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与血清胆固醇水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血清胆固醇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冲动攻击行为的关系。方法:以既往史和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区分,有攻击行为者为冲动行为组,无攻击行为者(无冲动组)及健康者(正常对照组)为对照,比较3组的血清胆固醇水平,并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MOAS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冲动行为组较无冲动组及正常对照组胆固醇水平显著低。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可能与胆固醇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采用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疗法,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维持治疗中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2002-06/2001-03本院118例精神分裂症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用药物 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治疗,对照组用药物 普通心理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依从性、复发率、病残率。结果干预组完全依从48%、不依从9%、治愈率65%、复发率35%、病残率13%;对照组分别为26%,24%,44%,65%,26%。结论 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维持治疗中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依从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采用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疗法,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2002-06/2001-03本院118例精神分裂症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用药物+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治疗,对照组用药物+普通心理治疗,出院后随访1年。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依从性、复发率、病残率。结果干预组完全依从48%、不依从9%、治愈率65%、复发率35%、病残率13%;对照组分别为26%,24%,44%,65%,26%。结论心理教育性家庭干预和认知领悟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维持治疗中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内观疗法 1937年起源于日本 ,前已与森田治疗并列为日本的独特心理治疗 ;内观 ,就是观察自己 ,应用心理学的原则和技巧 ,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或行为及人际关系的交往 ,改善病人的情绪 ,提高对疾病的认识 ,解除顾虑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能力 ,以达到改善病态心理和行为方式 ,从而减轻病痛和提高治疗效果为目的的治疗方式[1 ] 。适应范围很广 ,我们用此疗法治疗 1例人格障碍的患者 ,现报告如下。患者 ,男性 ,2 3岁 ,未婚 ,医师 ,大学文化 ,2 0 0 0年 5月 19日入院。病前性格 :倔强 ,要强 ,有毅力 ,在患严重肺结核时也不放弃自学 ,在 4年之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家庭教育和认知领悟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维持治疗中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住院的118例精神分裂症的病人随机均分成2组,干预组用药物加家庭教育和认知领悟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出院后随访1年、3年。采用BPRS、SDSS、TESS评价疗效、依从性、复发率、病残率。结果随访1年:干预组完全依从48%、不依从9%、治愈率65%、复发率35%、病残率13%;对照组分别为26%、24%、44%、56%、26%;随访3年:干预组完全依从42%、不依从10%、治愈率60%、复发率40%、病残率10%;对照组分别为10%、48%、22%、78%、46%。结论家庭教育和认知领悟治疗能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维持治疗中依从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A型行为进行干预对心肌梗塞后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对干预组(27例)及非干预组(28例)随访1年,记录1年间发生心脏事件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非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干预组,而再梗死与猝死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心肌梗塞后对A型行为进行干预,能有效的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A型行为干预对心肌梗死后心脏事件发生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蕊芳 《现代康复》2001,5(8):41-41,45
目的 对A型行为进行干预对心肌塞后心脏事件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干预组(27例)及非干预组(28例)随访1年,记录1年间发生心脏事件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恶性心律失常,梗死后心绞痛,心力衰竭,非干预组均显著高于干预组,而再梗死与猝死两组间无差异。结论 心肌梗塞后对A型行为进行干预,能有效的降低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我们采用西酞普兰治疗焦虑抑郁共病,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现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阴性型及阳性型精神分裂症患的认知功能,我们对阴性型组(19例)及阳性型组(25例)患进行了简式韦氏成人智力测验(WAIS-RC)、记忆功能测验(WMS)及色、数、形判断能力测定。结果两组患WAIS测验结果无显差异;WMS测验阴性型组显低于阳性型组,色、数、形判断能力测验阴性型组比阳性型组明显差,两组阴性症状评分与WMS中的再生、联想、记忆商数呈负相关,与瓣色错误、瓣形时间、瓣形错误呈正相关,说明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比阳性症状为主认知功能损害更明显,似可提示阴性症状为主可能有额叶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组(38例)和舍曲林组(38例),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评定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文拉法辛组治疗1周起效;疗程结束时,两组疗效和HAMD评分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文拉法辛与舍曲林治疗抑郁症疗效相似,文拉法辛起效较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