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4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β受体阻滞剂是目前治疗婴儿血管瘤的一线药物,主要包括口服普萘洛尔和外用噻吗洛尔/卡替洛尔滴眼液。β受体阻滞剂药物选择及给药方式主要根据患儿年龄、瘤体部位、分型、分类及大小等因素综合决定。本共识对口服普萘洛尔的适应证及禁忌证、治疗起始时间及剂量、疗程与停药指征、用药期间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处理和特殊人群治疗剂量、疗程以及外用β受体阻滞剂适应证、应用具体方法等进行总结,希望为皮肤科及相关专业医生规范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婴儿血管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AD)的变应原状况。方法采用Mast检测系统,对204例AD患儿血清特异性IgE(SIgE)和总IgE(TIgE)进行检测。结果变应原检测阳性率为74.5%,其中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为50%,食物变应原阳性率为41.2%。最常见的阳性变应原依次为粉尘螨(46.1%)、屋尘螨(35.8%)、鸡蛋(26.0%)、牛奶(24.0%)。结论粉尘螨、屋尘螨、鸡蛋、牛奶是本组AD患儿最常见的变应原,但随年龄增长变应原谱有所改变,这可能与环境、饮食习惯之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3.
4.
5.
尖锐湿疣为性传播疾病,但幼婴肛周尖锐湿疣却罕见,现将本院1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患儿男。10个月。因肛周赘生物1个月于1992年6月5日由其父母带来我院诊治。1月前父母发现患儿肛周起菜花样赘生物,渐渐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观察分析儿童头癣临床特点和治疗情况.方法 对76例头癣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并采用灰黄霉素口服治疗和观察疗效.结果 76例患者中自癣53例(69.7%),脓癣22例(28.9%),黑癣l例(1.3%),未发现黄癣.灰黄霉素治疗4周的治愈率为93.3%.结论 本组病例以白癣为主,脓癣次之,黑癣少见,未发现黄癣.儿童头癣宜首选灰黄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8.
小汗腺血管瘤样错构瘤(eccrine angiomatous hamartoma,EAH)是一种皮肤良性错构瘤[1-3],病理主要表现为真皮中下部小汗腺及血管成分的增生,多见于儿童,大部分为先天性病变.皮损多见于四肢,表现为紫红色的斑块或结节,常有压痛或自发性疼痛及局部多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患儿UniCAP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查结果,分析特应性皮炎患儿与UniCAP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32例特应性皮炎患儿与22例健康小儿进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结果: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总IgE含量升高者为32例,对照组无1例升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轻度特应性皮炎与中度特应性皮炎、中度特应性皮炎与重度特应性皮炎血清总IgE含量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niCAP过敏原特异性IgE是特应性皮炎病情活动性的指标,可明确检出特异性过敏原的严重程度,从而为特应性皮炎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皮肤止痒脱敏膜对婴儿擦烂红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上选择擦烂红斑患儿103例,分为试验组56例:用皮肤止痒脱敏膜湿敷,每次15 min;对照组47例:予20%鱼肝油软膏涂于皮损处,两组均2次/日,疗程1周.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1.4%;对照组有效率为3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2.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