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动脉粥样硬化模型鼠中,观察达肝素对肾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及对植物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影响,探讨达肝素可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机制。方法以6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24只为对照,随机分为普通饲料组及高脂饲料组。雄性6周龄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 E-/-)小鼠36只,均予高脂饲料喂养至12周龄,随机分为模型组、低剂量肝素组[达肝素钠100 IU/(kg.d)]、高剂量肝素组[达肝素钠200 IU/(kg.d)],皮下注射连续4周(16周龄)后各组随机取6只处死。分离肾动脉,制成石蜡切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斑块情况及LOX-1蛋白的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肾动脉LOX-1 mRNA及VEGF mRNA的表达。用Western Blot分析法,检测肾动脉中LOX-1蛋白的表达。剩余小鼠继续原方案喂养4周(20周龄)后处死,肾动脉石蜡切片行HE染色,观察斑块情况。结果 Apo E-/-模型组在16周龄时出现轻度肾动脉粥样硬化。低剂量及高剂量达肝素均抑制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P<0.05)。Apo E-/-模型组LOX-1 mRNA、VEGF mRNA及LOX-1蛋白的表达水平较C57BL/6J普通饲料组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低剂量及高剂量达肝素治疗后,LOX-1 mRNA、VEGF mRNA及LOX-1蛋白的表达水平表达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达肝素钠可能通过抑制LOX-1蛋白及VEGF表达的途径,抑制肾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2.
郭远  李卫  宝辉  樊春红  张学武 《中国新药杂志》2008,18(24):2323-2326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老年糖耐量低减患者(IGT)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56例老年糖耐量正常者(NGT)及60例老年糖耐量低减患者(IGT),将IGT患者随机分两组进行治疗,每组30例,疗程为6月。非药物干预组,仅改变生活模式;综合治疗组,生活模式改变基础上服吡格列酮(每天30 mg),观察内皮依赖舒张功能(EDD)变化。结果:EDD在IGT患者明显低于NGT个体;在非药物干预组和综合治疗组EDD治疗前无明显差别,6月后EDD在非药物干预组无明显改变,在综合治疗组明显升高(P<0.05),EDD变化值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值 、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变化值、高敏感C反应蛋白(HsCRP)变化值呈负相关。结论:在改变生活模式基础上,吡格列酮可进一步改善老年IGT患者内皮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炎症反应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维生素D受体(vitamin D receptor,VDR)基因多态性已成为骨质疏松遗传学研究的热点,了解VDR基因多态性在中国老年男性中的分布,并进一步认识其与骨钙素及双羟维生素D3[1,25(OH)2D3]等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分析145例老年男性的VDR基因型,同时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骨钙紊(bone gla-containin gprotein,BGP)、Ⅰ型胶原前胶原氨基端前肽(N-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 procollagen,PINP)及1,25(OH)2D3。结果:VD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BB,0.014;Bb,0.117;bb,0.869。B,b等位基因分别占7.2%,92.8%。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为38.6%。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之间VDR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未发现VDR基因型与BGP,PINP及1。25(OH)2D3相关。结论:老年男性VDR基因型与骨钙素等骨转换升华指标及1,25(OH)2D3无明显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血糖控制良好的老年糖尿病患者92例(糖尿病组)和老年糖耐量正常者52例(NGT组),测定并比较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及内皮功能(EDD)等。在常规降糖基础上,将糖尿病患者按服用瑞舒伐他汀的剂量分为3组:常规组(10 mg.d-1)、强化组(20 mg.d-1)和对照组(未服用他汀类药物),观察12个月后3组患者颈动脉硬化的变化。结果:与NGT组比较,糖尿病组I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升高。治疗后常规组IMT无明显变化,强化组明显变薄;治疗后常规组斑块面积显著减少,强化组减少更明显(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常规降糖基础上,瑞舒伐他汀可延缓或逆转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这可能与其调脂、抑制炎症反应及改善内皮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测定4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和62例正常老年人的血浆HCY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以及颈动脉(Carotid)、股动脉(Femoral)的斑块(Plaque)发生率.结果:糖尿病组血浆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均<0.05),其中合并早期糖尿病肾病者(IDN)与无并发症者(NIDN)相比,血浆HCY水平、颈动脉IMT及斑块发生率增加更明显(P均<0.05).结论:血浆HCY升高可能是老年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并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探讨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高频多普勒超声检测老年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程度,测定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肌酐、24h尿白蛋白。分析血尿酸与颈动脉IMT及斑块的关系。结果 血尿酸四分位组分析显示,随分位数增加,老年人颈动脉IMT及斑块严重程度增加。血尿酸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独立于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血尿酸与斑块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独立于年龄、性别、患有原发性高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空腹血糖及24h尿白蛋白的自然对数。结论 老年人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正相关,血尿酸升高是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独立于年龄、性别、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病、血脂、血肌酐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肾损伤指标。  相似文献   
7.
“一到九月九,病王插了手,家家吃萝卜,病从何处有。”这句民谣意思是:时到农历九月,万木凋谢,药农们则不采药了,家家户户吃萝卜,就可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进入冬季,气候寒冷干燥,人们在饮食方面,习惯于吃些较热饮食或肥甘厚味、辛辣之品。如涮羊肉、烤肉、辣椒等。然而,过食或久食,则会不同程度的引起口干、舌燥、痰粘、感觉嗓子不痛快等,《内经》数食肥令人内热。  相似文献   
8.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变化的探讨 陈陵霞 苗懿德 刘杰 魏雅楠 郏蓉 宝辉 褚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老年科,北京100044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研基金支持项目 陈陵霞,女,1972年生,重庆市人,汉族,1995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毕业,2001年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毕业,2005-2007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骨质疏松症及2型糖尿病并发症研究。 chenlingxia@medmail.com.cn 摘要 背景:2型糖尿病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高危人群,但其发生发展机制尚不明确。 目的 了解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代谢特点及骨密度变化,为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方法 观察住院及门诊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97例,非糖尿病男性76例,空腹采血测定血骨保护素(OPG)、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骨钙素(BGP)、骨碱磷酶(BAP)、I型胶原C-末端(CTX)。同时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骨密度使用Hologic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 结果与结论 男性糖尿病患者各部位骨密度较非糖尿病组无显著变化。男性糖尿病患者OPG及CTX较非糖尿病者显著升高,分别为(1173.7±791.0)ng/L vs (868.6±483.0)ng/L(p<0.05)及(10.09±4.65)nmol/L vs (8.65±3.86)nmol/L(p<0.05)。BGP、BAP、TRAP无显著变化。提示OPG及CTX在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中有一定影响。 关键词:糖尿病;骨代谢;骨密度  相似文献   
9.
<正>本研究通过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因子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水平以及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相关炎性因子的变化,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1资料与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0年8月在我科就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72例(糖尿病组),男43例,女29例,年龄61~86岁,平均年龄72.3岁,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与分型标准,糖尿病病程1~4年,血糖控制良好,除外心血管并  相似文献   
10.
在按摩施术中倡导:“刚中带柔”、“柔中带刚”、“刚柔相济”等,但是这是个模糊数学,没有量的概念,在临床施术中,尤其后学者不易掌握,在长期临床、教学中运用阴阳学说较形象化、具体化,在医者施术中有了形象思维,对“量”的变化则比较易于把握。按摩各种手法的变化,既是“形”的变化,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