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8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成药补骨胶囊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激素治疗后骨质代谢及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66例SL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采用糖皮质激素和补骨胶囊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另设健康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IL-1,IL-6,TNF-α表达水平和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的变化以及三角区骨密度的改变,并与健康组对照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人的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1,IL-6,TNF-α表达水平和血钙、甲状旁腺素的变化以及三角区骨密度的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P<0.05)。结论中成药补骨胶囊能有效防治由糖皮质激素致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体内细胞因子IL-1,IL-6,TNF-α表达水平和甲状旁腺素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梅毒流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为制订和调整梅毒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福田区2007-2011年梅毒疫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007-2011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梅毒5542例,发病率为88.84/10万,年均上升速度为1.93%,其中隐性梅毒发病率年均上升9.66%,非隐性梅毒(指一期、二期、三期和胎传梅毒)年均下降7.87%;梅毒总的发病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各期梅毒中,隐性梅毒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P〈0.001),非隐性梅毒发病率则男性高于女性(P〈0.001)。结论深圳市福田区梅毒处于高发病率水平,建议在加强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提高人群梅毒主动筛查意识的前提下,建立梅毒病人归口管制和随访管理的防控模式,以控制梅毒疫情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的实施状况,评价干预效果,为进一步制定梅毒传播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11年深圳市福田区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的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3-2011年,检测孕产妇301 627人,报告孕产妇梅毒患者1 068例,阳性率0.35%。患者平均年龄(28.38±4.56)岁;妊娠梅毒患者接受梅毒检测孕期平均值为21.78周。共有71.44%(763/1 068)的患者进行了规范干预,与未规范干预/未干预者相比,经规范干预的孕产妇梅毒患者的死胎、死产、早产及分娩先天梅毒儿的发生率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与控制梅毒母婴传播项目的实施可有效减少梅毒母婴传播,遏制梅毒疫情。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性病流行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制定和调整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区2008-2012年性病疫情监测资料和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深圳市福田区2008-2012年性病发病率为370.45/10万~492.08/10万,发病率处于一个相对平稳阶段;男性发病率(444.39/10万)高于女性发病率(425.30/10万),高发年龄段为20 ~ 39岁的青壮年.结论 福田区性病疫情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仍处于高发病率水平.  相似文献   
5.
妊娠梅毒患者流产、死胎、死产1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梅毒致孕妇流产、死胎、死产占异常产死的情况并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2004年1月-2005年12月二年间我辖区综合医院妇产科异常产死的孕妇进行梅毒血清学检测和相关检查,并进行临床资料和流行病学统计分析。结果:二年全辖区共36例孕产妇发生流产、死胎、死产,其中梅毒患者占41.67%,不良妊娠的发生可能与梅毒母婴传播有关。结论:阻断或降低梅毒母婴传播发生的重要手段是加强产前及围产期梅毒血清学筛查,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从而减少梅毒所致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肺炎克雷伯杆菌致皮肤感染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43岁。大腿、臀部环形红斑、糜烂半年。右侧大腿内侧及臀部出现少量红斑、丘疹,伴瘙痒,并出现表皮坏死、溃疡。血WBC 5.79×109/L,N0.574,L0.345,Hb 151g/L,PLT139×109/L。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提示慢性炎症改变。多次治疗效果欠佳,行皮损分泌物细菌培养示肺炎克雷伯杆菌感染。予庆大霉素8万u/d肌注共3天,口服头孢克肟片200mg/d,同时予庆大霉素溶液湿敷,3次/d。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参皂甙对曲安缩松外用所致皮肤萎缩的影响。方法清洁级昆明种小鼠每天给予曲安缩松溶液(0.02g/L)外涂背部皮肤2次,同时外涂人参皂甙溶液(0.1g/L,0.2g/L),21d后处死小鼠,观察皮肤相关生化指标,并行皮肤组织病理学检查,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表皮厚度、弹力纤维的面积。结果曲安缩松导致小鼠皮肤萎缩,人参皂甙使曲安缩松所致皮肤萎缩小鼠表皮厚度明显升高,胶原纤维及弹力纤维显著增加,皮肤中羟脯氨酸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而高浓度人参皂甙组(0.2g/L)较低浓度组(0.1g/L)作用更为明显。结论联合应用曲安缩松和人参皂甙可有效预防曲安缩松外用诱发的小鼠皮肤病变,该作用可能与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深圳市福田区2005-2010年5种监测性病发病趋势进行分析,为制定控制性病进一步传播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深圳市福田区2005-2010年性病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深圳市福田区2005-2010年性病报告数达32 596例,其中男性17 032例,女性15 564例,男女性别比为1.09∶1.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福田区医疗机构梅毒报告病例的诊断准确性和规范治疗情况,为梅毒疫情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导出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福田区各医疗机构报告的梅毒病例,采用抽样调查方式,对抽取的个案进行现场核对门诊日志、实验室检测结果、药房处方、梅毒随访记录等,按国家梅毒诊断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治疗妊娠梅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间收治的81例妊娠梅毒患者给予规范、足量的抗梅毒治疗。按照患者的治疗时间分为三组,孕期≤12周的27例患者设为研究一组,孕期(12~27)周的27例患者设为研究二组,孕期≥28周的27例患者设为研究三组,比较三组妊娠结局、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母婴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实验(RPR)滴度情况。结果研究一组足月分娩比例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流产、早产、死胎、低体重儿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一组新生儿出生1min、5min的Apgar评分高于研究二组、研究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一组出生1min、5min的Apgar评分4分比例低于研究二组、研究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1组母婴梅毒RPR滴度均低于研究二组、研究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孕期早期给予妊娠期梅毒患者抗梅毒治疗,可改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的预后情况,降低先天性梅毒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