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3篇
皮肤病学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2010~2011年度本地区临床分离的淋病奈瑟菌流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对质粒介导的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进行耐药质粒 TEM-1基因分型.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敏感性按WHO西太区淋病奈瑟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PPNG菌株,多重PCR方法鉴定β-内酰胺酶质粒并进行 TEM-1基因分型.结果 150株淋病奈瑟菌中检出105株对青霉素耐药(70%);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分别为84%和 98%;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但头孢曲松低敏率达到48%(72/150);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和四环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的2倍和大于32倍.检出PPNG46株,阳性率为30.7%,耐药质粒TEM-1基因分型以亚洲型为主(91.3%,42/46),只有4株携带非洲型质粒.结论 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TEM-1基因质粒分型以亚洲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磁微粒化学发光法(CMIA)与梅毒检测常用的其他3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采用CMI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血清标本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对4种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行分析;此外对CMIA与TPPA检测结果符合率及血清转化盘结果进行研究。结果以TPPA为金标准,CMIA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100.00%和99.87%,高于ELISA及RPR;CMIA与TPPA的阳性、阴性及总体符合率为100.00%、99.88%和99.88%,由此说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比较一致。对血清转化盘结果分析,CMIA可早于TPPA 14d检出特异性抗体。结论 CMIA重复性好,灵敏度及特异性比较高,且操作简便快捷,可以取代TPPA及ELISA用于梅毒螺旋体的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2008年度临床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其敏感性并按WHO西太平洋地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菌株.结果 107株淋球菌中,检出94株对青霉素耐药(87.9%),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43株(40.2%);四环素耐药率为88.8%,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63株(58.9%);环丙沙星耐药率81.3%;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索、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尤以青霉素为甚,其MIC50及MIC90均超过耐药标准1、32倍.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作用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番禺区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中支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郑州安图绿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试剂盒对1656例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1656例患者中泌尿生殖道支原体阳性623例(37.62%),其中解脲脲原体(UU)阳性573例(34.6%),人型支原体(MH)阳性11例(0.66%),UU+MH混合阳性39例(2.36%)。其中883例女性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467例,阳性率为52.89%;773例男性患者中支原体培养阳性156例,阳性率为20.18%。对支原体敏感性最高的是美满霉素(91.3%),其次为强力霉素(90.7%)、克拉霉素(86.8%)、交沙霉素(86.0%)、罗红霉素(50.4%)、阿奇霉素(46.4%)、司帕沙星(42.2%)、甲砜霉素(16.5%)、林可霉素(5.8%)、壮观霉素(3.2%)。结论:临床应开展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生素,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2013年度本地区临床分离的淋球菌流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头孢克肟和阿奇霉素等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85株菌株对7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敏感性按WHO西太平洋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85株淋球菌中检出68株对青霉素耐药(80%),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32株(37.6%);四环素耐药率为84.7%,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34株,占40%;环丙沙星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7.6%和3.5%。未发现对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大观霉素耐药菌株,但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敏感性降低的菌株分别为16.5%和5.9%。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青霉素和四环素MIC50及MIC90均大于耐药标准的32倍。结论: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对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头孢克肟的敏感性较高,出现阿奇霉素的耐药株。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对20112012年广东省广州、佛山、江门、肇庆和珠海等五市临床分离的525株淋球菌流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等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我省不同地区淋球菌耐药株的流行现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6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敏感性判断按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其中头孢克肟敏感性试验和判断标准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判断。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来自五地525株淋球菌中检出430株对青霉素耐药(81.9%),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株(率)分别为484株(92.2%)和514株(97.9%),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头孢克肟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但头孢曲松中敏有178株(33.9%),头孢克肟中敏只有7株(1.3%)。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检出PPNG株189株(36.0%),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248株(47.2%)。2分析显示,肇庆市淋球菌流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于总体水平(2=13.88,P<0.01);广州市四环素耐药率最高(2=10.58,P<0.01);五地市淋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一致(94.1%2012年广东省广州、佛山、江门、肇庆和珠海等五市临床分离的525株淋球菌流行株对青霉素、四环素、环丙沙星、头孢克肟、头孢曲松和大观霉素等6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我省不同地区淋球菌耐药株的流行现状。方法: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6种抗菌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敏感性判断按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其中头孢克肟敏感性试验和判断标准按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判断。用纸片酸度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来自五地525株淋球菌中检出430株对青霉素耐药(81.9%),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株(率)分别为484株(92.2%)和514株(97.9%),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头孢克肟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但头孢曲松中敏有178株(33.9%),头孢克肟中敏只有7株(1.3%)。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MIC50及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检出PPNG株189株(36.0%),四环素高度耐药淋球菌(TRNG)248株(47.2%)。2分析显示,肇庆市淋球菌流行株对青霉素的耐药率高于总体水平(2=13.88,P<0.01);广州市四环素耐药率最高(2=10.58,P<0.01);五地市淋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一致(94.1%100%);头孢曲松的中敏率之间相差较大(2=19.60,P<0.01),广州收集的淋球菌对头孢曲松的中敏率高于总体中敏率(2=6.96,P<0.01);5地市PPNG流行率有明显差异(2=15.67,P<0.01),其中肇庆PPNG流行率高于总体水平(2=6.31,P<0.05);5地市TRNG流行率无统计学差异(2=4.16,P>0.05)。结论:不同地区的淋球菌流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明显差别,广州市收集的淋球菌流行株对头孢曲松中敏率较高,肇庆市收集的淋球菌流行株中PPNG流行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