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其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化法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脑缺血再灌2h在缺血周围区即有凋亡内皮细胞出现,12-24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至21d与假手术组已无显性差异。脑缺血再灌注6h在缺血周围区p53蛋白开始表达,24-48h达高峰,之后逐渐下降,至7d与假手术组已无显性差异。p53蛋白表达高峰时间迟于内皮细胞凋亡24h。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凋亡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死亡形式之一,p53表达蛋白参与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细胞凋亡机制的调节。  相似文献   
2.
bFGF与EGF诱导BMSCs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在体外条件下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神经千细胞(NSCs)和神经样细胞分化的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出生4周左右大鼠的全骨髓细胞进行培养,传至第3代时,分为两组:实验组细胞加入bFGF和EGF,进行诱导分化;对照组不加因子继续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每日观察,记录BMSCs的诱导分化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兔抗巢蛋白(Nestin)单抗、兔抗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单抗、兔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单抗鉴定。结果 实验组诱导7d后有部分细胞具备神经元样细胞形态,胞体锥形或圆形,有较长单极或多极的突起,均有Nestin、NSE、GFAP阳性细胞表达,且3种细胞数量差别有显著性(t=3.266~6.099,P〈0.05)。而对照组细胞仍为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无Nestin、NSE、GFAP阳性细胞。结论 bFGF、EGF可以诱导BMSCs向NSCs分化,并可调控神经元分化,促进神经元细胞成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流后Bcl-2蛋白、Caspase-3mRNA的表达及炎性细胞浸润与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将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二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流组。采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分别观察脑缺血再灌流后不同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及损伤的变化与Bcl-2、Caspase-3mRNA表达。结果Bcl-2表达于缺血再灌流12~24h迭高峰,再灌流2~4d呈下降趋势,至16d略高于假手术组;Caspase-3mRNA于缺血再灌流12~24h迭高峰,2~4d呈降低趋势,至16d略高于假手术组。结论脑缺血再灌流后细胞凋亡介导神经细胞损伤、坏死是一个渐进的动态演变过程。Bcl-2蛋白、Caspase-3mRNA表达在押制细胞凋亡和介导神经细胞损伤等方面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GAP-43及IGF-1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长相关蛋白(GAP-43)在突触重建过程中,新生发芽末梢中的含量非常高,一旦突触重建完成,其含量呈幅度性下降,甚至呈微量或无阳性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作为一种特异性神经营养因子,不仅有利于神经细胞生长发育和修复再生,而且能阻止细胞凋亡和死亡,有助于神经细胞受损后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颅内移植对大鼠脑损伤修复作用及其神经行为功能的变化。方法:实验于2005-04/11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完成。①选取出生24h清洁级Wistar大鼠2只作为供体。另选用4月龄清洁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3只,模型对照组3只,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fibrillaryacidicprotein,GFAP)移植组21只,5-溴脱氧尿嘧啶尿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移植组21只。②取供体鼠脑组织进行神经干细胞的培养,经GFAP抗体、Brdu免疫荧光标记的阳性细胞分别制成单细胞悬液待移植。③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均建立脑损伤模型。造模后GFAP移植组进行神经胶质细胞移植,Brdu移植组进行神经元移植,正常对照组不接受任何细胞移植。④细胞移植后观察大鼠行为变化,并进行神经行为功能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组织片GFAP、Brdu标记阳性细胞在脑皮质区、海马齿状回及纹状体区的动态变化。结果:实验选取清洁级4月龄Wistar大鼠48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神经行为功能测试及等级评分:与模型对照组比较,GFAP移植组、Brdu移植组于移植1d无明显变化,均呈重度损伤(15~16分);移植8d差异明显,呈中度损伤(9~10分);移植12d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呈轻度损伤(4~5分);移植16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呈完成不稳定或反射缺陷(1分),接近正常对照组;移植24d呈稳定持续状态。②不同时间点各梗死区域GFAP标记阳性细胞的表达:GFAP移植组标记阳性细胞,第1天脑皮质区、海马齿状回、纹状体区的细胞表达无明显变化;第4天各区细胞表达略有增加;第16天细胞表达为最高值;第20天细胞表达呈下降趋势;第24天细胞表达为最低值。③不同时间点各梗死区域BrdU标记阳性细胞的表达:Brdu移植组标记阳性细胞,第1天脑皮质区、海马齿状回、纹状体区的细胞表达无明显变化;第4天各区细胞表达略有增加;第16天细胞表达为最高值;第20天细胞表达呈下降趋势;第24天细胞表达为最低值。结论:神经胶质细胞、神经元颅内移植能够促进大鼠脑损伤的修复,改善大鼠神经行为功能。  相似文献   
6.
Hepatic ischemia-reperfusion (I/R) injury occurs in many clinical procedures, including liver transplantation, hepatic trauma, and liver resection.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hepatic I/R damage however remain unknown. There is increasing evidence that sphingholipids, in particular ceramide, play a role in stress and death receptor-induced hepatocellular death, contributing to the progression of several liver diseases including liver I/R injury. In order to further define the role of sphingolipids in hepatic I/R, systemic analysis of sphingolipids after reperfusion is necessary.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lipidomic changes of sphingolipids in a rat model of warm hepatic I/R injury, by delayed extraction 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DE MALDI-TOF-MS). The total amounts of ceramide and sphingomyelin and the intensity of most kinds of spingolipids, mainly sphingomyel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1 hr post-reperfusion (p<0.05) and reached peaks at 6 hrs post-reperfusion (p<0.01) compared to controls. Six new forms of ceramide and sphingomyelins appeared 6 hrs post-reperfusion, (m/z) 537.8, 555.7, 567.7, 583.8, 683.5, 731.4. Interestingly, a ceramide- monohexoside (m/z) 804.4 (CMH[d18:1C22:1+Na]+) also increased post-reperfusion and correlated with extent of liver injury after reperfursion. Three main forms of sphingolipids, ceramide, sphingomyelin and ceramide- monohexoside, are related to hepatic I/R injury and provide a new perspective in understanding the mechanism(s) responsible for hepatic I/R injury.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PCR)方法测定端粒长度.方法 选取9种人类细胞株,提取基因组DNA,采用Q-PCR方法测定相对T/S比率,DNA印迹法测定末端限制性片段(TRF)长度,进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定量PCR测定端粒长度相对T/S比率为0.68±0.57,DNA印迹法测量平均TRF值为8.57±2.34,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R2=0.7807(P<0.01).结论 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量端粒长度具有重复性好、省时、简便、可靠的特点,可高通量处理大量样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微核实验检测纯镁微弧氧化(MAO)、二水磷酸氢钙(DCPD)涂层对小鼠的致突变性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阴性对照和实验组按50m l/kg分别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三种材料浸提液,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P)(40mg/kg),二次注射后6h处死小鼠,取其股骨制备骨髓涂片,观察P/N值,计算微核率。结果各实验组微核率均小于5‰,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与阳性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涂层后的纯镁对小鼠无潜在的致突变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髓鞘相关生长抑制因子Nogo-A及胰岛素样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区域的表达特点。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4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脑血管病研究所进行。将80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采用双盲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假手术组8只、缺血再灌注组64只,缺血再灌注组分为2h、6h、12h、24h、48h、3d、7d、14d8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8只,其中4只用于Nogo-A检测,另外4只用于胰岛素样神经生长因子受体的检测。应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假手术组不插尼龙线,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脑组织Nogo-A与胰岛素样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神经细胞中的表达。结果:80只大鼠均进入结果分析。①Nogo-A蛋白表达: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皮质、海马及纹状体区凋亡细胞呈基础表达。缺血再灌注6~12h皮质区及纹状体区Nogo-A表达达高峰,海马区表达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24h均开始下降。缺血再灌注48h~3d皮质区及纹状体区均二次达高峰,海马区表达恒定。缺血再灌注7~14d均降至基础水平。缺血再灌注各组Nogo-A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5)。②胰岛素样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在皮质、海马及纹状体区阳性细胞呈基础表达。缺血再灌注24h达高峰,48h恒定表达,3~14d仍维持高值表达。缺血再灌注各组胰岛素样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海马、皮质、纹状体等区域Nogo-A与胰岛素样神经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均增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表达增加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脑轻度损伤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表达仅限于大脑皮质区,重度损伤时弥漫整个海马及纹状体区。  相似文献   
10.
隐性乳腺癌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加深和提高对隐性乳腺癌诊断、治疗的认识.方法:对24例隐性乳腺癌的检查手段、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手术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隐性乳腺癌占本院同期乳腺癌的2.5%,以腋窝肿物为首发症状者4例(16.7%),X线钼靶摄片及彩超检出有腺体内结节细小钙化及腺体局部增厚者20例(83.3%). 24例中原位癌18例,其中导管内癌10例,小叶原位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6例.腋窝淋巴结转移者9例.全部病例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或简化根治术.随访3年, 复发1例(4.2%).结论:隐性乳腺癌以X线钼靶摄片和彩色超声的检出率较高,病理以原位癌为主,淋巴结转移较少,治疗以根治术或简化根治术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