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单纯性肥胖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及其与血循环PAI-1水平变化的关系,探讨儿童期肥胖对纤溶系统活性的影响和有无与之相关的遗传倾向.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105例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和81例正常对照儿童血浆PAI-1含量,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加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技术检测PAI-1基因4G/5G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肥胖儿童血循环PAI-1水平的变化.结果肥胖儿童血浆PAI-1含量显著升高(t=5.084,P<0.01),PAI-1 4G/4G、4G/5G、5G/5G基因型频率无明显变化(X2=1.708,P>0.05),4G/4G基因型肥胖儿童血浆PAI-1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基因型者(t分别为2.117和2.612,P均<0.05).结论肥胖儿童纤溶系统活性降低,与PAI-1基因4G/5G多态性无明显相关,但4G/4G基因型肥胖儿童更易致纤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肥胖儿童早期血管内皮功能改变及其对左心结构和血压的影响。方法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及正常对照儿童各40例,分别测定血浆内皮素(ET)、6-酮前列环素(6-k-PGF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窒息缺氧对新生儿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的活性的影响.方法山东省日照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于2005年9月~2006年12月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出生时、3d、7d的56例窒息新生儿血浆蛋白C、抗凝血酶Ⅲ活性,用凝固酶法测定蛋白S的活性.结果出生时、3d窒息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活性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窒息组下降明显,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均<0.01).结论窒息新生儿3d内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活性明显降低,并与窒息的程度有关,血浆蛋白C、S、抗凝血酶Ⅲ降低明显窒息愈重,常合并多个组织器官损害,但未达到DIC标准.  相似文献   
4.
文龙 《药物与人》2008,(11):36-37
嗅觉是人体感觉系统中最为精致的部分,“闻香识人”表明,人能够识别并记住某种气味。百合淡淡的清香可以唤起我们对郊游的美好回忆,难闻的气味也会让人避之唯恐不及。嗅觉不仅让人的感受更加细致入微,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而且对感知周围环境、更好地生存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心理性、社会性疾病急剧增加,疾病谱随之发生变化,医学模式也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更加合理更加完整的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演变。健康的标准也由“没有疾病就是健康”而提高为“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单纯是没有疾病的虚弱现象”,可见现代的人们更加强调生命的质量,注重对于生命的保健和护养。祖国医学在这方面则早有较系统的论  相似文献   
6.
7.
8.
文龙 《肝博士》2010,(2):15-16
<正>医生手记:那些患者已康复61岁的马老汉不幸于3年前得了慢性肝硬化腹水,也曾住院治疗,但没有明显效果。从去年年底开始病情恶化,全身浮肿,夜不能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E2F1、BIRC5在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0例恶性淋巴瘤及15例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中E2F1、BIRC5蛋白的表达. 结果 恶性淋巴瘤中E2F1、BIRC5蛋白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反应性增生组中的表达(P<0.05).E2F1、BIRC5蛋白在侵袭性及高侵袭性淋巴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惰性淋巴瘤中的表达(P<0.01),而两者在侵袭性与高侵袭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E2F1、BIRC5蛋白在Ⅲ期和Ⅳ期患者中的表达显著高于Ⅰ期和Ⅱ期中的表达(P<0.01).此外,经统计学分析,E2F1、BIRC5蛋白在不同性别、年龄、发生部位、组织学类型组中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E2F1与BIRC5蛋白在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E2F1和BIRC5的高表达可能是恶性淋巴瘤发生发展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相似文献   
10.
由于开支庞大,医疗改革已经在美国酝酿和讨论多年,但是由于各方意见纷争,医疗改革也成了美国的老大难问题。而最近美国总统奥巴马则把医疗改革同促进经济复苏紧密联系起来,表明了他解决当前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全民受保”是奥巴马的一个重大目标。但据相关媒体报道,目前在美国国会,不少议员对奥巴马的医疗改革法案表示怀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