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皮肤病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位性皮炎患者吸入性过敏原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亦称特应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不同时期的皮损免疫学特征不同,涉及到肥大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该类患者共同特点有强烈的家族倾向,变应原检测阳性率较高,血清IgE值升高。其免疫反应以Th2模式为主导,但同时也伴有Th1细胞亚群功能变化。由于AD患者吸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地辽阔,峰峦起伏,河谷纵横,中药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上植物药最多的国家,也是植物药在栽培方面历史悠久,种类较多,经验丰富的国家。但是在向现代化靠近的2000年以后,由于乱垦、乱牧及乱采挖,使北龙胆的野生资源遭到严重破坏^[1],年总产量连年下降,从20世纪50年代的二十万公斤,下降到目前不足一万公斤,现在全国市场上很难见到大批量的货源。大有越挖越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凉血消风汤加减治疗血热型银屑病的机制及对外周血白介素-8(IL-8)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观察了40例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应用凉血消风汤治疗前后外周血IL-8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了凉血消风汤的疗效。[结果]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血热型银屑病患者外周血IL-8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PASI(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凉血消风汤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有效,可能通过降低IL-8的水平,抑制中性粒细胞及T淋巴细胞聚集,减轻局部炎症,从而减轻血热型银屑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4.
现代医家大多将激素依赖性皮炎归于"中药毒"范畴,认为激素类药物属辛温燥热之品,使用日久毒热郁于肌肤,灼伤血管,迫血妄行,发于肌肤则表现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毒热灼伤阴液,肌肤失于濡养则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并有紧绷感,在治疗时多以凉血解毒、滋阴清热为基本治法。栗教授作为第三、四、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临证五十余载,诊疗经验极其丰富,栗教授从和解少阳法入手,以疏肝为主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明确衣原体噬菌体Vp2蛋白在病毒重组、筛查研究中的作用,评估Vp2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 COBALT程序在线比对各株衣原体噬菌体衣壳蛋白Vp2蛋白序列;并以ProteinBlast的Distance tree功能构建种系发生树。以高保守区氨基酸序列为基础,采用Gamier-Robson法、Chou-Fasman法分析蛋白二级结构;以Karplus-Schulz 法分析柔性区域;Kyte-Doolittle法、Hopp-Woods法分析亲水性;Emini法分析表面可及性;Jameson-Wolf法分析抗原指数。结果 6株衣原体噬菌体Vp2蛋白序列高度保守,差异主要在Chp1与其他5株噬菌体的Vp2蛋白之间亲缘关系较远。各株噬菌体的Vp2蛋白均有α螺旋为主的二级结构,蛋白序列高保守区存在多个细胞表位。结论 Vp2蛋白性质保守,是衣原体噬菌体衣壳的重要组分。其蛋白分子结构复杂,高保守区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病毒重组、沙眼衣原体噬菌体野生株筛查研究中有实际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能力验证活动提高鉴别诊断化脓性链球菌和猪链球菌2型的实验室检验能力.方法 根据国标处理盲样,分纯菌株后根据革兰染色镜检结果用API20 STREP生化鉴定卡鉴别诊断.结果 两份能力验证考核盲样分别检出化脓性链球菌和猪链球菌2型.结论 结合血平板溶血试验、链激酶试验和革兰染色镜检结果用API20 STREP生化鉴定卡能快速、准确鉴定化脓性链球菌和2型猪链球菌.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早期评估及护理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困难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脑卒中病人的康复,增加病死率和致残率。对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困难进行早期评估,及时有效的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的治疗、功能训练有积极意义,且大大减少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麻黄汤来自《伤寒论》,张仲景创立这首方剂,已应用了几千年。但是到本世纪以来,中药房很少抓麻黄汤这个方,已基本上无人用。中药野生资源都在紧缺,唯有麻黄在东北、内蒙地区生长旺盛,用药量低,牛羊又不吃,所以它能存在。虽然现在不常用,不能说它不是一首好汤方。麻黄汤的方剂组成是: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9克、甘草3克,用法:水煎服。服后盖被取微汗。主要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中医辨证在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的情况下可用之。自古以来,  相似文献   
9.
比较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血清IgE改变,以探讨慢性荨麻疹的较优治疗方案。方法:西药组,口服西替利嗪,10 mg,1次/d;中药组,口服我院自制加减胃苓颗粒剂,3g,2次/d;中西医结合组,口服西替利嗪和加减胃苓颗粒剂,剂量用法同上,疗程为1个月。结果:三种方法有效率分别为72.55%,66.67%,92.16%,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其余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种方法治疗后血清IgE均显著下降,P<0.05;中西医结合组与其余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可明显提高疗效,明显降低血清IgE水平,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较优方案。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