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儿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物对精神分裂症患儿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39例精神分裂症患儿随机会为利司培酮组、氯丙嗪组、氯氮平组各13例。以用药前的心电图为参照,分别与服药后2、4、8周复查心电图。结果 1)3种药物对心电图均有影响,异常率35.90%;2)3组心电图异常率差异具有显著意义(X2=16.77-19.03 P<0.01),氯氮平组最高,氯丙嗪组次之,利司培酮组最低;3)心电图异常改变以窦性心动过速为主,其次是心肌缺血。结论抗精神病药物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有影响,应定期复查心电图,选择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2.
80例结节性硬化症综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TS)的脑电图(EEG)和头颅CT的特征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80例TS进行EEG和头颅CT检查.结果80例TS头颅CT均发现钙化结节,其中93.75%的TS发现室管膜下钙化结节,83.75%的TS发现脑实质钙化结节.90%的TS患者EEG显示不同程度的异常,EEG异常波多为阵发性高幅慢波、棘(尖)波及棘(尖)慢复合波.结论EEG配合头颅CT检查对TS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精神运动性癫痫临床及EEG改变。方法:对86例精神运动性癫痫依次进行常规EEG+HV、蝶骨电极+HV、蝶骨电极+10%水合氯醛睡眠诱发检查。结果:精神运动性癫痫EEG有特征性改变,总阳性率97.67%。常规EEG+HV试验阳性率46.5l%、蝶骨电极+HV阳性率84.88%、蝶骨电极+10%水合氯醛睡眠诱发试验阳性率90.70%。蝶骨电极+HV和蝶骨电极+10%水合氯醛睡眠诱发试验两种方式EEG阳性率与常规EEG+HV的阳性率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EG对精神运动性癫痫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将常规EEG+HV、蝶骨电极+HV、蝶骨电极+10%水合氯醛睡眠诱发试验作为一个检查模式依次检查,可获得理想的EEG结果,提高临床确诊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电地形图 ( BEAM)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 DEACMP)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 40例DEACMP患者进行 BEAM检查。结果  BEAM异常率 1 0 0 % ,主要改变为 δ频带功率增高 (多在额颞区 ) ,θ频带功率减弱 ,其异常程度与痴呆程度基本一致。结论 BEAM可以反映 DEACMP患者的脑功能状况 ,为病情判断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培酮对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氯氮平组各60例.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w末检查心电图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电图均正常.治疗后利培酮组异常率(38/180,21.1%)明显低于氯氮平组(73/180,40.6%),差异极显著(χ^2=15.96,P<0.01).显著异常时段为第4w末.两组均以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律不齐和ST-T改变多见,但利培酮组窦性心动过速和ST-T改变发生率明显低于氯氮平组,而窦性心律不齐明显高于氯氮平组.结论利培酮致儿童心电图异常率较氯氮平低,且程度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精神运动性癫痫临床及EEG改变.方法 对86例精神运动性癫痫依次进行常规EEG+HV、蝶骨电极+HV、蝶骨电极+10%水合氯醛睡眠诱发检查.结果精神运动性癫痫EEG有特征性改变,总阳性率97.67%.常规EEG+HV试验阳性率46.51%、蝶骨电极+HV阳性率84.88%、蝶骨电极+10%水合氯醛睡眠诱发试验阳性率90.70%.蝶骨电极+HV和蝶骨电极+10%水合氯醛睡眠诱发试验两种方式EEG阳性率与常规EEG+HV的阳性率相比均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EEG对精神运动性癫痫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将常规EEG+HV、蝶骨电极+HV、蝶骨电极+10%水合氯醛睡眠诱发试验作为一个检查模式依次检查,可获得理想的EEG结果,提高临床确诊率,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儿童癫患者认知功能状况和P3 0 0 特点及二者关系。方法 对 38例儿童癫采用odd ball刺激序列检测P3 0 0 ,采用中国修订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WISC -RC)测定智商。结果  1.癫儿童智商低于正常 6 5 .8% ,智力损害 2 8.9% ;2 .P3 0 0 潜伏期和波幅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和降低 (P <0 .0 1) ,且智力正常的癫组P3 0 0 潜伏期和波幅较对照组也明显延长和降低 (P <0 .0 5 ) ;3.相关分析显示P3 0 0 潜伏期与各智商间均呈显著负相关 (r =- 0 .2 76~ - 0 .32 7 P均 <0 .0 5 ) ,波幅与语言智商、总智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癫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 ,智商和P3 0 0 有密切关系 ,但二者又不完全等同 ,均是评价癫儿童认知功能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心脏介入治疗若干问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入治疗在我国发展迅速,已深入医学各个领域.它的出现,给病人带来了福音,提供了治疗新途径.心脏介入尤为明显,但在治疗过程中,常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现就我院1999年4月-2003年10月心脏介入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的脑电图(EEG)特征。方法:对54例老年DEACM患者进 行EEG检查,并与5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结果:两组EEG总异常率、额颞区局灶性异常率及α波平均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 P<0.005及P<0.001),且EEG异常程度与痴呆程度呈正相关(r=0.488、P<0.001=0.000)。结论:EEG检查在老年DEACMP患者诊 断、疗效判定及预后评估方面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及其意义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综合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 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治疗组及对照组 ,评定并比较两组 SDS、SF-3 6生活质量得分及其临床疗效。结果 心理治疗组 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综合性心理治疗能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抑郁情绪的严重程度 ,并可提高临床疗效、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