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10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总结外伤性脑梗死的CT特征,探讨其发生机制,揭示其对疾病预后的判定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头颅CT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轻微外伤引起的脑梗死多发于儿童,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内囊区,预后较好;重症外伤引起的脑梗死好发于成人,发病部位多见于颅内血肿同侧,且大脑后动脉支配区域最为多见,预后较差。结论CT扫描对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及预后判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 Caspase-3的表达情况,并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对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NTF治疗组,采用自体股动脉血注入大鼠尾壳核建立脑出血模型,CNTF治疗组于术后经尾静脉注射CNTF.分别于术后12h、24h、3d、5d 4个时间点取脑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 caspase-3的表达情况.结果 CNTF治疗组大鼠脑血肿周围组织STAT3, Bcl-2的表达明显高于其他组,Caspase-3的表达水平比模型组低.结论 CNTF对脑出血后损伤神经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可能的机制为通过上调STAT3的表达,使Bcl-2的表达升高,从而减少出血灶周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大鼠脑出血模型制作技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脑出血动物模型制作及其意义 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的可行性、稳定性、标准性及其与人类脑出血的相似程度,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是评价实验动物模型成功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孤啡肽对大鼠脑内内阿片肽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侧脑室注射孤啡肽 (OFQ)对大鼠脑内内阿片肽含量的影响。方法 :大鼠 2 0只 ,随机分为 2组 ,生理盐水组 (NS) :大鼠右侧侧脑室注射NS ;孤啡肽组 :大鼠右侧侧脑室注射OFQ。采用推挽灌流的方法收集脑内导水管周围灰质腹侧区 (PAG)中的灌流液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灌流液内内阿片样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 :孤啡肽组侧脑室注射OFQ后PAG灌流液内 β 内啡肽 ((- 10 .4± 3.2 )ng/L)和亮氨酸 脑啡肽样免疫活性物质((- 2 .9± 1.4 )ng/L)含量与对照组比较 ((- 0 .4± 2 .7)ng/L)和 ((2 .2± 0 .8)ng/L)均明显减少 (P <0 .0 1)。 结论 :侧脑室注射OFQ能抑制PAG内内阿片肽物质的释放  相似文献   
5.
6.
随着CT的广泛应用,以癫痫为首发或唯一症状的脑内小脓肿得以早期发现,药物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我院1990年~1998年收治的40例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的脑内小脓肿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61岁,平均18-5岁,其中3~15岁20例(50%),16~25岁9例(22.5%),26~35岁7例(17-5%),35岁以上4例(10%)。青少年占本组病例的0%。病程1天~3年,大多数在1个月内。37例为隐源性脑脓肿,3例为血源性脑脓肿。1-2 …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后DNA修复蛋白X线修复交叉互补组 1(XRCC1)蛋白的表达及与DNA片段化损伤的关系。方法 采用双肾双夹法建立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 ,在此基础上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后 3h、6h、12h、2 4hXRCC1蛋白表达 ,采用TUNEL方法检测DNA片段化损伤。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 ,假手术组大脑皮质和海马区出现大量XRCC1表达的阳性细胞 ,再灌注 3h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XRCC1表达阳性细胞减少 ,即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XRCC1灰度值升高 ,并一直持续到缺血再灌注 2 4h。缺血再灌注后 3h、6h、12h和 2 4h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TUNEL染色显示 ,假手术组大脑皮质和海马CA1区未见阳性细胞 ,再灌注 2 4h缺血区皮质和海马CA1区可见较多阳性细胞。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XRCC1蛋白免疫活性下降和DNA修复机制的失败与DNA的片段化损伤及凋亡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8.
许多临床医师和影像学医师主要关注颅内血管有无狭窄和闭塞,而对血管的弯曲认识度不高,并对血管弯曲是否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也存在争议。基底动脉弯曲是动脉硬化的一种表现,其发生发展与很多危险因素有关,并与后循环的梗死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颅脑M RA的影像分析,进行后循环梗死患者基底动脉弯曲的关联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环孢素A(Cs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海马CA1区iNOS以及胼胝体区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髓鞘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环孢素A组。改良线栓法制备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环孢素A组从手术后2h~2周,每天腹腔注射环孢素A(20mg/kg),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每天腹腔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手术后1d、3d、7d、14d免疫组化观察大鼠海马一区iNOS以及胼胝体区MBP的表达情况,同时对大鼠胼胝体区髓鞘染色。结果模型组、环孢素组iNOS 1d达峰,3d时下降但仍高于正常,7d及14d时接近正常。胼胝体MBP阳性纤维1d即有减少,3d更为明显,7d有所恢复,14d仍低于正常,经检验环孢素A组好于模型组(P<0.05)。结论环孢素A可显著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iNOS的表达,促进MBP的恢复,有一定的髓鞘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患者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60例脑血管淀粉样病变脑出血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结果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发于脑叶浅表部位,且其形状各异。脑血管的变性出血具有多发性、复发性的特点。通过观察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MRI表现,可发现多发性斑点状低信号灶。结论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特点,这些特点通过MRI可以很好表现出来,有助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