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红革  李林  金光文 《山东医药》2007,47(30):134-134
患者男,29岁。因右尺骨鹰嘴骨折术后肘关节活动受限9个月,加重6个月,于2006年9月7日入院。患者于9个月前因右尺骨鹰嘴骨折而于当地医院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6个月前行被动功能锻炼时出现右肘关节剧痛、肿胀。查体:T36.4℃,右肘部肿胀,有轻压痛,肘关节活动度明显受限,屈40°,伸15°,旋前20°,旋后10°。  相似文献   
2.
[背景]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人工骨植骨加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病例报告]选择2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例,给予经椎弓根椎体内人工骨植骨加内固定术治疗作为观察组,与同期29例经单纯内固定治疗的同类骨折病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疗效.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2例Cobb角加大2°,1例出现内固定物松动;对照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4个月,22例患者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后3 d时下降6~8 mm,Cobb角加大7°~9°,10例出现内固定物松动,3例出现断钉.观察组患者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的改变、螺钉松动及断钉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经椎弓根椎体内人工骨植骨术可恢复伤椎椎体正常的骨小梁结构,恢复伤椎的生物力学强度,降低后期内固定松动、断裂及矫正度丢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背景]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病例报告]采用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6例锁骨骨折,术后未见骨不连、延迟愈合、肩关节功能障碍及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病例.[讨论]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具有固定牢固,损伤小,对骨组织血液运行破坏小,是治疗锁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任红革  李林 《山东医药》2008,48(6):46-47
应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并用锚钉修复喙锁韧带治疗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13例.术后随访8个月~2 a,肩关节功能按Constant标准评分,平均92.3分,取出钢板后无1例复发.认为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并锚钉修复喙锁韧带及喙肩韧带、肩锁韧带,保证了肩锁关节的长期稳定,是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氯氮平的副反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编辑 :在精神药物中 ,氯氮平的副反应形形色色 ,层出不穷。本刊近又收到这方面的报告 2 2篇 ,包括副反应及处理 ,系由 1 7个单位 ,35位作者所撰写 ,现综合报道如下。作者单位 :3 112 0 0 浙江萧山市红十字医院 (钱烈 ) ;黑龙江省第三医院 (任红革、刘洪涛、曾庆春、周云华、李翠英、罗艳芳 ) ;河北秦皇岛九龙山医院 (冯竹娥 ) ;广东茂名市慢性病医院 (梁小赤 ) ;陕西铜川矿务局精神病院 (乔秀玲 ) ;甘肃天水市精神病院(韩惠珠、李刚、丁志杰、王晓全 ) ;黑龙江萝北县共青医院精神科(刘传军、苏凤云、张怀韬 ) ;黑龙江汤原精神病院 (李伟东 …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采用小切口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5月-2010年3月,采用微创小切口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32例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男21例,女11例;年龄16~75岁,中位年龄32.3岁。交通事故伤18例,摔伤9例,重物砸伤5例。左侧14例,右侧18例。其中横形骨折6例,斜形骨折8例,粉碎性骨折18例。患者伤后至手术时间为18~42 h,平均26.4 h。结果术后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4.6个月。32例均获解剖复位,无成角、短缩或分离移位,内固定物无移位。术后6~8周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无畸形或延迟愈合、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术后肩关节功能根据Neer评分标准均获优。结论小切口切开复位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锁骨中段骨折损伤小,促进了骨折愈合,可避免锁骨下动、静脉及臂丛神经损伤、气胸等并发症及二次手术。  相似文献   
7.
背景:原发性骨性关节炎的发展是多种相关基因表达失常的缘故。采用mRNA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滑膜差异表达基因,有助于阐明骨性关节炎病理过程的相关机制。目的:比较延边地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正常关节滑膜的基因表达谱变化,筛选出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延边地区原发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例及正常对照者3例,应用mRNA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所获得的滑膜组织中表达差异的基因,筛选出表达差异基因并对其进行GO分析。结果与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及正常对照者滑膜的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延边地区膝关节骨关节炎滑膜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1261个,其中上调的基因有451个,下调的基因有810个。差异表达基因GO统计分析显示,信号转导、翻译调节、趋化作用、炎症应答、细胞增殖等多种基因的表达有差异。基因芯片技术能有效地筛选出骨性关节炎差异表达的基因,并进一步证实了骨性关节炎的病理过程是多种功能基因参与的复杂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小切口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有移位的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6年8月-2007年6月,采用小切口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外固定术治疗13例15足跟骨关节内骨折.男9例,女4例;年龄16~81岁,中位年龄37.6岁.坠落伤9例,交通伤4例.左侧4例,右侧7例,双侧2例.骨折根据Sanders分型:Ⅱ型6足,Ⅲ型9足.患者伤后至手术时间2~6 d,平均3.6 d.术中对3例骨缺损者植入同种异体骨3 g. 结果 术后2周未发生皮肤坏死及其他并发症.术后10 d 2例钉道有渗出,经换药后愈合.术后1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5个月,平均10.6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5~8个月,平均6.7个月.完全负重时间2~4个月,平均3.2个月.功能评价采用美国足踝协会的后足评分系统,优10足,良3足,可2足,优良率86.7%.术后Bohler角(29.00±0.42)°,与术前(4.82±0.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小切口撬拨复位、锁定钢板外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损伤小、促进骨折愈合;外置钢板可避免皮瓣坏死、钢板外露及发生骨髓炎等风险,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在骨性关节炎中的表达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骨性关节炎是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酶的反馈作用等复杂的多种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其病理过程与细胞因子密切相关。目的:总结细胞因子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的研究现状。方法:由第一作者用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2000至2012年)和PubMed数据库(2000至2012年)收录的细胞因子与骨性关节炎相关论文报告。结果与结论:共纳入细胞因子与骨性关节炎相关文献69篇。细胞因子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能促进骨性关节炎软骨降解、滑膜炎症及软骨下骨的吸收,部分细胞因子也有抑制骨性关节炎病变发展的作用。与分解代谢有关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合成代谢有关的细胞因子主要有转化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关节组织中发现的影响细胞功能的炎性因子包括白细胞介素、趋化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但细胞因子在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续断在兔桡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对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取30只家兔随机分成5个组,在双侧桡骨中段制作20mm长骨缺损模型.取自体松质骨颗粒,植骨于骨缺损处.实验组用续断按照20g/kg剂量混合于饲料中喂养,对照组单纯喂养饲料.于术后1,2,4,6,8周行X线检查后取骨痂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BMP-2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实验组1周时BMP-2呈弱阳性表达,2周时呈阳性表达,4周时呈强阳性表达,6周及8周时呈阳性表达.对照组4周时呈阳性表达外1,2,6,8周时均呈弱阳性表达.实验组1周时较对照组BMP-2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差异,2,4,6,8周时实验组BMP-2基因表达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4周时表达量增加最明显.[结论]续断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有明显的增加BMP-2基因表达的作用,可促进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