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3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臂离断再植后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深入发展,断臂再植术在我国已较为普及。但断臂的伤情有时相当复杂,再植术后,由于各种因素或并发症的发生而导致再植失败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我院自1998年1月至2005年5月,收治断臂再植病例259例,失败23例,失败率8.84%。为进一步提高断臂再植的临床治疗效果,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小腿前外侧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手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移植修复7例;对足踝部软组织缺损采用带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7例;对小腿中上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修复4例、中下段骨外露创面采用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构成联合皮瓣推移修复13例.结果 吻合腓浅血管的小腿前外侧皮瓣7例、以腓浅动脉为蒂顺行岛状皮瓣4例、以上方腓浅动脉及下方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共同为蒂的联合皮瓣13例,上述皮瓣均完全成活;以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逆行岛状皮瓣7例,6例皮瓣完全成活,1例皮瓣术后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扩创后植皮愈合.结论 小腿前外侧皮瓣游离皮瓣与腓浅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逆行岛状皮瓣在解剖上存在代偿关系,利用二皮瓣的血管解剖联系可扩大二皮瓣的切取面积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1990至2005年武汉市急性血吸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武汉市急性血吸虫病的流行动态与特征,为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1990~2005年急性血吸虫病病例资料,并根据国家标准确认(UDCGB 15977-1995),统计分析均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结果1990~2005年急性血吸虫病年均发病率为0.626/10万;男女发病之比为3.5:1(x2=186.792,P=0.000);学生发病居首位,占54.44%;8~14岁为发病最高年龄组,占46.88%;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占43.26%;感染方式以非生产性接触疫水为主,占72.37%.结论各年份均有病例发生,但呈下降趋势,发病高的年份均与洪涝有关.加强疫区在校学生的健康教育,杜绝或减少非生产性接触疫水,在感染的高峰季节制定针对性的防制措施,以期减少感染,降低发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断指再植术后坏死的主要相关因素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236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共311指,其中男183例,女53例;年龄2~62岁,平均34.5岁,其中6岁以下6例,6岁以上230例。拇指51指,示指87指,中指78指,环指63指,小指32指。将再植术后坏死的40例40指作为观察组,其他再植存活病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指别、吸烟史、受伤类型、断指缺血时间、离断平面、动静脉修复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分析引起再植术后坏死的相关因素。结果:手指完全离断再植236例共311指,术后坏死40指。完全离断指体再植术后坏死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吸烟史、受伤类型、离断平面、动静脉修复情况(P<0.05).而与年龄、性别、指别、断指缺血时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吸烟史、受伤类型、离断平面及动静脉修复情况是完全离断指体再植术后坏死的独立预测因素,提示断指再植时应综合考虑患者基本情况、伤情,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积极做好手术处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汉市东西湖区布鲁氏菌病职业人群对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卫生行为习惯,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普查方法,对东西湖区与羊养殖、贩卖等密切相关的职业人群进行布病卫生防护知识和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有效调查布病相关职业人员147人,男性居多,占62.59%(92/147),年龄集中在20~79岁,平均年龄50.6岁,职业以羊散养户为主占87.07%(128/147),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77.56%(114/147),调查人群布病卫生防护知识总体知晓率为49.18%,其中男性对布病各相关知识的知晓率高于女性(X2=12.849,P〈O.01)。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东西湖区相关职业人群对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低,散养户暴露于饲养环境以及与病死羊接触过程中采取个人防护措施的意识差,因此,在职业人群中加强布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姚群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176-177
目的研究局麻加舒芬太尼强化麻醉下微创输尿管腔内碎石术治疗下尿路结石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2011年3月至2012年6月选择单侧输尿管下段结石105例,双侧输尿管下段结石21例。术前3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1~4μg/kg,同时用1%利多卡因局部侵润麻醉。结果术中麻醉效果佳,126例中136侧为单通道取石,平均手术时间28 min。一期手术结石取净率92%(116/126),二期手术取石12例,平均住院时间6.8 d(4~10 d)。未有腹腔脏器损伤、肠穿孔等周围脏器损伤。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筛选合适病例,局麻加舒芬太尼强化麻醉下微创治疗下尿路结石是有效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修复指蹼挛缩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8月-2010年3月,收治6例指蹼挛缩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16~68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深Ⅱ度烧伤2例,机器绞伤2例,压砸伤2例。瘢痕挛缩病程3个月~3年。瘢痕挛缩指蹼:示中指2例,中环指3例,环小指1例。指蹼最大外展度5~10°。指蹼斜坡和蹼沟消失。术中首先行挛缩指蹼开大,开大后指蹼缺损范围为20 mm×8 mm~30 mm×13 mm;然后采用大小为25 mm×10 mm~35 mm×15 mm的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移位修复缺损;供区直接缝合。结果术后皮瓣完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重建指蹼外形良好,质地柔软,有接近正常指蹼的指蹼斜坡和蹼沟。指蹼最大外展度达40~60°。手掌切口无瘢痕挛缩,掌指关节活动正常。结论掌远端微型穿支皮瓣具有不损伤主干动脉的优点,是修复指蹼挛缩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2008年6月至2010年2月,我们应用指背筋膜蒂瓣结合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同指指掌侧软组织缺损9例,获得满意效果. 1一般资料 本组共9例,其中男5例,女4例;年龄18 ~73岁,平均45岁.致伤原因:电锯伤7例,压榨伤2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武汉市垸内综合治理控制血吸虫病流行的效果及费用效益进行分析,为决策和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不同地理特点,以环境改造为主,采用沟渠硬化、开新填旧、建鱼池等方法,辅以药物杀灭对垸内钉螺孳生地进行全面综合治理。收集治理前后螺情、人畜病情以及项目费用、疫区经济状况等相关资料,计算螺情、病情指标下降率以及单位效果费用、净效益、费用效益比,进行防治效果评价和费用-效果、费用-效益分析。结果经综合治理,全市有螺处数、有螺面积分别下降了79.93%,85.73%;垸内各流行村人群粪检阳性率下降了58.82%;耕牛粪检阳性率下降了73.14%。项目血防综合效果指数为71.50,费用效益比为1:2.92,净效益费用比为1.92。结论垸内钉螺孳生地综合治理,有效控制了血吸虫病流行,是湖沼型垸内亚型地区控制并消灭血吸虫病的有效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50例上肢局限性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C组(对照组),使用抗组铵药氯他淀口服,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N组(神经根阻滞组),采用同侧入路肌间沟阻滞法,使患者平卧并充分暴露颈部,选择肩胛舌骨肌和前正中斜角肌共同构成的三角肩胛舌骨肌处进行穿刺或锁骨上2cm的肌间沟或经环状软骨水平线与肌间沟交点为穿刺点,穿刺成功后,接上注射器,回抽无血后注入药液(2%利多卡因 0.375%布比卡因 地塞米松),经套管注药2次/d,同时辅助口服镇静安定类药物。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阻滞组患者的瘙痒立即减轻,症状立即改善,且未发生皮肤的继发性损害,患者精神状态良好。结论采用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性皮炎皮肤并能明显减轻瘙痒,且无继发性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