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8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奥马珠单抗(omalizumab)在对抗组胺药物治疗不佳、有过敏性休克病史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中的应用疗效和安全性评估。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的真实世界研究, 选取2018年11月至2024年1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对抗组胺药物治疗不佳且有过敏性休克史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每4周给予300 mg奥马珠单抗皮下注射, 并在治疗期间记录荨麻疹控制评分(urticaria control test, UCT)、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次数和其他不良事件。结果 11例患者在开始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3个月后, 其中10例患者的慢性荨麻疹情况得到完全控制(UCT=16), 1例患者为部分控制(UCT=15);9例患者随访期间未出现过敏性休克(随访12个月以上10例, 随访2个月1例)。2例患者在注射奥马珠单抗后发生过敏性休克。本研究中, 在随访期间(2~38个月)11例患者均对奥马珠单抗的耐受性良好, 其中4例继续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荨麻疹, 6例由于荨麻疹控制良好和没有再次发生过敏性休克停止使用奥马珠单抗, 1例失访。结论奥马珠单抗对抗组胺药物治疗不佳且有过敏性休克病史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可能具有...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检验中文版慢性荨麻疹生活质量问卷(CU-Q2oL)的信效度。方法 翻译英文原版CU-Q2oL以及回译和文化调试,确定中文版CU-Q2oL的条目。2019年1 - 12月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性病科就诊的195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伴或不伴慢性诱导性荨麻疹患者每2周进行1次随访,随访时填写CU-Q2oL、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问卷(DLQI)以及1周疾病活动度问卷评分(UAS7),共随访2次。每次随访后,医生依据患者病情为每例患者调整治疗方案。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问卷因子数目,并通过分析CU-Q2oL与DLQI、UAS7的相关性判断聚合效度,通过计算Cronbach α系数检测CU-Q2oL的内在一致性信度;通过分析UAS7的变化量与CU-Q2oL评分变化量的相关系数判断CU-Q2oL的敏感度。结果 自中文版CU-Q2oL问卷中提取出4个因子,分别为“症状”、“日常功能活动”、“睡眠问题”及“限制”因子,共23个条目,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4.011%。CU-Q2oL所有条目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61,4个因子Cronbach α系数为0.804 ~ 0.933,提示极好的内部一致性。CU-Q2oL问卷总分和DLQI评分、UAS7分别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7、0.560(均P<0.01)。71例患者参与第2次随访,CU-Q2oL问卷总分变化量与UAS7评分变化量呈中度相关,相关系数为0.392(P<0.01)。结论 中文版CU-Q2oL具有极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评估我国慢性自发性荨麻疹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评价度普利尤单抗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6月1日至2021年9月1日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外用药物控制不佳、规范使用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治疗满16周的AD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以及治疗开始前、治疗第2、4、8、12、16周研究者整体评估(IGA)评分、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EASI)评分、瘙痒数字评价量表(NRS)评分、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分以及源自患者的湿疹评价(POEM)评分。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全部患者结束随访时各项评分和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57例AD患者,均完成16周的注射药物治疗和随访观察。第16周时 ,患者自身IGA评分由基线4.0(4.0,5.0)分降至1.0(1.0,1.0)分(Z = 6.65,P < 0.001),EASI评分由30.0(17.2,36.0)分降至4.0(1.6,7.3)分(Z = 6.57,P < 0.001),瘙痒NRS评分由9.0(7.0,10.0)分降至1.0(0.0,1.0)分(Z = 6.59,P < 0.001),DLQI评分由15.0(11.5,20.5)分降至3.0(1.0,4.0)分(Z = 6.57,P < 0.001),POEM评分由19.0(15.5,23.0)分降至4.0(2.0,4.0)分(Z = 6.57,P < 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种评分16周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仅2例患者出现结膜炎,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度普利尤单抗治疗AD疗效明显,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回顾分析奥马珠单抗治疗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的疗效、安全性及停药复发情况。方法 回顾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门诊2018年2月至2021年1月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的CSU病例,分析其临床特征,采用门诊随访形式,通过荨麻疹控制评分(UCT)、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监测不良事件及停药后复发情况。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或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结果 纳入59例CSU患者,奥马珠单抗治疗至少3个月,其中45例治疗达6个月,15例达12个月。经奥马珠单抗治疗,UCT从基线期3.0(1.0,6.0)分上升至第1个月11.0 (3.0,14.0)分和第3个月15.0 (12.0,16.0)分(均P < 0.05)。DLQI从基线期16.0(12.0,20.0)分下降至第1个月7.0 (1.0,13.0)分和第3个月1.0 (0.0,4.0)分(均P < 0.05)。疾病部分或完全控制的比例在基线期为0,第1个月上升至44.1%,第3个月达78.0%,第6个月达88.9%。疾病对生活质量存在重度或极重度影响的比例在基线期为84.7%,第1个月降至30.5%,第3个月降至15.3%,第6个月降至4.4%。对奥马珠单抗治疗完全反应组和部分反应组比无反应组病程更短(t = -2.894,P = 0.011;t = -2.511,P = 0.036);完全反应组比部分反应组和无反应组治疗时间更长(t = 2.479,P = 0.039;t = 2.677,P = 0.022)。慢反应组与快反应组相比,基线DLQI更高(Z = -2.622,P = 0.009),基线UCT更低(Z = -2.746,P = 0.006)。19例患者病情完全控制后停药,其中13例(68.4%)在停药7(5,8)周后复发,复发后UCT评分高于治疗前(Z = 3.172,P = 0.001),复发组比未复发组病程更长(Z = -2.635,P = 0.007)。复发后5例重新开始奥马珠单抗治疗,均再次得到部分或完全控制。治疗期间报告不良反应事件均为轻中度。结论 奥马珠单抗能够有效控制CSU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但停药后复发率高,复发后重新开始奥马珠单抗治疗仍有效。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研究温度测试仪测定临界温度阈值(CTT)在冷接触性荨麻疹诊断中的应用,并探究CTT与冷接触性荨麻疹疾病活动度、疾病控制情况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 回顾2017年10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的20例冷接触性荨麻疹。患者首次就诊时自评疾病活动度,首次就诊及之后的2次随访时检测患者CTT,并由患者评价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LQI)。第2次随访时,评价患者的疾病控制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CTT与疾病活动度、CTT改善度与疾病控制情况的相关性。Friedman检验比较治疗过程中CTT、DLQI的改善情况,并采用Bonferroni多重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 患者自评疾病活动度:轻度3例,中度8例,重度9例,疾病活动度与CTT呈正相关(rs = 0.573,P = 0.008)。医生评价疾病控制情况:3例不佳,6例一般,11例良好,疾病控制情况与CTT的改善度呈正相关(rs = 0.516,P = 0.020)。首次就诊及2次随访时CTT依次为(20.10 ± 4.67) ℃、(10.75 ± 5.30) ℃、中位数5.50(P25,P75为4.00,10.7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4.16,P < 0.001),DLQI值分别为(19.75 ± 3.81)分、(8.45 ± 6.27)分、中位数0.50(P25,P75为0,9.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35.23,P < 0.001);2次随访时CTT、DLQI值均低于首次就诊时(均P < 0.001)。结论 CTT可反映患者的疾病活动度,并与患者生活质量及疾病控制情况相关。  相似文献   
6.
7.
鼻息肉是鼻腔和鼻窦黏膜最常见的慢性变态反应相关疾病之一,难治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常合并哮喘,手术和药物治疗都很难控制病情。奥马珠单克隆抗体是人源性IgE单克隆抗体,国外已有应用IgE单克隆抗体治疗鼻息肉,特别是哮喘合并鼻息肉的报道。本研究对3例哮喘合并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患者采用奥马珠单克隆抗体治疗,随访16周,观察报道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Wells综合征(Wells’ syndrome,WS)又称嗜酸粒细胞蜂窝织炎(eosinophilic cellulitis),目前认为是皮肤对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刺激的局限性剧烈过敏反应。其临床特点为反复发作的瘙痒性皮肤红斑或斑块,似蜂窝织炎样表现,常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升高,可伴有外周血总IgE及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osinophil cationic protein,ECP)升高,皮肤组织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用LAD2肥大细胞系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共培养,探讨SEB对肥大细胞非IgE机制的活化作用.方法 建立LAD2与不同浓度的SEB(0.01、0.1、1、10、100 μg/ml)以及A23187阳性对照、阴性对照的孵育体系,培养箱中培养30 min后,光镜下观察SEB对肥大细胞的细胞形态影响并收集各体系上清液,通过酶活性法检测肥大细胞分泌的类胰蛋白酶浓度,并通过ELISA法检测组胺水平.结果 LAD2与SEB共孵育30 min后,光镜下可见肥大细胞形态为细胞略增大、边缘模糊、突起增多,折光性下降,呈放射状毛刺样.LAD2与不同浓度SEB(0.01、0.1、1、10、100 μg/ml)共孵育30 min后,上清液检测类胰蛋白酶浓度分别为(4.116±0.651)、(5.344±0.874)、(3.806±0.459)、(1.309±0.247)、(0.310±0.199) ng/ml,SEB浓度在0.01、0.1、1μg/ml时,释放类胰蛋白酶浓度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SEB浓度继续增加则类胰蛋白酶浓度水平依次下降.不同SEB浓度下检测组胺水平分别为(242.409±63.915)、(522.491±73.466)、(550.926±84.466)、(334.397±33.640)、(226.527±5.678) ng/ml,SEB浓度在0.01、0.1、1μg/ml时,肥大细胞释放的组胺浓度随SEB浓度的增加而增高,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而SEB浓度继续增加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浓度依次下降.结论 SEB可通过非IgE依赖机制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使肥大细胞活化发生形态变化并释放类胰蛋白酶和组胺.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 翻译荨麻疹控制评分(UCT),并检验该量表的信效度、敏感性以及筛选准确性。方法 经过翻译、回译和文化调试,确定荨麻疹控制评分量表的条目。应用该量表调查51例慢性自发性荨麻疹(CSU)、41例慢性诱导性荨麻疹(CIndU)患者和11例CSU合并CIndU患者。入组后8周内,81例使用抗组胺药治疗,8例使用奥马珠单抗治疗,14例抗组胺药联合奥马珠单抗治疗。入组时和入组后第4、8周时,用皮肤病学生活质量指数(DLQI)、荨麻疹活动评分(UAS)评估生活质量损害和疾病活动情况。采用Cronbach′s α系数评估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通过与DLQI、UAS28评分比较,检验中文版UCT的聚合效度、已知族群效度、敏感性及筛选准确性。结果 中文版UCT包含4个条目,回顾性评价过去4周内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治疗效果和总体疾病控制情况。CSU组UCT量表各条目得分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6 ~ 0.945,CIndU组为0.834 ~ 0.958。入组时,CSU组与CIndU组UCT与DLQI评分显著负相关(rs值分别为-0.672,-0.578,均P<0.01)。第4周和8周时,CSU组UCT与UAS28、DLQI评分均呈显著负相关(4周:rs值分别为-0.654、-0.829,均P<0.01;8周:rs值分别为-0.717、-0.765,均P<0.01),CIndU组UCT与DLQI评分亦显著负相关(rs值分别为-0.834、-0.778,均P<0.01)。CSU组第4周与第8周之间UCT变化量与UAS变化量显著相关(rs = -0.569,P<0.01);与入组时比较,第4、8周时 UCT变化量与相应DLQI评分变化量显著相关(rs值分别为-0.693、-0.447,均P<0.01)。对于CIndU组,与入组时比较,第4周与第8周时UCT变化量与DLQI变化量亦显著相关(rs值分别为-0.615、-0.408,均P<0.01)。不同UAS、DLQI评分组间UCT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中文版UCT是有效、可靠的CSU和CIndU患者的临床管理工具,可用于评估疾病控制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活动度及疾病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