1外显子的SNP位点rs13392701在单纯性马蹄内翻核心家系中存在传递不平衡(P<0.05);位于HOXD12基因第1外显子的SNP位点rs847151未检测到多态;位于HOXD10第1外显子的SNP位点rs2593778经ETDT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OXD12基因5′侧翼序列的SNP位点rs847154和位于HOXD13第1外显子的SNP位点rs13392701与单纯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HOXD12、HOXD13可能是单纯性马蹄内翻足重要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建立原料药泛昔洛韦中残留溶剂甲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和正己烷限度检查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顶空气相色谱法,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以水为溶剂,丁酮为内标,色谱柱为石英毛细管色谱柱:HP-1(30m×0.32mm,膜厚1.05μm)。结果:4种残留溶剂在对应于限度的50%~150%浓度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4~0.9999),平均回收率为82.0%~113.0%。结论:方法简单、可靠、精确,可用于原料药残留溶剂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已存活10年的肝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究脑性瘫痪伴听力障碍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早期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1年5月至2014年1月诊断为脑性瘫痪的患儿,对其进行听力诊断,记录所有患者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诊断.对诊断患有听力障碍的患儿给予早期干预措施,记录康复训练2个月后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诊断结果.结果:100例脑瘫患儿中判定为听力障碍者34例,其中轻度听力损伤2例(5.9%),分别为感觉神经性耳聋1例,蜗后聋1例,双耳2例;中度听力损伤5例(14.7%),分别为感觉神经性耳聋4例,蜗后聋1例,双耳4例,单耳1例;重度听力损伤3例(8.8%),均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双耳3例;极重度听力损伤24例(70.6%),分别为感觉神经性耳聋16例,蜗后聋8例,双耳21例,单耳3例.经过2个月的康复训练,34例患儿重度和极重度听力障碍比例明显下降,干预前后患儿听力损伤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诊断为脑性瘫痪患儿可能具有严重的听力障碍,以感觉神经性耳聋和蜗后聋为主,极重度的听力障碍患儿占据较大比例.经过早期康复训练干预,能够显著改善脑性瘫痪患儿的听力障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2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观察组采取TACE联合RFA治疗,对照组仅采取TACE治疗。跟踪随访3年,观察2组临床效果,对比2组生存率。结果观察组肿瘤完全灭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3年的跟踪随访,观察组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TACE联合RFA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确切,且优于单纯采用TACE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GLU基因与单纯性马蹄内翻足进行关联分析和突变筛查,探讨GLU基因与单纯性马蹄内翻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分析84个单纯性马蹄内翻足核心家系中GLI3基因内两个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位点的基因型,并应用ETDT软伯统计分析各SNP位点基因型与单纯性马蹄内翻足的关联;应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103例单纯性马蹄内翻足患者GLI3基因的第9至12外显子进行突变筛查。结果经ETDT分析,位于GLI3基因第4外显子的cSNP rs8462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3582,P〉0.05);第14外显子的cSNP rs929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66,P〈0.05),在单纯性马蹄内翻足核心家系中存在传递不平衡;发现1例患者及其母亲的第9外显子有108(G→A)的同义点突变。结论GLI3基因与单纯性马蹄内翻足相关,其第9至12外显子可能并非该病的突变热点。  相似文献   
9.
5''HOXD基因与单纯性马蹄内翻足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检测HOXD10、HOXD12、HOXD13基因内4个已知单核苷酸多态(single nueleotide polymorphisins,SNP)rs2593778、rs847154、rs847151、rs13392701在单纯性马蹄内翻足核心家系中的分布情况,分析各个SNP位点及所构成单倍型与单纯性马蹄内翻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结合测序,分析84个单纯性马蹄内翻足核心家系4个SNP位点基因型;应用ETDT软件统计分析各SNP位点基因型与单纯性马蹄内翻足的相关性;应用TRANSMIT软件构建单倍型并统计分析单倍型频率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位于HOXD12基因5’侧翼序列的SNP位点rs847154和位于HOXD13第1外显子的SNP位点rs13392701在单纯性马蹄内翻核心家系中存在传递不平衡(P〈0.05);位于HOXD12基因第1外显子的SNP位点rs847151未检测到多态;位于HOXD10第1外显子的SNP位点rs2593778经ETDT分析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OXD12基因5’侧翼序列的SNP位点rs847154和位于HOXD13第1外显子的SNP位点rs13392701与单纯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HOXD12、HOXD13可能是单纯性马蹄内翻足重要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0.
健脾理气颗粒对大鼠胃溃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健脾理气颗粒对大鼠胃溃疡及胃粘膜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水浸应激致胃溃疡及口服乙醇致胃粘膜损伤法制模,再用健脾理气颗粒3个剂量组进行药效评价,并设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健脾理气颗粒3个剂量组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0.01),对口服乙醇致胃粘膜损伤也有保护作用,尤以10g/kg、20g/kg组为明显(P<0.05-0.01)。结论:健脾理气颗粒具有明显地抑制大鼠胃溃疡及保护胃粘膜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