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神经病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维普信息数据库、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限为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2月。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个随机对照研究,包含303只大鼠,其中EPO组152只,对照组151只。Meta分析结果表明,EPO治疗后1、2、3、4、8周,大鼠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6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O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移植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是否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探索其可能作用机制。 方法60只雌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治疗组(30只)和hAMSCs治疗组(30只)。脊髓损伤采用脊髓撞击损伤模型,hAMSCs或PBS立刻移植到离脊髓损伤中心2 mm的头尾两端。免疫荧光检测细胞分化,血管再生和轴突再生。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试剂盒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BBB运动功能评分检测行为学。 结果在脊髓损伤后14 d、21 d和28 d,hAMSCs治疗组BBB评分分别为(8.75±0.701)、(10.375±0.532)和(12.125±0.350),高于PBS组(6.0±0.463)、(7.25±0.412)和(9.125±0.4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天和第14天,hAMSCs治疗组BDNF表达水平分别为(75.138±4.367)pg/mg和(66.483±4.099)pg/mg,高于PBS组(43.901±3.607)pg/mg和(41.108±3.848)pg/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7天,第14天和第28天,hAMSCs治疗组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23.328±2.463)pg/mg,(22.301±2.223)pg/mg和(14.855±1.282)pg/mg,高于PBS组(9.978±1.572)pg/mg,(9.271±1.496)pg/mg和(7.113±1.123)pg/m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SCs治疗组血管数目(17.5±2.102)高于PBS组(6.25±1.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SCs治疗组小鼠抗5羟色胺阳性神经纤维面积(3486±203.643)和GAP43阳性神经纤维面积(4568.25±253.881)高于PBS组(2070.25±156.344)和(2455.725±314.4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移植hAMSCs能促进脊髓损伤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促进血管再生和轴突再生。因此hAMSCs移植是治疗脊髓损伤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Tau蛋白是微管相关蛋白,不仅广泛表达于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也存在于肺、肾、睾丸等组织中。在中枢神经系统中Tau蛋白主要分布在神经元轴突,参与微管的装配并维持微管的稳定。Tau蛋白的异常堆积被认为是老年痴呆症的神经病理学标志。本文就Tau蛋白的功能和相关疾病做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低剖面可视化腔内支撑装置(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在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治疗应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行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43例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改良Raymond分级标准评价术后即刻的栓塞结果以及术后6个月第1次的动脉瘤随访闭塞程度;采用改良Rankin评分(mRs)评估患者预后疗效情况。 结果43例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伴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动脉瘤共47枚,其中2例(4.6%)患者为多发动脉瘤,均成功栓塞。43例动脉瘤患者中1例(2.3%)出现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2例(4.6%)术中出现支架内急性血栓;术后即刻闭塞情况:Ⅰ级栓塞35例(81.4%),Ⅱ级6例(13.9%),Ⅲ级2例(4.7%);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Ⅰ级栓塞40例(93.0%),Ⅱ级2例(7.0%),1例(2.3%)复发,后期予再栓塞治疗;术后1年mRs评分为0~2分有41例(95.3%)。 结论LVIS支架辅助下栓塞颅内宽颈破裂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长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