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扩大翼点入路切除前中颅底病灶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的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包括经眶额入路、经颧弓入路和眶颧弓入路)切除前中颅底病灶的优越性和适应证.方法经标准翼点入路11例,眶额入路19例,颧弓入路4例,眶颧弓入路4例.结果病灶全切除33例,次全切除及大部分切除4例,无法处理病灶1例,无一例出现脑牵拉损伤.结论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处理颅底病灶比标准的翼点入路显露更好,正常脑组织侵袭性更小.改良的经颅底扩大翼点入路不仅适于前中颅底肿瘤的切除,而且可应用于脑血管病和脑外伤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2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在危重病急救中的应用,总结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6年7月以来235例经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35例经股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病人中,发生并发症28例(11.91%),其中导管阻塞11例(4.68%)、导管脱出4例(1.70%)、穿刺部位感染8例(3.40%)、静脉血栓形成3例(1.28%)、导管相关性败血症2例(0.85%)。结论:经股静脉穿刺中心置管术是一种操作容易、护理方便、并发症少的置管方法,适合于基层医院在危重病急救中应用。  相似文献   
3.
车祸、高空坠落所致创伤已成为我国的第四位死因,颅脑损伤占同期创伤病人的25%,列各类创伤中的第二位。我科自1995年5月至2000年10月,共收治各型颅脑损伤病人1680例,需手术治疗286例,其中枕部硬膜外血肿15例,占5.24%,现把手术所见及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0%吡拉西坦注射液降低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的效果。方法将颅脑损伤患者6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快速静脉滴注20%吡拉西坦注射液,对照组快速静脉滴注20%甘露醇,所有患者均采用无创ICP监测仪监测ICP,同时观察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给药后均能迅速降低ICP,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组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出现尿素氮及肌酐增高2例。结论 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脑损伤ICP增高疗效安全可靠,比甘露醇更适合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相似文献   
5.
车祸、高空坠落所致创伤已成为我国第4位死因,颅脑损伤占同组创伤患者的25%,列各类创伤中的第2位[1]。我院1995年5月~2001年5月,共收治外伤致硬脑膜外血肿患者226例,其中骑跨上矢状窦硬膜外血肿34例,死亡7例,对其死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54~78岁,平均63岁。其中车祸致伤5例,高空坠落伤2例;患者于伤后1h到达本院治疗1例,伤后2~3h到达4例,伤后4~5h到达2例。本组7例到院时均呈深昏迷状,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GCS…  相似文献   
6.
我国颅脑创伤患者占同期创伤患者的25%,居各类创伤的首位。我院自1995年5月~2001年6月共收治各类型颅脑创伤患者1897例,占同期创伤患者的26.05%(1897/7283),其中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血肿患者312例,经快速抢救体系处理,致残率和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电镜观察老年记忆损害大鼠海马线粒体的形态学改变.方法 青年(3月龄)和老年(26月龄)SD大鼠经Morris水迷宫测试后,以青年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正常值上限的95%和99%上限值为界将老年鼠分为老年记忆正常组和老年记忆减退组.用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锥体细胞和神经毡内线粒体的体视学参数.结果 1.与青年大鼠相比,老年记忆正常大鼠海马线粒体数密度(Nv)、比膜面(Sm)、比表面(Ss)下降显著,但体密度(Vv)与青年大鼠相比无显著差异;老年记忆减退大鼠海马线粒体Nv、Ss、Sm、Vv均下降显著,且Vv、Nv的下降与老年记忆正常大鼠间有显著差异;2.老年记忆减退大鼠和老年记忆正常大鼠线粒体平均体积(V)均较青年组明显增加,但两老年组间无差异.讨论 线粒体的形态学参数体现了老年期海马线粒的代偿改变,而线粒体的功能失调可能在老年记忆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电镜观察老年记忆损害大鼠海马线粒体的开矿学改变。方法 青年(3月龄)和老年(26月龄)SD大鼠经Morris水迷宫测试后,以青年鼠平均逃潜伏期正常值上限的95%和99%上限值 蚧将老年鼠分为老年记忆正常组和老年记忆减退组。和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锥体细胞和神经毡内线粒本视学参数。结果 1.与青年大鼠相比,老年记忆正常大鼠海马线粒体数密度(Nv)、比膜面(Sm)、比表面(Ss)下降显著,但  相似文献   
9.
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双侧脑室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6例采用双侧脑室引流治疗的重度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6例重度脑出血中,存活23例(69.4%)。死亡11例(30.6%)。23例存活患者中4例因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术。结论尽早解除脑室梗阻,改善脑脊液循环是重度脑室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重度脑室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使用可脱卸弹簧圈(GDC、EDC、DCS)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分析可脱卸弹簧圈栓塞治疗急性破裂出血动脉瘤过程中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及处理办法.方法 血管内栓塞治疗Hunt-HessⅠ-Ⅲ级动脉瘤病人30例,6例患者同时加用腰穿放置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观察栓塞效果及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病人共发生症状性血管痉挛4例,而6例腰穿置管患者无一发生血管痉挛.所有患者随访1~24个月,4例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病人中度致残2例,其余病人恢复良好.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较理想的方法,具有微创、安全可靠、效果确切的特点.腰穿放置腰椎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可能对减少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