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皮肤病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明确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MPs)对人表皮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在人皮肤和永生化SZ95皮脂腺细胞体外共培养的3D皮肤皮脂腺培养模型中加入不同浓度(2、20、200 μg/mL)的PAMPs,包括脂多糖(LPS),磷壁酸(LTA)和肽聚糖(PGN),培养7天后,使用PhotoShop软件计算表皮面积;免疫组化观察Ki67,cytokeratin 10(CK10)的表达,采用ImageJ软件计算染色面积,Image-Pro Plus软件计算每张图片的累积光密度(IOD)。 结果:在不同浓度的PAMPs(LPS, LTA, PGN)作用下,表皮厚度总体较对照组呈现剂量依赖性增加;此外,表皮基底层及角质层细胞Ki67及CK10的表达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结论:PAMPs具有体外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的作用,皮肤正常微生物可能在维护皮肤屏障功能上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对苯并芘诱导的SZ95人皮脂腺细胞炎症因子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SZ95人皮脂腺细胞分为对照组、1 × 10-5 mol/L白藜芦醇组、1 × 10-5 mol/L苯并芘组及白藜芦醇 + 苯并芘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SZ95人皮脂腺细胞中白细胞介素1α(IL-1α)、IL-6、芳香烃受体(AhR)、细胞色素酶P450(CYP)1A1、CYP1B1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磷酸化水平(磷酸化p38水平/p38水平)和AhR蛋白相对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IL-1α、IL-6蛋白表达。多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结果 对照组、白藜芦醇组、苯并芘组及白藜芦醇 + 苯并芘组SZ95人皮脂腺细胞IL-1α的mRNA(2.045 ± 0.272、2.058 ± 0.154、3.124 ± 0.094、2.185 ± 0.337)和蛋白(9.132 ± 1.181、9.429 ± 0.771、20.361 ± 0.907、9.917 ± 0.897)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4.662、101.705,P值分别 < 0.01、 < 0.001),其中白藜芦醇 + 苯并芘组IL-1α mRNA和蛋白相对水平低于苯并芘组(均P < 0.01)。此外,苯并芘组p38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白藜芦醇组及白藜芦醇 + 苯并芘组(F = 303.129,均P < 0.000 1)。白藜芦醇 + 苯并芘组AhR、CYP1A1和CYP1B1的mRNA表达较苯并芘组显著下调(t值分别为10.640、33.599、18.327,均P < 0.001)。苯并芘组细胞AhR蛋白表达低于白藜芦醇 + 苯并芘组(P < 0.001)。结论 白藜芦醇可抑制环境污染物苯并芘诱导的SZ95人皮脂腺细胞炎症因子IL-1α表达,该作用可能通过AhR和p38MAPK通路所介导。  相似文献   
3.
[背景]吸烟与痤疮及反向痤疮关系密切,香烟是否通过影响皮脂腺细胞生物学功能参与相关疾病的发生,目前仍不清楚.[目的]研究香烟烟雾提取物(CSE)体外对SZ95人皮脂腺细胞增殖、凋亡、脂质合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永生化SZ95人皮脂腺细胞,设置不同浓度CSE刺激组及相应的PBS对照组进行研究.采用MTT法检测体...  相似文献   
4.
外界理化因素和情绪改变等会诱发玫瑰痤疮患者出现面部阵发性潮红, 并伴有灼热、刺痛和瘙痒感。大量研究提示, 离子通道激活后释放神经肽诱导的神经血管失调和神经源性炎症与玫瑰痤疮发病相关。本文综述近年来离子通道与玫瑰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为以离子通道作为玫瑰痤疮的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clascoterone对雄激素作用下人皮脂腺细胞增殖、脂质合成和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索其抗痤疮机制.方法:体外培养SZ95人皮脂腺细胞,分为双氢睾酮(DHT)组、clascoterone组,clascoterone+DHT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尼罗红染色检测细胞内中性脂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脂质合成相...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 AFP) 、α-L-岩藻糖苷酶( AFU) 、糖类抗原199( CA199) 在原发性肝癌早期筛
查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我院2014-08~ 2016-08 收治的原发性肝癌病人81 例,选取同期来我院的健康体检者
80 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AFP、AFU、CA199 含量,观察两组AFP、AFU、CA199 阳性率,及联合检测的特
异度和灵敏度。结果: 观察组血清AFP、AFU、CA199 含量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观察组AFP、
AFU、CA199 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AFP、AFU、CA199 联合检测特异度和灵敏度均高
于单项AFP、AFU、CA199 及两两组合检测,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 两两检测特异度和灵敏度均高于单项
检测,且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 。结论: AFP、AFU、CA199 在原发性肝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且联合检测
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灵敏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