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不管是哪种动物性食物,最适合它们的烹饪方法,都是炒、蒸、煮这三种。蒸很简单,而炒、煮则有特殊要求。在制作过程中,如不当操作,会让营养大量损失。  相似文献   
3.
固定型药疹是常见的皮肤病,其发病机制不清楚。我们采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了刀例固定型药疹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叨例固定型药疹患者,经检查无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男M例,女6例,年龄15-62岁,平均32.4岁。服用解热镇痛药所致16例,成胺8例,四环素4冽,巴比妥类2例。30例患者中8例第一次发疹,14例第二次发疹,8例第三次发疹。因药疹目前缺乏特异的辅助诊断,所有病人诊断均据用药史、皮报特点、潜伏期进行诊断。正常对照组20例,以前无药物反应的历史,按性别年龄与患者组匹配。分别在患者…  相似文献   
4.
血站物品表面HBsAg、HIV、HCV、梅毒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血站物品表面经血传染病原体污染情况,于2005年我们对血站使用的全自动加样仪样台、酶标仪键盘、血液混合仪、试管架、高频热合机、离心机孔、称血仪、发血工作台面、离心机杯、血库冰箱、采血车等,用浸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涂抹采样10 cm2,将采样后的棉拭头剪入盛有2 ml无菌生理盐水的试管中.经振荡后,检测HBsAg、抗-HIV、抗-HCV、梅毒抗体.检测方法是将标本经离心(3000 r/min)3 min,取上清液1 ml,再离心(15000 r/min)10 min,取沉淀液用ELISA法检测.  相似文献   
5.
HBV DNA检测阳性病人其血清学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的血清标志物是目前临床诊断乙肝病毒感染和观察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被广泛应用,对HBV感染的诊断已从免疫学检测发展到核酸检测水平,患者血清的HBV DNA定量测定对临床诊疗及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HBV DNA荧光定量PCR和酶联免疫(ELISA)对2943份检测阳性的病人中血清学标志物常见模式分布情况,及HBV DNA拷贝数与血清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探讨两种检测方法之间的相关关系、及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乙肝病毒DNA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系统化整体护理在神经科危重病人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运用系统化整体护理程序对危重病人进行临床护理.结果:缩短了危重病人的抢救时间并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结论: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危重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阴沟肠杆菌纸片扩散药敏试验中头孢菌素抑菌环内菌落出现原因,并为纸片法药敏结果正确解释提供依据。方法从药物敏感性、β内酰胺酶等电点、诱导性和染色体DNA指纹图等方面对抑菌环内菌落和其原始株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5/35株临床分离阴沟肠杆菌在头孢菌素抑菌环内出现小菌落。抑菌环内菌落分析显示,17株属AmpC β内酰胺酶完全去抑制突变个体,8株属部分去抑制突变个体。结论阴沟肠杆菌纸片扩散药敏试验中头孢菌素抑菌环内菌落是其去抑制突变而高产AmpC β内酰胺酶个体。医院感染中的阴沟肠杆菌是一个在药物敏感性上存在异源性的群体。对其抑菌环内出现耐药菌落,在排除污染后,应解释为耐药。  相似文献   
9.
庄杰  吴仕龙  王国平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6):625-626,721
目的分析足副舟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足副舟骨撞击综合征患者65例,就临床表现及x线、CT及MR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足副舟骨痛综合征中二型副舟骨主要X线、CT表现除副舟骨周围软组织肿胀外,副舟骨与舟骨联合面骨质毛糙,部分表现低密度小囊状透亮影,骨质增白硬化,相对应关节面模糊,不光整,关节间隙不等宽,副舟骨小碎裂骨片,MRI均可见副舟骨及舟骨不同程度骨髓水肿、软骨下骨坏死。结论根据典型的临床征状及影像学表现对副舟骨撞击综合征可作出正确诊断,特别是MRI检查,可以明显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性传播疾病(STD)患者尿道分泌物中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的DNA在STD中的比例。方法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1 239例性传播疾病患者。结果经统计发现:(1)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发病率越来越高,比淋球菌(NG)感染高4.3倍。(2)解脲支原体(UU)的发病率高出沙眼衣原体(CT)4.4倍。结论非淋菌性尿道炎(NGU)已成为发病最多的STD,而解脲支原体(UU)成为NGU中最主要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